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1923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98Au示踪法研究了伯胺N1923和TBP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Ⅰ),考察了酸化率、水相pH值、萃取剂浓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NaOH对载金有机相的反萃作用。结果表明,TBP含量大于20%,酸化的N1923与KAu(CN)2摩尔比值在11时,金能够完全被萃取。载金有机相可采用0.1mol·L-1的NaOH溶液定量反萃。机理研究表明,伯胺和TBP萃取Au(CN)2-,符合BC类协同萃取机理。当金浓度大于10g·L-1时,在萃取有机相中形成纳米级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制了一个野外快速联合测定化探样品中金、银、铜的新方法。采用黄原酯棉(CCX)富集分离,以金试剂-TBP液珠萃取比色法进行测定,检出限分别为Au:0.2×10~(-9),Ag:50×10~(-9),Cu:0.1×10~(-6)。利用该法制备了野外快速分析箱,可在野外无电无排风条件下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3.
在298±1K时以恒界面搅拌池法考察了Au(I)/(Na,H)Cl、CS(NH2)2/HDEHP(或HEHEHP)-煤油体系的萃取平衡和动力学过程.确定了萃取平衡机理为阳离子的交换,动力学过程的速控步骤可能发生在两相交界处,属于界面反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98Au示踪法研究了伯胺N1923和TBP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金(Ⅰ),考察了酸化率、水相pH值、萃取剂浓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NaOH对载金有机相的反萃作用。结果表明,TBP含量大于20%,酸化的N1923与KAu(CN)2摩尔比值在1:1时,金能够完全被萃取。载金有机相可采用0.lmol·L-1的Na0H溶液定量反萃。机理研究表明,伯胺和TBP萃取Au(CN)2-,符合BC类协同萃取机理。当金浓度大于10g·L-1时,在萃取有机相中形成纳米级的聚集体。  相似文献   

5.
以SnO2为载体, 采用沉积沉淀法(DP)、共沉淀法(CP)和浸渍法(IM)制备了金负载Au/SnO2催化剂, 同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M-Au/SnO2(M=Pd, Pt)双金属负载催化剂. 通过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定、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 并测定其对CO的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与CP法和IM 法相比, DP法制备的Au/SnO2-DP 催化剂, Au 颗粒(<5 nm)较小, 分布均匀; Au/SnO2-DP 中的Au 是以金属态Au0存在, 而Au/SnO2-CP 和Au/SnO2-IM 中, 金以Au0和Au3+的混合价态存在, 在Au/SnO2-DP和M-Au/SnO2中的Au、Pt、Pd和SnO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Au/SnO2-DP 催化性能明显优于Au/SnO2-CP 和Au/SnO2-IM. Au与Pt 和Pd的双金属复合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不同方法制备Au/SnO2催化活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Au颗粒大小和Au氧化态的不同而产生. 而M-Au/SnO2活性提高, 可能是由于Au与Pt 和Pd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1,2-双烷基(芳基)硫代乙烷(L)——1,2-双(正辛基硫代)乙烷(BOTE)、1,2-双(正戊基硫代)乙烷(BATE)、1,2-双(苯基硫代)乙烷(BPTE)对金的萃取及其配合物的性质.双烷基硫代乙烷对金具有很强的萃取能力,可定量地萃取金.在溶液中,当[L]≥[Au~(3 )]时,Au与L形成1∶1Au-L配合物,而在[L]<[Au~(3 )]时,则为2∶1Au-L配合物.固态时,Au(Ⅲ)、Au(Ⅰ)与L只形成2∶1配合物(AuCl_3)_2L和AaCl)_2L.讨论了BOTE和BATE与Au(Ⅲ)、Au(Ⅰ)配合物的IR和~1H NMR谱.IR谱证实了关于Au(Ⅰ)配合物为线型结构的推断,并借助金原子的交换机理,解释了配合物与配位体的~1H NMR谱外观相似的原因.详细分析了Au(Ⅲ)配合物低频区的IR数据,提出了配合物有离子型结构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吡咯啉酮(PVP)-盐-水的液-固萃取体系中,Au(Ⅲ)、Bi(Ⅲ)、Zn(Ⅱ)和Fe(Ⅲ)与Br形成的络阴离子,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在硫酸和盐酸介质中,Au(Ⅲ)有很高的萃取率,Fe(Ⅲ)的萃取率很低,而Bi(Ⅲ)和Zn(Ⅱ)的萃取率则受溶液的酸度、NH;Br的浓度及溶液介质的影响。在硫酸介质中,通过控制溶液的酸度和NH4Br的浓度,实现了Bi(Ⅲ)-Fe(Ⅲ)、Au(Ⅲ)-Zn(Ⅱ)及Au(Ⅲ)-Fe(Ⅲ)等的定量萃取分离与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相法合成出含活性组分Au的辛烷基硫醇单层保护Au纳米粒子(C8AuNPs)的正己烷溶胶, 用“逐次浸润”法将C8AuNPs负载在γ-Al2O3上, 经真空干燥及活化处理制得Au/γ-Al2O3催化剂. 所制得的Au催化剂前体C8AuNPs/γ-Al2O3表面Au粒子平均粒径可控制在2-3 nm范围内, 且分布比较单一; 催化剂活性评价600 h后, 其表面Au的粒径仍主要分布在2-4 nm范围内; 真空干燥温度影响Au催化剂的粒子尺寸和催化活性, 随着真空干燥温度的提高, Au纳米粒子的粒径增大. 将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低温CO氧化反应, 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经25 ℃真空干燥制得的2.5%(质量分数, w)Au/γ-Al2O3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长期稳定性, 其催化CO完全转化的最低温度为-19 ℃, 在15 ℃下CO完全转化时Au/γ-Al2O3的单程寿命至少900 h; 4.0%(w) Au/γ-Al2O3在15 ℃和进料中含水条件下对CO完全氧化的单程寿命不低于2000 h, 可见催化剂具有强的抗潮湿中毒特性.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 讨论了影响Au/γ-Al2O3催化剂活性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9.
