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志勇  邓冬梅  郭旗 《中国物理 B》2012,21(6):64218-064218
A novel class of optical breathers,called elegant Ince-Gaussian breathers,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y are exact analytical solutions to Snyder and Mitchell’s mode in an elliptic coordinate system,and their transverse structures are described by Ince-polynomials with complex arguments and a Gaussian function.We provide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the correctness of the solutions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breathers via compar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nonlocal 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  相似文献   
72.
利用光谱重置法在数值上求解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的波形,并得到在不同非局域程度下形成孤子的临界功率和临界束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任意非局域程度条件下都可以形成稳定的空间光孤子.在响应函数不同时分别与解析解进行对比,发现数值解和解析解只有在强非局域和弱非局域这两种极限条件下是一致的,并给出了对应解析解的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73.
研究得到了偏离束腰入射的复宗量Laguerre-Gauss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传输的解析表达式,并且得到了其二阶矩束宽的解析解.通过例子研究了偏离束腰入射的复宗量Laguerre-Gauss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传输性质.结果表明:非(0, m)模的复宗量Laguerre-Gauss光束的光束形状随着传输而发生改变,并以Δzzc为周期做周期性演化.而(0,m)模复宗量Laguerre-Gauss光束在演化过程中则形状保持不变,仅改变光束宽度;不论功率多大,在偏离束腰入射条件下总是表现为呼吸子;只有当其为束腰入射,并且入射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才能形成孤子. 关键词: 强非局域非线性 复宗量Laguerre-Gauss光束 二阶矩束宽 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74.
不同非局域程度条件下空间光孤子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觉能  郭旗 《物理学报》2005,54(8):3688-3693
光束在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传输由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描述.讨论了在不同非局域程度 条件下,空间光孤子的传输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分步傅里叶算法数值求解孤子波形和分布 的迭代算法.假定介质的非线性响应函数为高斯型,得出了在不同非局域程度条件下空间光 孤子的数值解,并数值证明了它们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论非局域程度如何,光束都能以 光孤子态在介质中稳定传输.光孤子的波形是从强非局域时的高斯型过渡到局域时的双曲正 割型,形成孤子的临界功率随非局域程度的减弱而减小,光孤子相位随距离线性增大,相位 的变化率随非局域程度的减弱而减小. 关键词: 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空间光孤子 临界功率 相位  相似文献   
75.
非局域克尔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逸群  郭旗 《物理学报》2004,53(9):3020-3024
研究了强非局域克尔介质中光束的演化规律,通过相位分析得到了空间孤子相互作用所满足 的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简化近似模型,并获得了双光束传输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传 输过程中相互作用的高斯光束的相位决定于它们的输入总功率.以振幅一强一弱共同传输的 高斯光束为例进行了具体研究,得到了强光和弱光的解析式,相位分析显示弱光在相当短的 传输距离之内能产生大的相移,可以通过对强光能量的调控来实现对弱光的相位调制. 关键词: 非局域克尔介质 空间光孤子 孤子相互作用 相位调制  相似文献   
76.
姜柯  陆妩  胡天乐  王信  郭旗  何承发  刘默涵  李小龙 《物理学报》2015,64(13):136103-136103
本文对不同偏置下的NPN输入双极运算放大器LM108分别在1.8 MeV和1 MeV两种电子能量下、不同束流电子辐照环境中的损伤特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不同偏置状态下其辐照敏感参数在辐照后三种温度 (室温, 100 ℃, 125 ℃) 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引起电参数失效的机理, 并且分析了器件在室温和高温的退火效应以讨论引起器件电参数失效的机理. 结果表明, 1.8 MeV和1 MeV 电子对运算放大器LM108主要产生电离损伤, 相同束流下1.8 MeV电子造成的损伤比1 MeV 电子更大, 相同能量下0.32 Gy(Si)/s束流电子产生的损伤大于1.53 Gy(Si)/s束流电子. 对于相同能量和束流的电子辐照, 器件零偏时的损伤大于正偏时的损伤. 器件辐照后的退火行为都与温度有较大的依赖关系, 而这种关系与辐照感生的界面态密度增长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7.
汪波  李豫东  郭旗  刘昌举  文林  任迪远  曾骏哲  玛丽娅 《物理学报》2015,64(8):84209-084209
对某国产0.5 μm工艺制造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有源像素传感器进行了10 MeV质子辐射试验, 当辐射注量达到预定注量点时, 采用离线的测试方法, 定量测试了器件暗信号的变化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辐射注量的增加暗信号迅速增大. 采用MULASSIS (multi-layered shielding simulation software)软件计算了电离损伤剂量和位移损伤剂量, 在与γ辐射试验数据对比的基础上, 结合器件结构和工艺参数, 建立了分离质子辐射引起的电离效应和位移效应理论模型, 深入分析了器件暗信号的退化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对该国产器件而言, 电离效应导致的表面暗信号和位移效应导致的体暗信号对整个器件暗信号退化的贡献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78.
邵毅全  郭旗 《物理学报》2006,55(6):2751-2759
利用(1+1)维Snyder-Mitchell模型和空间正弦相位调制的方法,讨论了如何控制高斯光束在平面波导中的传输问题,发现只要适当地选择调制参数就可得到稳定对称的三、五和六束子光束的共同传输,其独特全新的相互作用过程在光开关、编码器和分光器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 空间相位调制 空间光孤子相互作用特性 光开关  相似文献   
79.
寿倩  郭旗 《物理学报》2011,60(7):74215-074215
本文发展了郭旗等人的唯像理论,发现在铅玻璃中,孤子随着本身功率或者抽运光孤子功率几十个毫瓦的变化,就会出现π的附加相移.基于抽运光孤子功率对弱信号光孤子相位有着高调制灵敏度的结论,提出了一种较可行的光开关实现方案. 关键词: 强非局域 空间光孤子 大相移  相似文献   
80.
采用60Co γ射线源对高铝组分Al0.5Ga0.5N盲紫外p-i-n结构光探测器和Si基可见光p-i-n结构探测器进行了累计剂量分别为0.1, 1, 10 Mrad(Si)总剂量辐照实验. 实验发现, 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 AlGaN盲紫外p-i-n结构光探测器的理想因子显著增大, 辐照后理想因子n > 2; 而Si基可见光p-i-n 结构探测器的理想因子随辐照剂量的变化并不明显. AlGaN盲紫外p-i-n结构光探测器理想因子的退化可能主要是因为欧姆接触性能的退化, Si基可见光p-i-n结构探测器的理想因子的变化则可能是由于敏感层的退化. 关键词xGa1?xN')" href="#">高铝组分AlxGa1?xN γ射线辐射效应 理想因子 欧姆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