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0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41篇
物理学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张举成  刘超  刘卫  杨金  闵勇  陈瑞 《光谱实验室》2012,29(2):1072-1075
利用分子荧光光谱,对异丙威溶液用三维荧光方法进行检测,建立了用异丙威的256nm/290nm荧光峰进行检测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浓度和低浓度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9.75×10-3—4.875×10-2m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0;在1.95×10-5—1.95×10-4m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5;且具有重现性好,检出限低,方法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2.
分别用稀土金属配合物{(μ-η5:η1):η1-2-[(2,4,6-Me3C6H2)NCH2]C4H3N]LnN(SiMe3)2}2[Ln=Y(1),Nd(2),Sm(3),Dy(4),Er(5)]催化3种末端炔烃与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反应,得到了3种相应的脒产物.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稀土配合物的催化活性,考察了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以THF为溶剂、温度为60℃、时间为6h、配合物3为催化剂、催化剂的摩尔用量比为3%的条件下,反应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3.
刘超  李尚志 《大学数学》2013,29(4):123-126
统计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应该在《数学实验》课程中占到相当重要的分量.从统计学这一学科的本质出发,讨论加强《数学实验》中的统计教学的必要性,明确《数学实验》中统计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对统计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为我国《数学实验》中的统计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ZnS系列电致发光已经在低亮度照明、液晶显示、汽车和航空仪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Mn、Cu是ZnS电致发光材料常用的激活剂,Mn2+在晶体中形成橙色发光中心,发光中心波长580 nm;Cu+在晶体中不但形成发光中心,还形成发光所必需的CuxS,因此二者对发光亮度有明显的影响。由于ZnS∶Cu,Mn橙色发光材料中的Mn掺杂量较大,影响了发光材料的内在结构,在灼烧过程中Mn化合物的其他成分还可能对发光材料的亮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发光材料的亮度远低于蓝绿色材料。采用在退火过程中添加适量的Mn、Cu化合物,通过低温扩散的方式,使Mn2+均匀进入到ZnS晶格,获得了亮度较高的ZnS∶Cu,Mn ACEL粉末材料。并对制备工艺中Cu、Mn含量、掺杂Mn化合物的形式、退火温度等对发光亮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实验中发现,在三种Mn化合物中(碳酸锰、乙酸锰、硫酸锰),以乙酸锰掺杂的材料亮度最高。得到Mn(以乙酸锰为添加物)的添加量为2%、Cu的添加量为0.1%、退火温度为700℃时,所制备的材料亮度最高。低温退火时掺杂Mn的材料亮度比常规材料的亮度高出1倍。  相似文献   
145.
姜其畅  刘超  刘晋宏  张俊香 《物理学报》2015,64(9):94208-094208
基于远失谐的四波混频过程, 在实验上得到了放大的探针光脉冲和产生的共轭光脉冲的同时慢光传输, 并通过改变抽运光和探针光之间的双光子失谐实现了群速度的同时操控. 首先在连续光模式下, 研究了入射探针光和新产生共轭光的增益与单光子失谐之间的变化关系. 随着单光子失谐在一定范围内加大, 探针光和共轭光的增益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在具有增益特性的基础上, 分别采用6 μs和365 ns探针光脉冲, 研究了慢光的延迟时间和双光子失谐的关系. 对6 μs的探针光, 得到探针和共轭光脉冲的最大延迟分别为2.1 μs 和1.9 μs, 对应的群速度分别约为0.000119 c和0.000132 c, 相应延迟比分别为0.35和0.32. 对365 ns探针光, 探针和共轭光脉冲的最大延迟分别为756 ns和670 ns, 对应的群速度分别约为0.00033 c和0.00037 c, 相应延迟比提高到2.07和1.83.  相似文献   
146.
通过水热法合成两个混配的配位聚合物[M(bipy)(Metha)2]n·nH2O(M=Ni,1;Co,2;bipy=4,4′-联吡啶;Metha=甲酸),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和2具有相似的三维网状结构。配体Metha以2种不同的类型与M2+离子配位,一种是Metha中的2个氧原子作为桥联配位原子,连接着由bipy作为双基配体连接2个不同的金属离子构成的链,另一个Metha中的羧基氧只有1个氧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使配合物构成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147.
河套蜜瓜是我国西北河套地区独具特色的果品,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糖度(sugar content)是衡量蜜瓜品质和成熟度重要指标。采用Maya 2000pro便携式光谱仪和PR-101ɑ便携式数字折光仪获取"金红宝"蜜瓜光谱信息及糖度值,研究了不同特征波长提取方法: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间隔偏最小二乘法(iPLS)、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以及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对蜜瓜样品模型精度和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biPLS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将全波段光谱均匀分成20个子区间,PLS因子数为14,当剔除其中8个子区间,选择的波长变量数为218时,得到的biPLS模型最佳,对应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的RMSE分别为0.996 1和1.18。采用biPLS光谱波长筛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蜜瓜糖度的特征波长,提高建模预测能力,实现蜜瓜糖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8.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种含HL(HL=(N-(3-甲基亚水杨基)吲哚乙胺) 配体的金属配合物Ni(L)21)和Cu(L)22),并通 过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其结构。配合物12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配合物1的 晶胞参数为a=1.481 6(7) nm,b=1.310 0(6) nm,c=1.668 7(7) nm,β=111.346(7)°,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1.479 7(2) nm,b=1.299 41(19) nm,c=1.667 6(2) nm,β=111.537(3)°。配合物12具有类似的单核结构,通过分子内C-H…O氢键和分子间D-H…π氢键作用分别将其进一步延伸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而且,通过琼脂扩散法对配合物和配体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2比配体具有更优异的抑菌效应。  相似文献   
149.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对溴甲苯为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浓硫酸催化、Suzuki偶联及Knoevenagel缩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四氰基-9,10-蒽醌二甲烷衍生物——11,11,12,12-四氰基-2-对甲基苯基-9,10-蒽醌二甲烷(5),其结构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5在249 nm,332 nm和426nm有较强吸收;在375 nm激发波长激发下,5的最大发射波长在595 nm。  相似文献   
150.
基于广义Zakharov模型,结合斜入射等离子体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与双流体力学方程,通过由二维麦克斯韦方程等价转换的一维麦克斯韦方程,与等离子体流体力学方程建立了一个电磁波以不同角度入射电离层传播的数值模型.分析推导出TEz波在斜入射非线性电离层等离子体的支配方程,然后推导了适用于计算电离层电磁波传播特性的FDTD算法.通过仿真来证明该方法在较小倾角下,电磁波对电离层加热形成Langmuir扰动及其传播特性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小角度入射下,大功率高频电磁波在电离层等离子体中的O波反射点附近激发出了Langmuir波,同时波粒相互作用导致O波转换为Z波并向电离层更高区域传播.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电磁波传播特性,为全面深入分析电离层Langmuir扰动对电离层电波传播特性影响奠定数值算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