于秀芳  张洪林 《应用化学》2001,18(11):927-0
萃取振荡反应;微量量热法;伯胺N1923氯仿萃取盐酸和磷酸振荡反应的量热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纳米铸型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LaNiO3载体,并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系列Au/LaNiO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AAS、TEM和XPS等表征,测试了其对CO催化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铸型法得到的LaNiO3-NCM具有介孔结构,且比表面积可达126 m2·g-1,以其为载体制备的Au/LaNiO3-NCM催化剂在30℃条件下将CO完全转化,活性远高于以传统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aNiO3-SG为载体的金催化剂.XPS结果表明该Au/LaNiO3-NCM催化剂表面存在较多的氧化态Auδ+(0 < δ < 3)和晶格氧,且活性组分Au含量也较高,说明高比表面介孔LaNiO3载体有利于提高活性组分Au的负载量,从而提高催化剂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硫酸铵-溴化钾-乙醇体系萃取分离金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NH4)2SO4存在下,KBr-乙醇体系萃取分离Au(Ⅲ)的行为。实验表明,Br^-与Au(Ⅲ)形成的AuBr4^-很容易被萃取到乙醇相中。当溶液中KBr、(NH4)2SO4和无水乙醇浓度分别为0.04g/mL、0.30g/mL、30%(V/V),pH=2—4时能使Au(Ⅲ)的萃取率达到100%,Al(Ⅲ)、Ni(Ⅱ)、Mn(Ⅱ)、Cr(Ⅲ)、Co(Ⅱ)、Fe(Ⅲ)、Zn(Ⅱ)、Cu(Ⅱ)、Mo(Ⅵ)、U(Ⅳ)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Au(Ⅲ)与上述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吴亚东 《大学化学》2019,34(1):89-91
萃取分离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依据多组分热力学中的分配定律,以拉格朗日乘子法推导并从理论上证明只有在均分萃取剂的情况下,才可使萃取效果最佳。且等均萃取的极限萃余率是与萃取剂物理性质、萃取剂用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以实例讨论了不同因素,如萃取剂用量、萃取次数、分配系数对于萃取效果的影响。对于从事化学合成、分析、分离、化工等方向的科研工作者在指定萃取方案时,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而且可以推广到稀释、固相分离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u/TiO2光催化剂,使用X射线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u颗粒的尺度约为4—6nm;Au4f7/2的结合能为83.3eV,与Au0的标准峰位(84.0eV)相比,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7eV,使其表现出俘获电子的特性.以丙烯的光催化氧化为指标反应,对制备的Au/TiO2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Au/TiO2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单一TiO2的,且当Au的担载量在0.1—5.0%范围内变化时,催化活性随着担载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颜佳伟  商旺火  吴琼  毛秉伟 《电化学》2005,11(2):140-145
本文研究比较Sb(III)在Au(111)和Au(100)电极上的不可逆吸附与还原和Sb的欠电位沉积行为及其相互影响.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测试结果表明,基底表面结构不仅影响阴离子的吸附行为和Sb的吸附结构,而且还影响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在Au(111)表面,致密无序膜的SbO+不可逆吸附层还原后基本保持原有的无序结构;而在Au(100)表面,由于SO42-的共吸附,不可逆吸附物种还原后形成(2×2)有序结构.在Au(111)表面上,Sb的欠电位沉积伴随显著的合金化,且因表面有序结构的破坏而形成沟道状二维结构;但对Au(100)表面,由于其晶格和尺寸与稳定的AuSb2合金之(100)面有较好的匹配性,使Au与Sb得以形成有序的表面化合物,从而避免了欠电位沉积过程中的表面合金化问题,进一步体现基底结构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溶剂萃取法从碱性氰化液中提取金的工艺相对于传统锌置换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具有潜在的优势,因而备受青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从碱性氰化液中溶剂萃取金的研究进展。