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化学   619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145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233篇
物理学   9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1INTRODUCTION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is a key pathogen in many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In a Canada-wide surveillance study published in1999,it was reported that21.2%of pneumococcal tested were interme-diately susceptible or resistant to penicillin.As the newer respiratory fluoroquinolones are active aga-inst both penicillin-susceptible and penicillin-resis-tant isolates of S.pneumoniae,they will b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this pathoge…  相似文献   
42.
应用INDO/S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簇合物离子Mo3S和Mo3S4Mn+(M=Fe、Ni,n=4;M=Cu,n=5)分别进行分子轨道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簇离子中的原子表观电荷和成键指标,说明Fe、Ni、Cu+与Mo3S成键作用的相对强度依次是Fe-Mo>Ni-Mo>Cu+-Mo。比较了用含组态作用的INDO/S方法计算得到的电子跃迁能与实验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值,并讨论了吸收峰归属情况。对于M为Fe、Ni的簇离子Mo3S4M4+,最低能量的电子跃迁吸收峰起源于异金属间电荷转移跃迁(MM’CT);而Mo3S4Cu(5+)簇离子观察到的吸收峰主要是Mo3S芯的局域内电荷转移跃迁。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由Cu+离子到Mo3S的电荷转移跃迁谱线,大约在46000cm-1以上才能观察到吸收峰。从Mo3S4Fe4+次低能量吸收峰的实验值16600cm-1和理论值16500cm-1与Mo3S的最低能量吸收峰的实验值16600cm-1和理论值16900cm-1比较,表明无论从理论上或实验上都能证实簇离子Mo3S4Fe4+在能量为16600cm-1处的吸收峰是起因于Mo3S芯的局域内电荷转移跃迁。  相似文献   
43.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为原料,先后接枝聚乙二醇及吡啶,合成了双中心固载相转移催化剂-交联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400及吡啶翁盐,并对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脂、聚苯乙烯固载吡啶翁盐树脂及双中心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和分析。通过醋酸钾与溴苄的反应,对各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发现固载双中心相转移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各单向中心固载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44.
新型生物素标记的蓝萼甲素可以作为潜在的、基于生物活性的靶标蛋白质的探针.利用原位Cu(I)催化的叠氮-炔环加成反应,以高区域选择性和较高收率合成了系列蓝萼甲素的生物素长链轭合分子.研究发现,在优选的反应条件下,原位还原生成的Cu(I)可以很好地被溶剂化,从而展现了高催化活性.本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针对双长链的叠氮-炔环加成收率普遍较低的问题,简便,条件温和,同样适用于其他以三氮唑链接的长链双功能分子的合成.  相似文献   
45.
由於性能上的優點,生產量最大的丁苯橡膠,近年來已逐漸趨向於使用低溫聚合產物。高聚物的性質与高分子的分子量、分子量分佈以及化學結構有着密切關係,高溫聚合的丁苯橡膠分子量分佈測定的結果,從粘度數據推斷,約有25%的丁苯橡膠分子有顯著的支化或交聯。本工作對一個低轉化率(16%,試樣Ⅲ)和一個較高轉化率(66%,試樣Ⅰ)的低溫(5°)乳液聚合的丁苯橡膠,用分級沉澱和粘度法測定了它們的分子量分佈。  相似文献   
46.
通过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了标题化合物N,N'-二(二乙氧基硫代磷酰基)-1,4-苯二胺,并应用元素分析, FTIR及1H NMR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同时应用TG分析法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分析. 标题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412.42, 为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86936(16) nm, b=1.2787(2) nm, c=1.8897(3) nm, β=90°, V=2.1006(7) nm3, Z=8, Dc=1.304 g/cm3, μ(Mo Kα)=0.425 mm-1, F(000)=872, S=1.052. 最终偏离因子R=0.0628, wR=0.1860, 可观测衍射点1852个[I>2σ(I)]. 该晶体通过对苯二胺连接并以中心对称分布, 并形成层状结构, 且存在弱的分子内氢键N—H…S. TG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成炭性, 通过其阻燃聚丙烯腈表明, 该物质是一种高效能的膨胀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47.
富氮杂环化合物被认为是理想的高威力含能材料,因为这些化合物大多具有高的分子密度、低易损性和正的生成焓[1]。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ANPZ)是一种富氮杂环含能材料,也是合成新型高能钝感含能材料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前体。美国DuPont公司的Do  相似文献   
48.
通过脉冲微型反应催化色谱装置,考察了正己烷在Pt/Al2O3和Pt-Dy/Al2O3催化剂上的转化反应;用TPD、TPR和HOT技术研究了Pt-Dy/Al2O3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Dy和P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发生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但Dy的掺入未改变Pt/Al2O3催化剂表面固有的吸附中心性质  相似文献   
49.
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WSP)属自由基引发剂,按结构可分为芳酮类,稠环类烃类,聚硅烷类,酰基膦酸盐等,偶氮类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类,本文综述了这些光引发剂的结构特性,光化学行为,光引发效率及光反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50.
The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Li3AlB2O6 with different cell parameters are reported and these cells are transformed each other from the confirmation of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al analyses.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luminescence and lifetimes of the Li3AlB2O6 and LiSrBO3 solid compounds are measured and the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m. It is shown that the absorption edges are at about 400 nm (or band gap 3.1 eV) and there is one of absorption peaks at about 350 nm for the Li3AlB2O6 and LiSrBO3. The emission band (530 nm) makes a red shift and fluorescence decay time (24.39 ns) of the Li3AlB2O6 becomes smaller compared with the emission band (480 nm) and lifetime (93.16 ns) of the LiSrBO3 at the visible region. The transition energies and oscillator strengths of the clusters (Li3AlB2O6)2 and (LiSrBO3)2 lying at low excited states are calculated by the time-dependent Hartree-Fock method.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used to model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discuss the origin of spectral bands of the Li3AlB2O6 and LiSrB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