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7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674篇
化学   1229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163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232篇
物理学   11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0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greatattentionhasbeenpaidtosupramolecularchemistryandawidevarietyofnet鄄workshavealreadybeenconstructedbasedupontheprincipleofcrystalengineering[1~3].Usually,variousmultifunctionalorganicligands,bothrigidandflexiblemulticarboxyli…  相似文献   
22.
一些砷、锑的配合物具有抗癌、杀菌等生物功能[1,2],可用于药物研究.近年来,用砷剂(主要是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具有缓解率高而复发率低的优点,引起世人的关注.因砒霜中仅含氧和砷,起药物作用的实际是砷(Ⅲ).因此,选择有生物功能的配体合成新型砷配合物对治疗白血病可能有一定药物作用.由于砷的无机盐易水解,故合成砷的生物配合物很困难,对砷配合物的研究也很少报道 [3-7].本文用异烟肼、L-苯丙氨酸和三碘化砷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两种未见报道的砷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中、远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并对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3.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Centella asiatic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entella asiatica has been used as remedy for sodation, stabilization and against lepra, anabrosis1 in the oriental countries. The low-molecular-weight constituents in Centella asiatica have been investigated1. However, no polysaccharides have been reported. 1BI was the first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C. asiatica, which had immunostimulating activity in vitro. In present study, we report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1BI. Experimental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Dried C.…  相似文献   
24.
混合金属氧化物柱撑α-磷酸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表征了混合铝/铬金属氧化物柱撑α-磷酸锆(Al/Cr-ZrP),并对胶体化使用有机胺的种类、柱化液金属离子浓度以及金属离子用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以乙醇胺为胶体化有机胺比使用正丙胺为胶体化有机胺所得到的产物的层间距更大;采用较低金属离子浓度、较高金属离子用量有利于Al/Cr-ZrP的合成。在Al/Cr比为1、以正丙胺为胶体化有机胺、金属离子浓度为0.067mol·L-1、金属离子用量为6.67CEC的条件下,制备出了混合金属氧化物柱撑α-磷酸锆,其层间距可达3.60nm,  相似文献   
2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理想的移动电源,但因金属Pt阴极催化剂的选择性较差,甲醇在阴极产生“混合电位”,导致电池效率降低。抗甲醇氧电还原催化剂可降低“混合电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将叔丁基引入到酰基 (硫 )脲骨架中 ,设计合成了 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 叔丁基 N 取代酰基脲及N′ 叔丁氨基羰基 N 取代酰基硫脲类化合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 HNMR得到确证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27.
采用流变学法系统地考察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Cr(III)交联体系的 反应动力学。HPAM溶液的粘性模量G”大于弹性模量G’,且其数值随时间不发生变 化,体系为粘性溶液。而HPAM/Cr(III)体系的G’和G”的数值都随时间变化,G” 在反应开始阶段大于G’,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G’超过G”占据主要地位,体 系成为弹性体系。交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上升阶段,平缓上升阶段和第二 上升阶段。利用G’~ t曲线可以推测反应机理。实验发现成胶速率随反应物HPAM 和Cr(III)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成胶时间缩短。在羧基浓度过量的情况下,交 联反应对Cr(III)浓度的反应级数是1。凝胶的有效弹性交联密度随聚合物浓度的增 加而增,且随凝胶反应的进行而增加。凝胶的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量随Cr(III)浓 度的增加和交联反应的进行而下降。  相似文献   
28.
先将3-蒈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氧化开环制得蒈酮酸,再将羰基还原成亚甲基得到蒈酸,酰氯化后与系列酰肼发生N-酰化反应合成了14个新型蒈酸基双酰肼化合物(5a~5n),其结构经UV-Vis、1H NMR、13C NMR、 FT-IR和MS(ESI)表征,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和除草活性。结果显示:在用药量为50 μg·mL-1时,目标化合物对花生褐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玉米小斑病菌、西瓜炭疽病菌以及水稻纹枯病菌等8种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蒈酸基α-噻吩甲酰肼5f(R=α-thiophene)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达85.0%,优于阳性对照百菌清。在用药量为100 μg·mL-1时,化合物蒈酸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肼5j(R=3′,4′-OMe-Ph)、蒈酸基-m-甲氧基苯甲酰肼5d(R=m-OMe-Ph)、蒈酸基-m-甲基苯甲酰肼5b(R=m-Me-Ph)和蒈酸基苯甲酰肼5a(R=Ph)对油菜胚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8.5%、 86.1%、 85.1%和82.6%(均为A级活性水平),优于阳性对照丙炔氟草胺。  相似文献   
29.
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化学亲和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辉  何静  David G Evans  段雪 《催化学报》2002,23(5):473-476
 用二氯化钛茂作为活性物种的来源,利用Si-MCM-41催化剂表面羟基的反应性,得到了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两种结构模型.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不仅长程结构好,孔径分布均一,而且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含量高.两种结构模型催化剂上芳烃羟化反应性能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表面的亲水/憎水性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调变,从而可实现控制芳烃羟化的化学亲和选择性.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The content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different sulphur species in pore-water and solid phases have been examined on five sediment cores taken from muddy sediment region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dat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orphology of mineral pyrite and organic matter so as to role out the diagenetic behaviour of sulphur speci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diagenesis in modern marine sediment and the origin of pyrit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