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化学   263篇
物理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甲烷在Mo/HZSM-5催化剂上的脱氢聚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Mo含量的Mo/HZSM-5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这些催化剂的甲烷非氧气氛下的转化反应进行了考察.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及酸性随M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Mo含量大于5%时,Mo对ZSM-5分子筛的晶型有影响,并出现MoO3物相.甲烷在700℃时可高选择性地生成苯和乙烯,最佳Mo含量大约为2%.纯的MoO3或HZSM-5上该反应几乎不进行,因此,可能是分散的钼氧离子和分子筛的酸中心是甲烷转化的活性中心,只有二者的协同作用才能促进甲烷的转化.反应后催化剂中的钼物种被还原了.催化剂上的积炭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烧炭后催化剂活性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2.
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反应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程序升温反应(TPR)及质谱分析表征了CaO,Sm2O3,0.5-10%Sm/CaO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特性。谱图分析表明,在400-1000℃范围内,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产物的变化呈现三个反应温度区域:(1)完全氧化区,反应主要为CH3·在催化剂表面完全氧化形成COx和H2:(2)偶联区,主要为CH3·的氧化和偶联竞争反应,H2谱线出现明显的低温峰;(3)氧耗尽区,反应为高温气相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3.
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和原位穆斯堡尔谱考察了在活性炭担载的铁-钼双金属催化剂上的费-托合成反应和在反应条件下的物相。已知在费-托合成中铁有利于生成长链烃,钼有利于生成低碳烃。铁-钼/活性炭催化剂则综合了铁和钼的性质,其中铁-钼/油棕炭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液化石油气选择性。在反应中,富钼催化剂的主要物相为铁-钼碳化物,而富铁催化剂的物相则为铁-钼碳化物和e’-Fe_2·2C碳化铁。  相似文献   
14.
Pt-Sn/Al2O3催化剂中Sn的存在状态对丙烷脱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不同Sn/Pt比的Pt-Sn/Al_2O_3催化剂(络合型)的丙烷脱氢反应性能。并应用原位Mossbauer谱,TPR,O_2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初步表明Pt-Sn/Al_2O_3经过还原后,Sn的还原状态对该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活性及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在550℃以下还原,Sn以氧化态形式存在,有利于丙烷脱氢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在600℃以上高温还原时,零价锡出现使催化剂活性组分铂的表面中毒而降低活性。当Pt含量一定时,Sn载量愈高,在高温下还原时生成的Sn~0愈多;低Sn载量的Pt-Sn/Al_2O_3无论高温还原还是低温还原都不易生成Sn~0。  相似文献   
15.
贵金属对钴基催化剂上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贵金属改性的Co/γ-Al2O3催化剂上的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通过Pt,Pd和Ru贵金属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但只有Pt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w(Pt)<0.5%时,催化剂的活性随着Pt含量的增加呈直线升高,当w(Pt)=0.5%时,催化剂活性可提高近5倍,但催化剂的选择性变化很小.XRD结果表明,催化剂经还原后,γ-Al2O3上的钴主要为α-Co0.TPR结果表明,Pt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还原性能,且Pt含量越高,Co3O4的还原温度越低.XPS结果表明,Pt改性的催化剂样品,其Co3O4大部分被还原为Co0.由于Pt与Co具有协同效应,故Pt改性的Co/γ-Al2O3催化剂既具有较高的活性,又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吡啶吸附-IR、氨吸附及TPD考察了添加碱金属元素锂以后,对于γ-Al_2O_3表面酸中心的类型、强度和数目的影响。发现所用γ-Al_2O_3表面酸中心主要为Lewis酸中心;锂的加入对于表面酸中心的类型无大的影响;然而,随着锂含量的增加,γ-Al_2O_3表面酸性较强的酸中心数目下降,而同时其总的酸中心数目并未下降,反而略有增加。表明锂的作用不是除去表面所有的酸中心,而是通过与表面强酸中心的作用,使其向弱酸中心过渡,从而改变γ-Al_2O_3表面的酸强度分布。临氢反应原位热重实验表明,锂的加入增强了γ-Al_2O_3表面抗积炭的能力,同时,锂对于Pt/Al_2O_3、Pt-Sn/Al_2O_3在烷烃脱氢反应中的表面积炭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原位穆斯堡尔谱研究了活性炭担载的费-托合成铁-钼双金属催化剂的还原和碳化行为。在H_2中不同温度下还原催化剂,其中的Fe~(3+)还原为Fe~(2+),进而还原为Fe~0。但在400—450℃间发生了还原铁物类的再氧化现象,可归因于磷钼酸根Keggin结构的热分解。在500℃H_2中,铁和钼都还原为金属并形成合金,其穆斯堡尔谱为一单峰,同质异能移为-0.16mm/s。再在300℃合成气(2H_2/CO)中碳化,可生成Fe-Mo碳化物(Fe_(1-y)Mo_y)_xC,穆斯堡尔谱为δ~0.17mm/s,△~0.64mm/s的双峰。  相似文献   
18.
用TPP-原位穆斯堡尔谱联用技术考察了活性炭担载的铁催化剂的还原过程,该催化剂有四个还原峰,分别相应于Fe~(3+)—→Fe_3O_4—→FeO—→Fe"的串行反应,及Fe~(3+)—→Fe(x)(一种高分散还原态铁物类)的直接还原,各步骤的特征温度依次为410,530,640和770℃,活性炭上Fe~(3+)的两个还原序列表明活性炭担体表面存在强弱不同的两类吸附中心,从而存在着铁物类与活性炭之间的两种不同强度的相互作用。此外,在TPR过程中观察到磁分裂Fe_3O_4向超顺磁Fe_3O_4的转化,表明可能存在着Fe_3O_4在活性炭表面的再分散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考察了由[Pt3(CO)6]5[NEt4]2与Re2(CO)10共浸或分浸制备的一系列催化剂在接近工业运转的压力下的正庚烷转化反应。以羰基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作为前身物制备的Pt-Re/Al2O3催化剂的活性、芳构化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明显地优于常规的以H2PtCl6与HReO4溶液共浸制备的催化剂。常规Pt-Re/Al2O3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比Pt/Al2O3好,但芳构化选择性降低,若引入Re2(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