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7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2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沈子威  毕琳 《光子学报》1994,23(6):509-515
本文利用准弹性激光散射法和细胞电泳法对不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平均电泳速度有明显差别。这一结果为光散射法应用于血细胞检测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3.
高淑琴  里佐威 《光学学报》1997,17(10):319-1322
在液芯光纤内产生共振拉曼效应,拉曼光谱强度可以提高10^9倍,样品吸收峰及浓度都影响拉曼光谱强度。样品浓度决定光纤的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24.
C/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湿式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700炭纤维针刺毡,经超声振动渗硅、化学气相沉积(CVD)、硅化处理及液相浸渍/炭化新工艺制备SiC呈"岛状"分布的C/C-SiC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组织结构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在MM-1000型湿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初始转速恒定的条件下,动摩擦系数随制动比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制动比压恒定时,摩擦系数随初始转速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而后降低的趋势;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摩擦系数稳定在0.088~0.126之间;在300次磨损试验后,其磨损量检测值为0.  相似文献   
25.
费米共振是分子内和分子间发生的基团间的振动耦合和能量转移现象。有关外场中费米共振的认识、拉曼光谱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均待开发和推广。本文系统阐述了利用高压DAC技术、变温技术特别是课题组独创的变换溶剂浓度、LCOF等方法获得的有关费米共振的研究成果,即分子场、压力场、温度场等外场对分子内和分子间费米共振的影响:(1)分子场中a.由C_5H_5N在CH_3OH和H_2O中拉曼光谱变化研究表明溶剂效应对费米共振有明显影响;b.通过改变溶液浓度发现了其他方法未能发现的费米共振双线对非对称移动及双线对中倍频的基频亦受费米共振调谐的现象;c.溶液中的氢键、反氢键使分子基团重组而对费米共振产生显著影响;d.C_7H_8和m-C_8H_(105分子间发生会费米共振,且费米共振特性随溶液浓度明显改变;(2)压力场中a.随压强增加谱线蓝移,且频差△随压强改变而引起W改变;b.随压强增加CCl_4在C_6H_6中的v_1+v_4~v_3的W减小速度比纯液体中快,费米共振消失提前。这表明,压强引起的费米共振现象可揭示溶剂效应机理;(3)温度场中温度会影响分子费米共振特性,且对不同分子影响亦不同,温度对CO_2的费米共振影响较大,而对CS_2几乎无影响。本文对分子谱线的认证与归属、分子构象的确定及异构体的鉴别、氢键对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甘西鼠尾草中三个新的萜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复硅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及MCI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了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由甘西鼠尾草的根和根茎的50%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了2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三醇A(1)和甘西鼠尾三醇B(2),同时得到了一个新的单萜苷化合物,命名为甘西鼠尾甲苷(3)...  相似文献   
27.
沈子威  黄美珍 《光子学报》1996,25(4):371-377
本文介绍了一套经过改进的Nd:YAG紫外激光微束系统,以小鼠巨噬细胞及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并利用多种荧光物质作为导入物,系统地研究了激光微束辐射剂量与细胞存活率、外源物质导入率的关系,为深入地研究激光微束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摸索出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28.
心动周期性多普勒波形的平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临床上有用的多普勒小以形都是随时产是变化的,但又近似于周期心动周期的周期信号。为准确估计这些多普靳波形,并提取主同灵敏度的特征参数,有必要对它们按心吉期进行平均。  相似文献   
29.
Si表面上生长的ZnO薄膜的阴极射线荧光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几种不同温度下退火的用直流溅射法生长的ZnO/Si样品的阴极射线荧光(CL)光谱显示,当退火温度低于等于80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晶体质量得到了改善,这主要体现在390nm紫外带的发射强度与505nm绿带发射强度的相对比值迅速增加,同时也发生了绿带的红移以及窄化效应。但退火温度超过800℃时绿带就不再红移了,其峰值为525nm。当退火温度为950℃时,紫外带几乎消失,而只剩下绿带,且与纯硅酸锌样品的CL谱一致,掠入射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确有三角相三元化合物硅酸锌的产生。因此,从ZnO/Si异质结的质量来看,直流溅射法可能不适宜用于生长这样的异质结:因为当退火温度低于800℃且相差较大(如600℃)时,不能得到产生强ZnO紫外发光的晶体质量,而当退火温度接近或高于800℃时,虽然zn0晶体质量得到了改善从而紫外发光份额迅速增加,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三元化合物硅酸锌,将严重影响ZnO/Si异质结的电学输运特性。  相似文献   
30.
郭常新  崔宏滨 《发光学报》1993,14(3):303-305
自Bridgeman发明套筒活塞高压装置以来,特别是引入金刚石压砧后,高压物理学发展迅速。这种金刚石对顶砧压力盒,简称为DAC,为研究高压下材料的光学性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进行高压低温研究,目前国内都是将压机浸入液氮中,或向DAC喷浇液氮。这样只能在77K恒温,且必须取出压机后才能加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