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化学   419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90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213篇
物理学   71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FIA-ICP/AES法分析茶叶浸取液中多元素的形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分析茶叶浸取液中[Zn、Mn、Fe、Al及Mg]形态的新方法。研究了以C-18柱为分离柱的流动注射与ICP/AES的联用技术。  相似文献   
42.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生物炭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生物炭复合高吸水性树脂(BC-SA),并研究了其尿素负载性能。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以尿素负载量为考察对象,得到最优合成工艺条件:生物炭质量分数5%,引发剂和交联剂质量均为聚合单体质量的0. 3%,中和度65%,反应温度65℃,该条件下制备的BC-SA尿素负载量可达77. 8%。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分析对BCSA的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与AA、AM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生物炭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3.
以不同大小和形态的SrHPO4为主要原料, 固相反应合成了(Sr0.70Mg0.07Ba0.10Ca0.11Eu0.02)5(PO4)3Cl荧光粉. 通过SEM, XRD, PL测定了颗粒大小与形态、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 结果表明, SrHPO4的颗粒大小与形态决定了固相反应产物荧光粉的大小与形态; 颗粒分布均匀、类球形荧光粉发光强度最大; 与其比较, 菱形、大小分布不均匀的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是它的80%, 而多晶聚集体仅为65%.  相似文献   
44.
丁磺酸内酯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负极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添加剂丁磺酸内酯(BS)对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性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 在初次循环过程中, BS具有较低的最低空轨道能量, 优先于溶剂在石墨电极上还原分解, 并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 在含BS的电解液中形成的SEI膜的热稳定性高, 在70 ℃下储存24 h后, 膜电阻和电荷迁移电阻大小基本保持不变, 而在不含BS的电解液中形成的SEI膜的热稳定性较差, 在70 ℃下储存24 h后, 膜电阻和电荷迁移电阻大小有明显的增加. 从BS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 加入少量的BS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室温放电容量、低温及高温储存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45.
应用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粮食中的乙酰甲胺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酰甲胺磷为模板分子,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胺(DDA)为介孔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乙酰甲胺磷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对其进行了表征。Scatchard分析表明,该聚合物对乙酰甲胺磷有两种结合方式,最大表观结合量Q_(max1)=47.03 mg/g,Q_(max2)=90.31 mg/g;平衡解离常数k_(d1)=57.14 mg/L,k_(d2)=188.68 mg/L。吸附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吸附为放热过程。将该聚合物用于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粮食中乙酰甲胺磷,最佳条件为:聚合物与样品的质量比为1∶1,研磨时间为8 min,淋洗剂为乙醇-水(2∶1,体积比),洗脱剂为乙腈-乙酸溶液(19∶1,体积比)。所得洗脱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测得乙酰甲胺磷的线性范围为0.03~0.3μg/g,检出限为0.015μg/g,回收率为92.5%~97.1%,相对标准偏差为2.9%~3.7%。该方法兼具介孔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如和MSPD技术的快速分离性,为乙酰甲胺磷残留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6.
CrMCM-41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直接合成了含铬 MCM- 4 1中孔 (mesoporous)分子筛 ;通过 XRD、骨架 IR、ESR、紫外漫反射(DRS)、2 9Si MASNMR等测试 ,表明铬处在分子筛骨架上 ,同时也存在非骨架铬。骨架红外光谱中除发现铬分子筛的特征峰 690 cm-1 外 ,还发现被归属于 O3 Si- O- T振动的吸收峰 960 cm-1 ;ESR中观察到 g=2 .4处有信号 ,可能与骨架铬直接有关 ;固体魔角核磁 2 9Si谱也进一步证实骨架铬的存在。同时对 Cr MCM- 4 1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吸附量和酸性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47.
合成了四取代双酰胺萃取剂N,N,N,′N′-四丁基丁二酰胺(TBSA),并对萃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萃取Pr(Ⅲ)的性能,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锂浓度以及温度等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萃取反应在298K时,TBSA以甲苯为稀释剂时的热力学焓变为-12.83 kJ/mol。萃合物的组成结构为Pr(NO3)3.3TBSA。  相似文献   
48.
49.
50.
本文主要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研究非线性不适定问题,与之前的研究所不同的是,本文主要研究当数据和算子均被噪声破坏时,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进行收敛性分析.同时,充分利用算子的非线性条件及解的光滑性条件,得到其在Banach空间和Hilbert空间中的收敛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