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61篇
晶体学   2篇
物理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制备了2-氨基吡啶缩水杨醛Schiff碱及其稀土金属(La,Ce)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导率、热分析和荧光性等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a2(H2O)2L4](NO3)2,[Ce2(H2O)2L4](NO3)2,其中HL=C12H10ON2。配体和配合物都具有一定的荧光性能,其中以配体的荧光性好于配合物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42.
在水溶液中,以邻菲咯啉、丁二酸与硝酸钴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超分子化合物[Co(Phen)2(H2O)2].(HL).(NO3).3H2O,并经元素分析、IR、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68 0(2)nm,b=1.370(3)nm,c=1.394 9(3)nm,α=61.714(3)°,β=71.495(4)°,γ=79.575(4)°,V=1.543 7 nm3,Z=2,ρ=1.481 g/cm3,C28H31CoN5O12,Mr=688.51,F(000)=714 andμ=0.627 mm-1,7 754个独立衍射点中,5 428个可观察点满足I≥2σ(I),R1=0.074 5,wR2=0.210 7.晶体中[Co(Phen)2(H2O)2]2+通过π-π相互作用堆积成二维层状结构,层间通过氢键作用构成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43.
以邻甲酰基苯磺酸钠和异烟肼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配体(NaL),采用常规溶液挥发法合成了由该配体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2]·4H2O}n。利用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 98(4)nm,b=0.869 26(5)nm,c=1.180 44(7)nm,α=103.353(5)°,β=100.965(4)°,γ=93.123(4)°,Z=1,V=0.767 24(7)nm3,Dc=1.697 g·cm-3。每个Zn(Ⅱ)离子被2个配体L-阴离子双重桥联形成二核环状结构单元,并通过共用锌离子形成一维链配位聚合物,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具有一维开放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44.
2,7-二羟基萘-3,6-二磺酸二钠盐(Na2H2dhns)与邻菲罗啉在乙醇/水溶液中自组装得到一新的配合物Na3[Na5(dhns)2]·(phen)4·2H2O(1),并用CHN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晶体属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a=2.829 85(12)nm,b=1.038 99(14)nm,c=2.259 23(13)nm,V=6.642 6(10)nm3,Z=4,Dc=1.573 g.cm-3,R1=0.050 6,wR2=0.124 0,S=1.05。  相似文献   
45.
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H2O)2(L)(phen)]·3H2O}n (1), 其中, H2L=1-氨基-8-萘酚-3, 6-二磺酸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属正交晶系, Pnma空间群, a=1.698 90(12) nm, b=0.661 88(11) nm, c=2.480 40(14) nm, V=2.789 1(5) nm3, Z=4, Mr=634.92, Dc=1.512 g·cm-3, R=0.058 6, wR=0.121 4。标题配合物呈现一维链状结构, 链内L2-和phen配体之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 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二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46.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2-氨甲基吡啶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HL,C13H11N2OBr)的Zn(Ⅱ)、Cd(Ⅱ)、Co(Ⅲ)配合物[ZnL2]、[CdL2]和[CoL2]NO3·3H2O,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7.
立方烷结构的过渡金属簇具有特殊的磁性,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而备受关注[1]。超过7核的立方烷类铜簇化合物已知的甚少,典型的代表有羟基氧桥连的共角二联立方烷类七核铜簇[Cu7(OH)6Cl2(pn)(H2O)2](C(CN)3)4Cl2(pn=1,3 di aminopropane)[2]和[Cu7(bpym)6(OH)8(H2O)2](NO3)6·H2O(bpym=2,2 bipyrimidine)[3]以及烷氧桥连的双立方烷类八核铜簇[Cu8L8(O2CMe)4][ClO4]4(L=di 2 pyridyldetone)[4]等。我们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多立方烷类三维的具有开放式骨架的[Cu3Cl6]∞铜簇合物,并用X射线晶体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1 实验部分1 1…  相似文献   
48.
合成了一种酰腙类[ONO]三齿Schiff碱5-溴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H_2Brsth),并以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两种金属配合物[Cd_2(μ-Brsth)_2(Phen)_2](1)和[Cu(Brsth)(Phen)](2),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16 36(13)nm,b=1.163 35(7)nm,c=1.872 43(12)nm,β=100.981(2)°,V=4.525 6(5)nm~3,Z=4;2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11 7(2)nm,b=1.089 4(3)nm,c=1.272 9(3)nm,α=64.923(4)°,β=82.006(5)°,γ=67.768(5)°,V=1.059 6(5)nm~3,Z=2。1是一种双核配合物,Cd髤的配位环境为畸变的八体构型;2是一种单核配合物,Cu髤则处于四方锥配位环境。配合物1在443 nm激发光作用下可发射很强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525 nm,而配体的荧光发射峰则位于475 nm。  相似文献   
49.
陈延民  解庆范 《人工晶体学报》2013,42(11):2449-2454
在热乙醇水溶液中,5-氨基萘磺酸(HAns)、邻菲啰啉(phen)和NaOH经回流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钠配合物[Na(H2O) (μ2-Ans)(Phen)]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70346(13) nm,b=1.0959(2) nm,c=2.5854(5) nm,β=94.934(4)°,V=1.9858(6)nm3,R=0.0493,ωR=0.1755.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由于磺基μ2模式的桥联配位作用而呈现分立的环状双核结构,并通过芳环堆积作用和分子间氢键扩展为三维超分子体系.此外测试了该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0.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个五配位的钴双核配合物[Co2(H_2O)2(L1)2(4,4′-bipy)](1)和一个镍双核配合物[Ni2(L2)2(4,4′-bipy)](2)(H2L1=邻氨基酚缩5-溴水杨醛,H2L2=邻氨基酚缩水杨醛),并经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的晶体结构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2属于三方晶系R3空间群。采用MTT法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1和2对人肝肿瘤细胞HEPG2和人结肠癌细胞SW620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2进行了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