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化学   438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55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105篇
物理学   4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用不对称催化还原法以3’-氯-苯丙醇(CPNL)为原料制备了手性3’-氯-1-苯丙酮(CPNL),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液中产品及剩留的原料的含量。选用2-甲基-苯丙醇为内标物,并用化学键合β-环糊精为固定相的手性毛细管色谱柱CP-Chirasil-Dex-CB对产品及原料进行分离。在所选条件下,不仅使CPNN与CPNL,还可使CPNL的右、左旋对映体相互有效分离。由于采有内标法,因进样不准而产生的误差得以克服,测得CPNN及(S)CPNL的检出限(3S/N)依次为13.14,18.75 mg·L-1。上述两种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依次为99.5%~101.8%及96.5%~100.4%范围内;两者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39%,0.74%(左、右旋对映体相同)。  相似文献   
62.
63.
99MeV磷离子通过金箔后的平衡电荷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4.
根据准相位匹配理论计算了周期极化LiTaO3(PPLT)晶体中0类准相位匹配过程(e+e→e)的增益曲线.在此基础上,使用数百μJ的低抽运能量获得了~106的增益和~10.3%的转换效率,实现了中心波长位于1064nm的基于简并光学啁啾脉冲参量放大(OPCPA)技术的高增益放大,为产生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5.
在光学势中引入色散关系, 相比于通常的耦合道光学模型, 极大地减少了光学势 参数的个数. 采用基于软旋转子模型的耦合道方法对较轻形变核28Si核的中子和质子散射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 拟合得到一组色散光学势参数. 计算的中子总截面、以及中子、质子的弹性与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66.
双光束组合激光辐照光导型CdS光电探测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波段内和波段外组合激光对光导型光电探测器的辐照效应,实验采用532nm(波段内)和1319nm(波段外)双光束组合连续激光辐照光导型CdS光电探测器,分别改变两束激光的辐照功率,得到探测器的电压响应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探测器对波段内和波段外激光都有响应,但在激光开始和停止辐照瞬间探测器对两束激光的响应电压刚好相反。探测器对波段外激光的电压响应随线性工作区间内的波段内激光功率升高而增大;随着波段内激光趋于饱和,对波段外激光的响应电压近似指数级下降。分析认为,光电探测器对波段外激光的响应为光激发热载流子效应,是由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光能量产生带内跃迁引起的;波段内激光辐照影响探测器对波段外激光的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67.
通过实验对向列相液晶中的非局域空间光孤子的传输进行了研究。理论上基于非线性的液晶孤子传输方程,采用高斯形式的试探解,得到了孤子传输的解析解,以及对液晶中的非局域孤子和Snyder等提出的强非局域孤子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上,观察了空间光孤子在向列相液晶中的传输,找到了不同束宽下空间光孤子的临界功率。比如束宽为2μm时临界功率为2.0mW。观察了向列相液晶中空间光孤子的弛豫过程,并注意到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长达几秒钟,液晶中的孤子形成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68.
由于锆类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催化等方面的应用价值,陈寿山等合成了一系列四环戊二烯基二芳氧基-μ-氧合二锆衍生物,其  相似文献   
69.
70.
 在主、副气流各组份的流量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入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光腔总气流流量,数值模拟给出了COIL拉伐尔喷管主、副气流混合状况和各物理量的分布等,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输入COIL光腔总气流流量增加三倍,氧碘气流的混合状况稍稍变差,但Mach数和密度等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