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98篇
  免费   4748篇
  国内免费   4235篇
化学   20332篇
晶体学   429篇
力学   1431篇
综合类   304篇
数学   2757篇
物理学   1042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547篇
  2022年   830篇
  2021年   1039篇
  2020年   1115篇
  2019年   1154篇
  2018年   972篇
  2017年   1005篇
  2016年   1395篇
  2015年   1431篇
  2014年   1748篇
  2013年   2143篇
  2012年   2676篇
  2011年   2680篇
  2010年   2029篇
  2009年   1855篇
  2008年   1934篇
  2007年   1719篇
  2006年   1632篇
  2005年   1287篇
  2004年   895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763篇
  2001年   644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482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77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1篇
  1975年   7篇
  1972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31.
优质的纳米前驱体是生成良好透明陶瓷的关键。采用Sol-gel法制得颗粒均匀、粒度小、无团聚、分散性好的Nd:GGG激光陶瓷前驱粉体。对透明陶瓷前驱体进行测试XRD分析,与标准JCPDS卡片对比表明样品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Ia3d,晶格常数为:A=123.7nm。粉体的最佳烧成温度为1000℃,煅烧时间8h。SEM观察发现,样品纯度高、单分散、颗粒均匀且近似球形,符合制备透明陶瓷的粉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2.
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借助激光全息进行无损检测,获得位相物体的信息,对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进行了研究,指出一般的二次曝光法测位相物体典型光路的缺点,提出了物光波2次通过样品的改进方案。利用此方案对一些位相物体(如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作了无损检测实验,得到了较满意的实验结果。与普通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精度高、结果直接可靠、不损伤物体等诸多优点。对改进方案稍作改动,即可用于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生产线对加工产品进行在线产品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33.
1974年,Neal根据Kac和Siegert的思想,给出了一个在电子工程、海洋工程、建筑工程、航空工程、自动控制的随机振动中有重要应用的二阶Volterra非线性系统对平稳正态输入的统计响应的表示定理.1984年,Naess对此定理又给出了一个数学证明.经过研究后发现,他们对定理条件的叙述都是模糊的,而且其数学证明都是有问题的.本文重新讨论了这个表示定理,给出了明确的定理条件及严格的数学证明,为它的广泛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4.
LetX(t) be a symmetric conservative Hunt process. In this paper, we decompose the functionalu(X(t), t) into a sum of a square integrable martingale and a regular 0-quadratic vari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dissertation, presen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cademia Sinica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Yan Jia-an.  相似文献   
135.
斜角入射沉积法制备渐变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斜角入射沉积法是一种制备薄膜的新颖方法,它可以用来制备渐变折射率薄膜.本文首先探讨了膜料的沉积入射角为α,薄膜柱状生长倾斜角为β时的薄膜的填充系数;之后利用drude理论,分析研究了斜角入射沉积法制备渐变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与薄膜的入射角和生长方向的关系. 关键词: 斜角入射沉积 渐变折射率 填充系数  相似文献   
136.
计算机模拟仿真射频磁控溅射实验制备薄膜及离于电池电极,研究了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薄膜的生长过程,并分析了影响薄膜生长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137.
A series of ZnO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ZnO buffer layers by DC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he buffer layer thickness determina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O films was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photoluminescence (PL), optical transmittance and absorption measurements. XRD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stress of ZnO thin films varied with the buffer layer thickness. With the increase of buffer layer thickness, the band gap edge shifted toward longer wavelength. The near-band-edge (NBE) emission intensity of ZnO films deposited on ZnO buffer layer also vari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ickness due to the spatial confinement increasing the Coulomb interaction between electrons and holes. The PL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thickness of the ZnO buffer layer was around 12 nm.  相似文献   
138.
“阳”加速器钼丝X-pinch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阳”加速器上进行了直径分别为10, 15, 20 μm, 交叉角为32°,45°,60°的钼(Mo)丝X-pinch实验。“阳”加速器产生的电流峰值约520 kA,上升时间80 ns。实验中通过X射线功率谱仪和纳秒分幅相机等仪器对Mo丝X-pinch辐射特性进行了诊断。实验表明:Mo丝X-pinch过程中会出现多次X射线爆发,箍缩过程中产生的热点辐射出能量超过3 keV的X射线,探测到的最小热点直径小于30 μm。  相似文献   
139.
本文研究了高掺杂Ga对ZnSe:Ga,Cu晶体中深中心光致发光谱带的影响。首次在高掺杂ZnSe:Ga,Cu中观察到了Cu-G带峰值位置随Ga浓度增大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并把它归因于高浓度的Ga和Cu相互作用,产生了谱峰为5580Å的新发射带,其半高宽(FWHM)大于Cu-G谱带的半高宽。此外还得到,随着Cu浓度增加,Cu-G带与Cu-R带强度之比减小。文中指出,Ga浓度较低时,ZnSe:Ga,Cu晶体与ZnSe:Cu晶体有相同的Cu深中心发射规律,即随着Cu浓度增大,Cu-G带与Cu-R带的强度比增大,由Cu-R发射带占优势逐渐过渡到Cu-G发射带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0.
快中子照相中的点扩展函数计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快中子照相中,基于反冲核原理探测快中子的有机闪烁体平板是普遍采用的快中子辐射转换体。模拟了D-T中子垂直入射BC400闪烁体平板,计算了不同厚度平板闪烁体的点扩展函数,对14.1 MeV快中子照相中闪烁体固有分辨率随厚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二次中子与闪烁体作用及背景噪声等情况时,点扩展函数几乎不依赖于闪烁体厚度。同时,计算还表明在一定的分辨率范围内,由于荧光收集效率的限制,闪烁体厚度增加并不会改善图像对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