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199篇
物理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11.
综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烷烃加氢异构化和加氢异构裂化反应催化剂的研发历程、工业应用及对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所做的贡献.1960年代,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烷烃加氢异构化的研究中提出了"电子.酸性催化剂杂交规律",并相继成功研发石蜡基重油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和重油单段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并应用于从大庆石蜡基原油馏分生产低冰点航空煤油.重油单段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在大庆炼油厂建成的40万吨/年加氢异构裂化装置工业应用已20多年,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入21世纪,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又开发出了以分子筛为载体的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于2008年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建成20万吨/年的工业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12.
 在反相微乳液中以碳酸铵共沉淀法制备了LaMnAl11O19-α 甲烷燃烧催化剂,比较了反相微乳液法与普通碳酸铵共沉淀法对催化剂相结构、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催化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平均粒径为2.3 nm,而普通碳酸铵共沉淀法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平均粒径为30.1 nm. 在乙醇超临界干燥阶段,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较容易发生铝羟基分子间脱水,形成较为丰富的孔,保持了各组分分布的均匀性,从而促进了六铝酸盐的形成,所得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催化甲烷燃烧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3.
114.
合成C2含氧化物的Rh-Mn-Li/SiO2催化剂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115.
用于CO2加氢的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不同的硅源和铝源合成了富硅的SAPO-11分子筛. 结果显示,与水热法合成的样品相比,溶剂热法合成的Pt/SAPO-11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积,同时其硅含量、酸度和对正十二烷异构化的催化活性均显著提高. 在所有合成的Pt/SAPO-11催化剂样品中,以正硅酸乙酯与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酸度与正十二烷异构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7.
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化工角度对化学反应与膜分离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关联,对连续流式膜反应器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并以乙苯氢反应为例,对膜反应器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该反应而言,低水/油比进高Da值操作,都有利于膜反应器效果的提高。膜的选择分离性能好,转化率也随之增加,对膜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了重点分析,发现催化剂床层高度与膜长及膜放置位置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匹配关系,从理论上说明了前期工作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8.
The microcalorimetric technique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NO and NO 2 with the In/HZSM 5 catalyst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active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of NO by CH 4. The amounts of chemisorption and differential heat of NO 2 adsorption on In 2O 3, HZSM 5 and In/HZSM 5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of NO. Furthermore, NO 2 adsorption on In 2O 3 is irreversible. Associating with the results of in situ IR and TPD, and the NO x conversion in NO(NO 2)+CH 4 system over In/HZSM 5 and HZSM 5 catalysts, it is reasonable to propose that in the CH 4 SCR process NO 2 plays a key role, and NO 2 species chemisorbed on the HZSM 5 support can migrate to the In sites to react with CH 4.  相似文献   
119.
甲烷无氧芳构化制芳烃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Mo/HZSM-5作为甲烷无氧芳构化的金属一酸双功能催化剂,研究了 HZSM-5 分子筛表面的硅酯修饰对Mo物种的分散状态、配位结构及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水汽处理调变分子筛的酸性,考察了催化剂的积炭行为同酸强度分布的关系. 并发现分子筛表面的中性端式硅羟基或酸性桥式铝羟基与Mo物种结合对Mo物种的分 散状态和配位结构有不同影响.XPS和H_2-TPD结果表明,浸渍Mo组分之前对分子筛 表面进行硅酯修饰以覆盖其外表面的部分铝羟基可以显著提高Mo物种的分散度,说明 硅羟基对Mo物种的分散有利,而与铝羟基结合则不利于Mo物种的分散.ESR结果表 明,催化剂表面大部分Mo物种与分子筛的铝物种之间无直接相互作用,这部分Mo物 种以六配位为主,容易被还原为碳化钼活性相;与分子筛的铝物种之间存在强相互作 用的那部分 Mo物种则以四配位和五配位为主,不易被还原为碳化钼活性相,对反应不 利,硅酯修饰使六配位的Mo物种增多,减少了四配位Mo物种的生成,使催化剂的活 性有所提高,但对积炭行为影响很小.反应过程中积炭主要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生成. NH3-TPD与 TPO结果表明,在MO/HZSM-5的酸中心上主要生成两类不同H/C比  相似文献   
120.
微波放电脱除NO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一种不用催化剂,一步脱除NO的新方法--常压微波放电法。探讨在(NO,He),(NO.O2,He)和(NO,O2,H2O,He)体系中微波放电脱除NO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NO,He)条件下可实现一步高效脱除NO,在(NO,O2,He)条件下也可实现80%左右的NO转化,其中N2的选择性高达80%,而H2O的加入并未影响N2的产率。同时发现,随着微波功率的加大,NO转化率也增大,而N2的选择性增大得更多。最终可达到一个平衡值。最后研究了NO和O2浓度及气体流量对NO脱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