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化学   209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49篇
物理学   1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了CMS@La_2O_3磁性磷吸附剂。结构及磁性表征显示,氧化镧较均匀的包覆在粉煤灰磁珠表面;样品的比磁化强度达20.35 emu·g~(-1),可实现高效磁分离。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对所得磁性吸附剂的磷吸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其最高磷比饱和吸附量可达19.50 mg·g~(-1),吸附时间、pH值、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磷吸附效果均具有显著影响。吸附动力学拟合表明,CMS@La_2O_3对含磷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磁性吸附剂对含磷离子的吸附反应过程可由La_2O_3表面羟基化-离子交换模型解释。吸附磷后的CMS@La_2O_3吸附剂经处理后可多次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22.
以我们学校高分子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适合工科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找出国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工科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积累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出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就业渠道拓宽。为企业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23.
为研究取代基对Michael式加成反应的影响,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酞酰亚胺与α-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加成反应,通过^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确证其为β-酞酰亚胺基-α一甲基丙酸甲酯;分析了所形成的手性碳结构对邻位亚甲基核磁共振氢谱的影响,并提出了产物分子的碎裂机理。  相似文献   
124.
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运用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CaF_2∶Ce~(3+)多种粉末磷光体,测定了它们的荧光光谱,发现了3种不同的发光中心,并探讨了3种发光中心的转化规律;研究了不同阳离子电荷补偿剂对CaF_2∶Ce~(3+)光谱性质的影响;指出了不同发光中心的产生是电荷补偿途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25.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BmN(m =2~9)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自然键轨道(NBO)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 通过对基态结构的异构化能、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能量二次差分的讨论,得到了BmN(m =2~9)团簇结构的稳定性信息.  相似文献   
126.
La0.8Sr0.2-xCaxCo0.9Fe0.1O3-δ的合成与电性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X射线衍射 (XRD)、差热 热重 (DSC/TG)与直流四探针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少量Ca取代LaCoO3 中部分La的合成过程及对其电导率的作用。采用固相反应合成的La0 .8Sr0 .2 -xCaxCo0 .9Fe0 .1 O3 -δ(LSCCF ,0≤x≤ 0 1)氧化物为单一钙钛矿相 ,其烧结过程可以分为 3个阶段 :即反应原料的变化 ;LaCoO3 基氧化物的生成 ;LSCCF固溶体的形成。LSCCF复合掺杂材料电导率的最大值都超过了 10 0S·cm- 1 ,其导电机制可以用p型小极子的绝热空隙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7.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moval of Staph aureus from water by polyurethaneionomers. All the samples ar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which possess a positive chargeon the surface. The ratio of the soft segment to diisocyanate and chain extender is 1:2:1and the ionization degree is 100%. The ionomers strongly capture microbial cells on theirsurfaces in a living state and the hydrophilicity of polymer matrix used in the studyenhanced the affinity of the polymer for bacterial cells. The adhesion of the microorganismto polymer was due mainly to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The calculation ofthe viable cell count showed that D value for Staph.aureus is not proportional to the nitro-gen concentration. The microorganism capture ability of pyridinium-containing polymer isgreater than that of piperazine based samples.  相似文献   
128.
马文瑾  武海顺 《化学学报》2005,63(14):1269-1275,i001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AlmN2和AlmN^ 2(m=1~8)团簇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分子轨道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AlmN2类团簇的基态结构有两种基本构型,一种是以N-N键为核心周围与Al原子相配位形成的,一种是由两个AlnN(n≤m,2)分子碎片通过共用Al原子或Al—Al键相互结合形成的.对AlnN分子碎片相互结合形成结构的绝热电离能讨论得到,m为偶数的团簇比m为奇数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9.
130.
We report protonation in several compounds by an ionic-liquid-gating method, under optimized gating conditions.This leads to single superconducting phases for several compounds. Non-volatility of protons allows post-gating magnetization and transport measurements. The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_c is enhanced to 43.5 K for FeSe_(0.93)S_(0.07), and 41 K for Fe Se after protonation.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s with T_c~15 K for ZrNCl,~7.2 K for 1-TaS_2, and ~3.8 K for Bi_2Se_3 are induced after protonation. Electric transport in protonated FeSe_(0.93)S_(0.07) confirms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Our~1 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measurements on protonated Fe Se_(1-x)S_x reveal enhanced spin-lattice relaxation rate 1/~1T_1 with increasing x,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DA calculations that H~+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titial sites close to the an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