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化学   17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2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61.
非线性Sobolev Galpern方程的近似惯性流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似惯性流形概念与耗散偏微分方程的长时间行为研究有关, 该文对非线性Sobolev Galpern方程构造了两个近似惯性流形. 证明了非平滑近似惯性流形Σ和平滑近似惯性流形Σ_0=P_mH对整体吸引子有相同的逼近阶数.  相似文献   
462.
463.
辛基膦酸单丁酯萃取钴(Ⅱ)、镍(Ⅰ)的结构-性能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钴、在钻、镍的湿法冶炼工艺中,溶剂萃取技术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自1968年Ritcey等首次提出采用二(2一乙基己基)磷酸(DEHPA)作为硫酸盐介质中分离钻、镍的萃取剂以来,又先后出现了2一乙基己基麟酸单2一乙基己基醋(EHEHPA)  相似文献   
464.
以D-和L-酒石酸为原料,合成出高光学纯度的缩丙酮-(R)-和(S)-甘油酸(1a,1b),总收率分别为32.8和34.1%,制备的关键步骤为三氯化钌与次氯酸钠对邻二醇结构中C-C键的选择性氧化断裂  相似文献   
465.
466.
开孔型聚合物微发泡材料制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发泡塑料是上世纪 8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特点是孔径小 (一般在 1 0 μm以下 ) ,分布均匀 ,泡孔密度非常高 (一般大于 1 0 9个 /cm3 )。目前微发泡塑料制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也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商业化制品。聚合物微孔材料是一种功能性材料 ,相互连通的微观孔洞结构使其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微孔材料成型的主要方法 ,讨论了微发泡成型技术用于制备开孔型微发泡材料的必要性。对几种关于开孔型聚合物微发泡材料制备技术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其分别是不相容聚合物共混、泡孔合并模型、熔融挤出发泡、开孔剂法和气体浓度阈 (值 )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微孔成型机理各不相同 ,所制备的材料微观结构也各有特点。文献分析表明微发泡方法用于开孔型微孔材料的制备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467.
丙烷选择氧化用VPO/S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对比研究了VPO和VPO/SiO2催化剂的结构、表面元素氧化态、还\r\n原性及其对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与VPO催化剂相比,VPO/S\r\niO2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VPO主要以(VO)2P2O7的形式高度分散于SiO2表面;VPO/SiO2催化剂的还原温度较低;VPO/SiO2催化剂与丙烷的相互作用较强;在反应条件下,VPO/SiO2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但产物丙烯的选择性较低,并有丙烯醛等C3含氧化合物生成.这可能是由于VPO/SiO2催化剂表面的V与Si发生了相互作用之故.随着VPO担载量的增加,VPO/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催化剂的还原温度略有升高,可还原的晶格氧量增加;催化剂表面与丙烷的相互作用增强;丙烷转化率升高而丙烯选择性降低,丙烯醛选择性在5%VPO/SiO2催化剂上最高.这可能是由于随着VPO担载量的增加,催化剂表面晶格氧的密度增大所致.  相似文献   
468.
张萍  马银海  郭亚东  马涛 《分析试验室》2007,26(Z1):147-150
建立中药玄麦甘桔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玄麦甘桔颗粒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采用LiChrospher RP-C18(250 mm×4.6mm,i.d.,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1.0%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PDA扫描.结果:确定了20个共有峰,得到了以肉桂酸为参照的相对峰面积值.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靠、分离效果好、系统适应性高,可以作为中药玄麦甘桔颗粒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9.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e含量的MoBiTeO/SiO2催化剂, 并用XRD、Raman、XPS、NH3-TPD、吡啶吸附FT-IR和催化剂性能评价等方法考察了Te组分对催化剂的结构、酸性及其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催化剂中Mo氧化物与Te氧化物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通过形成Mo—O—Te 桥氧键生成了Te多钼酸盐物种,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Mo-O活性中心, 同时TeOx具有脱除丙烯α-H、插氧并将其转化为丙烯醛的功能, 因此, 在MoBiO/SiO2催化剂中添加Te组分使丙烯醛选择性有显著的提高. 但是Te的加入同时也使催化剂中B 酸增强, 这不利于丙烯醛生成. 因此, Te添加量有一最佳范围, nTe/nMo为0.05-0.1 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70.
采用修饰LB膜法制备了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硬脂酸(PEDOT/SA)复合超薄膜. 将硬脂酸(SA)/FeCl3 LB膜暴露于EDOT单体气氛中, EDOT 单体在多层膜中聚合, 制备了PEDOT/SA多层复合LB膜.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EDOT单体在多层膜中发生聚合并生成PEDOT导电聚合物.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显示生成的PEDOT导电聚合物颗粒分散于硬脂酸LB膜中, 被LB 膜所包裹. 二次离子质谱(SIMS)及XPS分析还发现S元素含量随LB 膜的深度变化而变化, 表明PEDOT 较好地分散于多层膜中. 采用四探针电导率仪对复合多层膜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60 层复合LB 膜的电导率为2.6 S·cm-1, 比普通PEDOT薄膜的电导率高一个数量级, 且表现出较好的掺杂/脱掺杂能力. 研究还发现复合膜电导率与薄膜在EDOT 单体中处理时间有关, 处理时间至120 min 后电导率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 氧化剂浓度较低可能影响EDOT在LB膜中的聚合反应速率. 对复合LB 膜的气敏特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较低气体浓度范围(φ<30×10^-6), PEDOT 复合LB 膜有较快的反应速率, 气敏性与气体浓度呈非线性. 在较高浓度范围(φ=(30-120)×10^-6), 气敏性与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PEDOT复合LB膜对HCl气体表现出较好的响应恢复特性. 同时对PEDOT 复合膜相关的导电机理及气体敏感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