文中对表面活性剂/改性剂萃取Au(Ⅰ)的机理、萃取及反萃取行为进行了总结,报道了表面活性剂种类、改性剂种类、稀释剂以及盐析剂等各种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同时,在萃取机理方面,提出一种基于氢键的超分子萃合物模型,在反萃取方面,介绍了阴离子交换法、转化还原法及直接电解有机相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电渗流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胶束电动力色谱(MEKC)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控制电渗流可以提高分辨率或加快分析速度,因而控制和测定电渗流已成为毛细管电泳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SalomonK.['j建立了一种电渗流近似模型,但因影响因素复杂,电渗流还无法从理论上计算,只能通过实验测定.目前常用的测定法有中性示踪剂法['-"、称量法['和电泳电流监测法['j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电渗流测定法--样品带示踪法,该法不必另加示踪剂,利用样品带中的基体介质即可示踪电渗流.该法适用于较宽的I。H范围及多种检测器,对于某些样品(与…  相似文献   

17.
碳糊电极吸附/萃取伏安法测定氯氮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测定抗精神病新药氯氮平的碳糊电极开路富集/介质交换/溶出伏安法模式,该药物在0.45 V附近显示了氧化溶出峰,在1×10~(-6)~1×10~(-8)g/mL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10~(-9)g/mL,比紫外光度法提高约100倍。研究表明,碳糊电极对该药物具有强烈的萃取和吸附作用,并且萃取在富集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该法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直接测定片剂和尿样中的药物含量。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中子活化分析(INAA)、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和电子探针(EMPA)研究了贵州省普安矿区17号煤层刻槽样中Au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及富集机理。结果表明,17号煤层中Au的质量分数为2.61×10-9~9.73×10-9,平均6.29×10-9,大于世界煤和中国煤中Au的平均含量;煤中Au主要以矿物吸附态存在,载体矿物为黄铁矿和黏土矿物;17号煤层Au的物质来源为低温热液流体;在低温热液流体沿断裂带进入煤层的过程中,受到疏松多孔的煤层吸附而使Au元素发生沉淀,加之17号煤层沉积环境为较为封闭的浅海环境的综合作用而富集在煤中。Au的富集类型为深大断裂-热液作用富集型。  相似文献   

19.
叶青  赵俊  李冬辉  赵建生  程水源  康天放 《化学学报》2010,68(16):1561-1567
分别以金的有机配合物Au(PPh3)(NO3)和无机化合物HAuCl4为前驱体, 采用常规浸渍法分别制备了Au/13X-Org和Au/13X-Ino, 并以后者作为对照. 采用N2-吸附/脱附、SEM-EDS、XRD和XPS等技术对所制样品的织构、晶体结构和价态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所制样品对CO的催化氧化性能. N2-吸附/脱附、SEM-EDS和XRD结果表明, 对于Au/13X-Org样品, Au 较均匀地分布在13X载体上, 而Au/13X-Ino样品, Au 聚集地分布在13X载体上. 通过XRD和SEM测定表明Au/13X-Ino上金粒子(平均粒径≈26.6 nm)明显大于Au/13X-Org上金粒子(平均粒径<5 nm). 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 Au/13X-Org催化性能明显优于Au/13X-Ino, Au/13X-Org在低温25 ℃时CO转化30%, 150 ℃完全转化; 而Au/13X-Ino在低温无活性, CO完全转化温度高于400 ℃. 对于这种“惰性”13X载体负载Au活性的差别可能归因于金粒子的大小和前驱体中有无氯物种两方面的原因. XPS结果表明, 在Au/13X-Org和Au/13X-Ino催化剂上催化氧化的活性中心为金属态Au0.  相似文献   

20.
研究Au(111)和Au(100)表面非离子型氟表面活性剂FSN自组装膜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和循环伏安法测试表明,在0~0.8 V电位区间,FSN自组装膜未发生氧化还原,均一性好,可稳定地存在于电极表面,并显著抑制硫酸根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和Au单晶表面的重构.在FSN自组装膜Au单晶电极的初始氧化阶段,Au(111)表面有少量突起,而Au(100)表面呈现台阶剧烈变化,但FSN自组装膜的吸附结构没有改变.与Au(100)表面相比,Au(111)表面形成的FSN自组装膜可更有效地抑制Au表面的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