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化学   230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醋酸乙烯酯-丝胶可降解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 ,合成材料用途不断扩大 ,产量不断增加 ,相应废弃物也日益增多 ,其中多为非降解物 [1~ 3] .为了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许多国家正广泛探索合成降解材料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3,4 ] .目前 ,共聚物降解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是以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天然植物及以甲壳素等动物体为基质的降解材料[5~ 7] ,而对蛋白质分子的接枝共聚物降解性研究甚少 .丝胶蛋白质(Sericin,简称 Ser)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资源 ,是生丝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由于回收技术及成本限制 ,一些中小企业还是将丝胶蛋白质随工业废水一起被排放至…  相似文献   
92.
自60年代以来,Ziegler型催化剂用于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研究较多,如由钛、矾、铁等过渡金属化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催化剂[1~3].近年来出现了锆、稀土配位催化聚合MMA及其他丙烯酸酯的报道[4~6],这些催化剂引发MMA聚合机理相当复杂,有的为自由基型,有的则为配位阴离子型.本文报道极性单体MMA在环烷酸钕-三异丁基铝-α,α'-联吡啶体系中的聚合特征和聚合反应动力学,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3.
通过吸附共沉淀法均匀混合聚醚醚酮(PEEK)粉末和经过表面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再经注塑加工成功地制得PEEK/MWCNT复合材料(PM)。SEM观察结果显示,该复合法使得MWCNT在PEEK中均匀分散且与PEEK有较好的结合力。力学测试结果表明,MWCNT含量为6%的PM其弯曲强度提高20%左右,拉伸强度提高10%。MWCNT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均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4.
基于一系列二氰根铬与[Cu(cyclam)](Cl O4)2反应合成了3个氰根桥联CrⅢ-CuⅡ-CrⅢ三核配合物[Cu(cyclam)][Cr(bpmb)(CN)2]2·4H2O(1)(cyclam=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bpm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4-甲基苯),[Cu(cyclam)][Cr(bpdmb)(CN)2]2(2)(bpdm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4,5-二甲基苯)和[Cu(cyclam)][Cr(bp Clb)(CN)2]2·4H2O(3)(bp Cl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4-氯苯)。单晶衍射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是结构类似的中性三核配合物,均含有氰根桥联的Cr(Ⅲ)-CN-Cu(Ⅱ)-NC-Cr(Ⅲ)连接;磁性研究表明:氰根桥在CrⅢ和CuⅡ离子间传递弱的铁磁耦合作用,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Cr CuSCu(SCr1+SCr2)拟合得到它们的磁耦合常数分别是JCr Cu=1.53(2)cm-1(1),0.45(1)cm-1(2)和0.73(2)cm-1(3)。  相似文献   
95.
以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ε-癸内酯(ε-DL)和L-丙交酯(L-LA)为单体进行开环聚合,采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3种不同比例的三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以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LDI)为扩链剂,将PLLA-PDL-PLLA和生物相容性好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用LDI进行偶联,制备了两亲性多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PEG)m.多嵌段聚合物(PLLA-PDL-PLLAPEG)m的断裂伸长率高达1200%,是一种拉伸性能较好的热塑性弹性体.由于PEG6000的亲水性,使两亲性多嵌段聚合物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较低临界胶束浓度的胶束,有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相似文献   
96.
基于六氰根构筑单元[M(Ⅱ)(CN)6]4-与[Mn(Ⅲ)(salen)]+模块反应合成了2个新型酚氧和氰根混合桥联的M(Ⅱ)-Mn(Ⅲ)配合物{[Mn(Ⅲ)(salen)]4[Mn(Ⅲ)(salen)(H2O)]2[M(Ⅱ)(CN)6]}(ClO42·2H2O(M=Ru (1),Os (2),salen2-=双水杨酰胺乙基负离子)。单晶衍射结果表明:它们是结构类似的二维化合物,其中氰根桥联的七核[Mn(Ⅲ)6M(Ⅱ)]2+单元进一步通过双酚氧桥相互连接构成二维层状结构。磁性研究表明:2个化合物通过酚氧桥均呈现反常的反铁磁耦合,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Ĥ=-2JMnMnŜMn1ŜMn2拟合得到它们的磁耦合常数分别是J=-0.340 cm-11)和-0.561 cm-12)。  相似文献   
97.
利用接触角、XPS、SFG、AFM等技术研究了环己酮、甲苯和三氟甲苯为成膜溶剂所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丙烯酸-2-全氟辛基乙酯)(PMMA—b—PFMA)嵌段共聚物膜的表面结构与性能.发现浇铸成膜时成膜溶剂对聚合物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旋涂成膜时溶剂的影响很大.不管以何种形式成膜,三氟甲苯溶剂最有利于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甲苯次之,环己酮最差.这一现象与溶剂的挥发速度无关.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结构、气/液界面结构是造成成膜方式对聚合物表面结构与性能产生巨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当聚合物在溶液中形成以PFMA为核、PMMA为冠的胶束结构时,在溶液固化过程中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时由于成膜方法直接影响溶液的固化速度,造成其对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的程度影响很大.当聚合物在溶液中以单分子或松散聚集体存在,在溶液固化过程中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的速度很快,这时成膜方法对氟化组分向表面富集的程度影响很小.以上结果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本文研究了以烷基钇[Y(CH2SiMe3)3(THF)2]与苯甲醇原位反应生成的三苄氧基钇为引发剂的ε-己内酯(CL)可控开环聚合。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体系中单体/引发剂摩尔比的增大,由1H-NMR计算和GPC测定得到的产物聚己内酯(PCL)的数均分子量均随之线性增加,且分子量分布(Mw/Mn =1.4~1.1)逐渐变窄;1H-NMR计算所得PCL的数均分子量与由单体/引发剂投料比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一致,表明该体系催化的CL开环聚合具有很好的可控性。1H-NMR分析显示产物PCL的端基分别为苯甲醇酯和醇羟基,由此提出了可能的开环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99.
研究了二茂基二价钐配合物(C5H5)2Sm(THF)作为单组分催化剂催化己内脂开环聚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反应时间、聚合反应温度对己内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C5H5)2Sm(THF)对己内酯聚合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且产物的数均分子量较高,当催化剂与单体摩尔比为1:5000时,聚合产率仍可达50.3%,数均分子量可高达32.4万;温度升高,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增加,聚合产物数均分子量降低;催化剂用量增加,聚合转化率增加,聚合产物分子量降低;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通过凝胶色谱法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0.
环烷酸镧催化体系合成高反式聚丁二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La(naph) 3 (n Bu) 2 Mg THF三元稀土催化剂合成反 1,4 含量达 96 %的高反式聚丁二烯 .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组份的摩尔比 (Mg La ,Mg THF) ,不同稀土元素和聚合反应条件对丁二烯反式聚合反应的影响 .初步研究聚合反应动力学 ,表明聚合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