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1篇
化学   170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47篇
物理学   2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21.
122.
环F_2+uF_2上偶长的(1+u)-常循环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环F2+uF2上任意偶长的(1+u)-常循环码的结构,确定了给定偶长度F2+uF2上(1+u)-常循环码的数目.通过Gray映射,得到了F2+uF2上偶长的(1+u)-常循环码的二元象.  相似文献   
123.
124.
BAM网络及其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BAM网络、有限元结构分析能量函数的相似性,建立了一种新的结构分析方法。 表明,BAM网络能有效地完成有限元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125.
为了减小数据中心冷冻水系统蓄冷罐充冷时造成的末端压差波动,设计了反馈和前馈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通过机理建模法建立了系统的前馈律模型和整个冷冻水系统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与未加前馈时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有效降低了蓄冷罐充冷时带来的末端压力波动,提高了系统响应的快速性。最终通过PLC实现该方案在数据中心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后在相同条件下压力波动减小到原来的25%,达到稳态的时间缩短到原来的40%,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构建了轴长和角膜前表面曲率不同比例的五种+6.00m-1的远视模型及框架眼镜矫正模型,分析镜片中心产生偏移时的像差情况.结果表明:对于+6.00m-1的远视性弱视而言,当镜片中心偏移大于4mm时,其产生的球差、像散和畸变开始对矫正视力产生影响.镜片偏移带来的球差在轴性远视所占比例高的模型中表现明显,而畸变和像散在各种模型中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在远视性弱视矫正过程中,需要检测角膜曲率及轴长数据,分析其在屈光不正形成中所占的比例,合理选择个性化定制的非球面镜片,从而保证弱视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7.
采用磁控溅射镀金银膜,长时间热处理合金化制备前驱体合金,以渐进浓度的硝酸自由腐蚀去合金化成功制备出具有自支撑结构的纳米多孔金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去合金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0℃,36h的热处理使得薄膜样品完全合金化,获得了结晶致密的Au42Ag58合金膜;渐进浓度的自由腐蚀避免了薄膜的完全开裂,获得了样品尺寸大于15mm×15mm、厚度400~500nm、孔隙率约56%、具有自支撑结构的纳米多孔金薄膜,其微观结构为连续的三维多孔结构,系带尺寸40~140nm,80~100nm的系带达58%。  相似文献   
128.
 以二钛酸钾 (K2Ti2O5) 为前驱体, 通过离子交换和 800oC 焙烧制备了 TiO2晶须 (TiO2(800oC)), 并采用乙二醇胶体法, 在 TiO2(800oC) 样品上负载 1% Pt 纳米颗粒制成了 Pt/TiO2(800oC 催化剂. 采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 荧光光谱和低温 N2 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考察了该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及稳定性. 结果表明, TiO2(800oC)样品为结晶度较高的纯锐钛矿 TiO2, 载 Pt 后催化活性提高到原来的 2.3 倍, 具有很高的单位比表面积活性. 催化剂经 10 次重复使用后, Pt 流失量仅为 6%, 活性为新鲜催化剂的 91%. 而低结晶度的纯锐钛矿或混晶的 TiO2 负载 Pt 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不及 Pt/TiO2(800oC).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GR(4,2)上长为2~s的负循环码的Gray象,证明了GR(4,2)上长为2~s的负循环码的Gray象是F_4上长为2~(s+2)指数为2的准循环码.通过计算GR(2~a,m)上长为2~s的负循环码的齐次距离,确定了GR(4,2)上长为2~s的负循环码的Gray象的汉明距离.  相似文献   
130.
纳米TiO2膜修饰电极上对硝基苯甲酸异相电催化还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有机电合成具有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等优点并符合“原子经济性”要求,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方法,已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之一.使用媒质作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间接电合成,大多为均相氧化还原电催化过程,把氧化还原催化剂固定在电极表面的异相电催化与均相催化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优点.本文采用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硫酸介质和氢氧化钠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异相电催化还原对硝基苯甲酸的活性,探讨了纳米TiO2膜异相电催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