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化学   162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This paper reports a simple and highly selective method for preconcentrating and separating of trace Pd(II) and Pt(IV) with silica gel bonded by aminopropyl-benzoylazo-4-(2-pyridy-lazo)-resorcinol (ABPR-SG). ABPR-SG is stable in solution from 6 mol/L HCl to pH 7.0 and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The maximum adsorptive capacity of Pd(n) on ABPR-SG is 362 μmol/g. After preconcentration and separation by using ABPR-SG column, Pd(II) and Pt(IV) of μg/L level in artificial water samples can be measured reliably by common spedrophotometry.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factors of Pd(II) and Pt(IV) on ABPR-SG column are 143 and 125 respectively.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packed with ABPR-SG can be reused.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相似文献   
22.
二次根式的化简是二次根式运算的基础 ,是本章教材的中心内容 .由于题型变化较多 ,化简中所涉及的知识面广 ,方法灵活多样 ,因此它又是本章学习的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 ,善于积累和总结二次根式化简的方法显然十分必要 .下面归纳列举一些二次根式化简的方法和技巧供读者参考 .一、利用乘法公式与整式和分式的化简类似 ,二次根式的化简中如果注意观察题型 ,巧用乘法公式 ,可以使问题得以简化 .例 1 化简下列各式 :( 1) x -yx +y;( 2 ) ( 2 - 3+ 5) ( 2 + 3- 5) ;  ( 3) 134 + 36 + 39.解 :( 1)原式 =(x) 2 - (y) 2x + y=(x + y) (…  相似文献   
23.
用第一性原理基础上的超软赝势方法的总能计算,研究了3d过渡金属(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在Pd(001)表面的单层p(1×1)和c(2×2)结构的表面磁性和总能. 所得结果表明:对于Sc, Ti, V和Cr只存在p(1×1)的铁磁性结构,而Mn只有c(2×2)的反铁磁结构存在. Fe, Co和Ni这三种元素上述两种结构都存在,但是总能上p(1×1)的铁磁结构要低些,因此是比较稳定的结构. 而Cu和Zn在该表面上的单层中不存在上述两种结构. 对于V的p(1×1)铁磁结构,计算得到的每个V原子磁矩为2.41μB,大于用全电子方法得到的0.51μB. 两种计算方法得到其他金属原子 (Cr,Mn,Fe,Co,Ni)的表面磁矩比较相近,都比孤立原子磁矩略小. 关键词: Pd(001)表面 过渡金属原子单层 表面磁性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环加肋圆柱壳稳定性的新方法-复合有限条法。该方法能够在一个复合有限条元中计入若干个横向加肋的影响,并能考虑肋骨的偏心,是一种子结构方法。算例表明,复合有限条法具有很高的求解精度和效率,是一种分析加肋柱壳结构的较理想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计算环加肋圆柱壳的总体失稳临界载荷,而且可计算其局部失稳临界载荷。  相似文献   
25.
基于荧光素(SF)在pH=7.0的B-R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而孔雀石绿(MG)可以与荧光素络合而抑制荧光素的峰电流,建立了一种检测水体中孔雀石绿含量的极谱新方法。最佳测定体系为:1.2×10-5 mol/L的荧光素-9.0mL B-R缓冲溶液(pH=7.0)。在此体系中,于起始电位-0.40V,峰电位-0.85V,孔雀石绿含量在20~10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5μg/L。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孔雀石绿的检测,回收率为90.5%~105.6%。  相似文献   
26.
RenWenmin(任文敏);HuangJianmin(黄剑敏);ChenWen(陈文)(ReceivedDec.25,1994;CommunicatedbyYangGuitong)APPROXIMATEFORMULASOFIMPACTFORCEFO...  相似文献   
27.
为了实现在一种稳定的材料上制作简单的光栅耦合器,提出了在钛扩散铌酸锂波导上制作光折变长周期光栅耦合器的方案。利用有效折射率法和耦合模理论,确定了耦合器的结构参数,包括光栅周期为74.28μm,两波导的分开距离为8μm以及100%耦合情况下光栅的最小长度为2.42 cm。分析了传输光谱,得到3 d B带宽为5.20 nm。模拟结果表明,当光栅长度和偏移距离的容差分别为0.37 cm和0.21 cm时,耦合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该耦合器有望应用于粗波分复用系统。  相似文献   
28.
基本解方法与边界节点法求解Helmholtz方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本解方法和边界节点法是基于径向基函数的两种重要无网格边界离散数值技术。针对Helmholtz方程,本文比较研究这两种数值方法在不同计算区域问题上的计算精度、插值矩阵对称性、病态性及计算成本。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求解边界数据准确的Helmholtz问题。在数值离散过程中,两种方法都可以通过调整配置点的位...  相似文献   
29.
沈杰  周静  石国强  杨文才  刘韩星  陈文 《物理学报》2013,62(11):117702-117702
通过对克劳修斯-莫索蒂方程的近似, 分析了钙钛矿结构微波介质陶瓷频率温度系数 (τf) 的主要影响因素, 发现改变材料介电响应中离子位移极化和电子位移极化的比例, 可调节频率温度系数的正负与大小. 通过电子结构计算和容忍因子分析, 预测引入(Zn1/3Nb2/3)4+对具有正温度系数 的CaTiO3进行B位取代将提高材料电子极化响应比例, 调节τf由正变负. 采用偏铌酸盐为前驱体, 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Ca[(Zn1/3Nb2/3)xTi(1-x)]O3钙钛矿结构陶瓷, 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获得了具有近零频率温度系数的Ca[(Zn1/3Nb2/3)0.7Ti0.3]O3介质陶瓷材料. 关键词: B位复合钙钛矿陶瓷 谐振频率温度稳定性 极化机理 6八面体倾斜')" href="#">BO6八面体倾斜  相似文献   
30.
将V2O5溶胶电泳沉积在ITO导电基片上制备V2O5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透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分别测试其光学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电泳沉积V2O5薄膜具有致密的显微结构,薄膜厚度均匀、与基片的粘附性很好;循环实验中,薄膜呈现黄色到绿色的可逆变化,最大的透射率变化达到30%左右;薄膜具有很好的注入/退出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50次循环效率仍能达到88.02%,并且循环后的薄膜与ITO导电玻璃的粘附性仍然很好,没有溶解现象;应用交流阻抗法计算Li+在V2O5薄膜着色过程的扩散系数为5.10×10-12cm2/s,表明该薄膜可以作为电致变色材料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