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4篇
化学   9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通过对长杆体与运动板相互作用物理过程分析,在长杆体与半无限靶板高速碰撞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长杆与运动板作用直径损失模型,并应用杆体直径损失量来定量地描述运动薄板干扰过程,初步得到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为研究长杆弹与运动靶板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采用一步银铜双原子金属辅助化学腐蚀法,室温下在多晶硅表面制备纳米陷光结构,再利用纳米结构修正溶液在温度为50℃时对硅片进行各向异性重构,可控制备出不同尺寸的倒金字塔陷光结构.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多晶硅表面的反射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多晶硅表面形貌,用少子寿命测试仪测量了多晶硅钝化后的少子寿命.结果表明:影响倒金字塔结构尺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制备态黑硅纳米结构的深度,当深度越深,最终形成的结构尺寸也越大;纳米结构修正溶液重构时间越长,所形成的倒金字塔结构尺寸越大,反射率也变大;经原子层沉积钝化后的倒金字塔结构中少子寿命随其尺寸的增大而增加;当倒金字塔边长为600nm时综合效果最佳,反射率为9.87%,少子寿命为37.82μs.  相似文献   
93.
Achromatic Talbot lithography(ATL) with high resolu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xcellent technique for large area periodic nano-fabrication. In this work, the uniformity of pattern distribution in ATL was studied in detail. Two ATL transmission masks with ~50% duty cycle in a square lattice were illuminated by a spatial coherent broadband extreme ultraviolet beam with a relative bandwidth of 2.38%. Nonuniform dot size distribution was observed by experiments and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imulations. The sum of the two kinds of diffraction patterns, with different lattice directions(45° rotated) and different intensity distributions,results in the final nonuniform pattern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94.
余超凡  梁国栋  曹锡金 《物理学报》2008,57(7):4402-4411
基于一维分子晶体系统的 Holstein 模型,采用压缩-相干态展开方法,计及电子-声子间量子关联和重整化平移修正,分析和研究电子-双声子相互作用对极化子-孤子系统基态性质和量子涨落的影响.推导了一维极化子-孤子系统的封闭形式非线性方程.应用非线性项展开方法,给出非线性方程的解析解和相关基态特性结果.研究表明,仅当电子-双声子耦合强度 g1<0时非线性方程才有孤波解,此时声子量子涨落效应随着压缩的增加,极化子-孤子系统基态能量变得更负,孤子局域减少,孤子态更加稳定;另一方面,电子密度涨落〈Δ2n〉和声子坐标-动量的不确定量〈Δ2p〉〈Δ2q〉比无声子压缩效应的大,极化子结合能变得更负.特别是,当g1<0时,双声子效应的量子涨落〈Δ2n〉与〈Δ2p〉〈Δ2q〉的值比单声子情况有明显增加. 关键词: 压缩-相干态展开 极化子-孤子态与量子涨落 电子-双声子相互作用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相似文献   
95.
黄超凡 《计算数学》1983,5(4):421-429
1. 引言和引理Hermite-Birkhoff插值是G.D.·Birkhoff于1906年提出的,1966年I.J.Schoenberg 引出了关联矩阵的概念后有了迅速的发展.关于它的发展概况在[9—12,15]中有详尽的论述.由于引入行的结合(coalesence)方法后,可把多于三行的H-B插值关联  相似文献   
96.
通过130Te(16O,5nγ)141Nd反应布居了141Nd的高自旋态能级.对反应产生的在束γ射线进行了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测量.建立了激发能达7614.5keV的141Nd能级纲图,新发现了12条γ射线和15个能级.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建议了141Nd部分能级的自旋值.用一个h11/2价中子空穴与142Nd核芯晕态的耦合可以定性地解释141Nd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97.
TATB及其衍生物的撞击感度与C-NO2键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TATB及其系列衍生物进行了半经验分子轨道PM3和AM1计算,求得全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结果发现各化合物分子中C-NO2键的Wiberg键级(WCN)均小于其他C—N或C—C键的键级.实验撞击感度h50%与WCN计算结果之间分别呈三阶成二阶多项式关系,相关系数r≥0.92.当WCN<0.90时,该值对撞击感度影响甚微,表明属高感度炸药;而当WCN>0.90时,撞击感度与分子中最小的G—NO2键级WCN呈显的线性关系,WCN增大,撞击感度线性递减,符合判别感度相对大小的“最小键级原理”.  相似文献   
98.
本文用最近发展的神经网络拟合方法[Chin. J. Chem. Phys. 34,825 (2021)]构造了一个新的涉及苯硫酚1πσ*态-介导光解的1ππ*1πσ*态耦合非绝热势能面. 势能面包含了解离过程中的三个关键振动模式,即S-H伸缩、弯曲和扭转振动. 由于单双激发态运动方程耦合簇方法具有简单、效率高、精度高的优点,采用激发态运动方程耦合簇方法计算了苯硫酚激发态1ππ*1πσ*的绝热能量. 神经网络拟合绝热激发态S1和S2态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89和1.33 meV,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 在构建非绝热势能面的过程中,仅利用了体系绝热势能,避免了非常耗时的非绝热耦合计算,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为了检测新的非绝热势能面的可靠性,本文进一步展开了苯硫酚光解非绝热动力学模拟. 动力学计算得到的S1振电态00和31的寿命与实验和之前的理论结果均吻合,验证了基于激发态运动方程耦合簇绝热能量构建的非绝热势能面的可靠精确性,并可进一步应用到实际大分子体系中.  相似文献   
99.
通过测量矩阵获取Gram矩阵,梳理了Gram矩阵与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关系,进而基于点扩散函数提出最强旁瓣峰值大小、叠加旁瓣峰值大小、空间距离和频谱余弦相似度4个特征参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单像素压缩成像高质量图像重建的特征函数,建立了可重建的目标稀疏度与特征函数的关系,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特征函数的有效性,该工作对于单像素成像系统测量矩阵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应用荧光猝灭法研究尼莫地平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荧光光谱(FS)和紫外光谱(UV)研究了尼莫地平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尼莫地平与BSA的结合常数KA为5.01×104(26 ℃)和4.46×104(36 ℃),尼莫地平在BSA上的结合位点数为1.08±0.01。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尼莫地平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3.14 nm(26 ℃)和3.10 nm(36 ℃)。实验表明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 导致尼莫地平对BSA荧光猝灭的两大原因。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该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