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6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31篇
物理学   6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的发展是不断地以新理论替代旧理论的历史,而每一次重大转折,总是伴随着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现.因此,物理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52.
还原剂对Au-Pd/CeO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PVP为保护剂,乙醇(ER)、乙二醇(GR)和水合肼(HR)为还原剂制备了一系列Au-Pd/CeO2催化剂,考察了还原剂对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TP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Pd/CeO2(ER)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形成的AuxPdy量较多、粒径较小、分散度较高、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强,同时对甲醇的吸附量较大和吸附温度较低。因此,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氢气选择性以及较低的CO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53.
采用PVP保护乙醇还原法(ER)和沉积沉淀法(DP)制备了Au-Pd/CeO2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甲醇部分氧化性能的影响,并运用XRD,TP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Pd/CeO2(DP)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氢气选择性,623 K时甲醇完全转化,氢气选择性高达38.7%。与Au-Pd/CeO2(ER)催化剂相比,Au-Pd/CeO2(DP)催化剂形成的AuxPdy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对甲醇的吸附量较大和吸附温度较低,同时Au-Pd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4.
为了开展大口径天线短脉冲微波辐射特性研究,建立了一套大口径天线微波短脉冲特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产生快上升沿、脉冲可调(脉宽最短可到0.5 ns)的微波激励脉冲、接收动态范围大于52 dB。利用该测试系统进行实验,获得了不同微波激励脉冲宽度条件下,天线方向图和辐射场波形脉冲宽度变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在天线远场距离处,改变微波激励脉冲宽度,对天线主轴辐射场波形基本无影响;而在偏离主轴处,辐射场波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脉冲展宽及幅值减小等波形畸变现象,偏离主轴角度越大,微波激励脉冲宽度越小,畸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5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皮革中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AS)进行测定。皮革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波提取后浓缩至干,二氯甲烷溶解,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至干,甲醇定容。用反相C8柱(4.6×150 mm,5μm)分离,以甲醇-1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波长为225 nm。结果表明,LAS在0.5~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测限为10 mg/kg;在10~2000 m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6.1%~96.8%,RSD均不大于13%。方法适用于皮革中直链烷基苯磺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56.
以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对位溴化、邻位甲酰化得到5-溴-2-(二甲氨基)苯甲醛;L-亮氨酸经酯化、格氏反应得到二齿手性氨基醇;将5-溴-2-(二甲氨基)苯甲醛与上述氨基醇经缩合、还原得到三齿手性氨基醇;产物经红外光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考察了二齿手性氨基醇和三齿手性氨基醇作为...  相似文献   
57.
对甲基苯胺经甲基化、甲酰化得到5,N,N-三甲基-2-氨基苯甲醛;对L-亮氨酸经酯化、格氏反应得到二齿手性氨基醇.二齿手性氨基醇与上述醛经缩合、还原反应,得到三齿手性氨基醇.产物结构经IR,MS和1H NMR等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主客体的浓度及手性羧酸的纯度,运用1H NMR分别考察了主体二齿手性氨基醇、三齿手性氨基醇对客体布洛芬和扁桃酸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当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三齿手性氨基醇对布洛芬消旋体的a位甲基质子及扁桃酸消旋体的a位质子分别产生11.2和9.2 Hz的化学位移差值.  相似文献   
58.
以L-苯甘氨酸和N,N-二甲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2种新型多齿手性氨基醇S-1,1,2-三苯基-2-[(2-二甲氨基-5-溴-1-苯基)甲氨基]-1-乙醇和S-2-苯基-2-[(2-二甲氨基-5-溴-1-苯基)甲氨基]-1-乙醇;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谱仪及质谱仪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9.
以两种手性氨基醇作为主体,运用1H NMR分别考察其对客体7个扁桃酸衍生物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能力。结果表明,主客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主体诱导客体对叔丁基扁桃酸消旋体最高产生37.6 Hz的化学位移差值。  相似文献   
60.
刘丰良  尹军  肖清波  周发  孙凯  沈霞 《广州化学》2012,37(1):19-21,26
5-叔丁基-2-二甲氨基苯甲醛与L-苯甘氨酸经酯化、格氏反应途径的产物二齿手性氨基醇经缩合、还原反应,得到新型三齿手性氨基醇(2S)-2-(5-叔丁基-2-二甲氨基)苯甲氨基-1,1,2-三苯基乙醇,运用1H NMR考察了该新型三齿手性氨基醇作为主体对客体布洛芬消旋体的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