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2个结构类似的喹啉类单核锰和钴配合物[ML(H_2O)3]·H_2O,其中M为Mn(1)、Co(2),Na2L为8-(羧基钠甲氧基)喹啉-2-甲酸钠。运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结构。利用电子吸收和发射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及BSA的键合作用及配合物对DNA的切割作用。晶体解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为同构结构,配合物中心均为七配位的畸变五角双锥结构。钴配合物2与CT-DNA的键合能力强于锰配合物1,两者与BSA的作用机理为静态淬灭机理,而键合常数值大小为12。在以H_2O2作为诱导剂时,在同等条件下,2切割DNA的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加入自由基捕获剂证明了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机理为氧化切割机理,其中活性氧为OH·。  相似文献   

2.
以异烟酸和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d2(phen)2(H2O)2(C6H5NO2)2]·(ClO4)}n,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与中心镉(Ⅱ)离子配位的3个氧原子分别来自2个异烟酸根和1个水分子,3个氮原子分别来自1个异烟酸根和1个邻菲咯啉,形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由于异烟酸的桥联作用及氢键作用,配合物堆积成三维网状结构;同时配合物通过异烟酸的羧基双齿桥联配位以及邻菲咯啉和水分子作为端基配位.形成了双核笼状结构,其Cd(Ⅱ)…Cd(Ⅱ)距离为0.8798 nm.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全反式维甲酸合钇(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能在生理条件下比配体和金属离子更有效地切割质粒DNA,体系离子强度和pH值的变化对配合物的切割活性有较大影响,自由基捕捉剂的加入不影响配合物的切割活性。该配合物对DNA的切割可能通过水解机理进行。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增加,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和DNA溶液的紫外吸收强度降低。据此推断,该配合物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核铁配合物[Fe4(NTB)42-O)24-Suc)](ClO4)6与DNA具有较强的结合作用,结合常数kb达(5.9±0.4)×105 L·mol-1。该多核铁配合物由水解途径促进DNA断裂,在酸性及低离子浓度条件下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动力学分析表明DNA水解没有明显的序列选择性,质粒DNA从超螺旋转变为切口形式符合饱和酶动力学规律,饱和速率常数ksat=0.014 min-1。  相似文献   

5.
以荧光法、粘度法、凝胶电泳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全反式维甲酸合铜(II)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能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质粒DNA,加入H_2O_2后发现该配合物的切割活性增强,说明该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机理可能有两种:氧化和水解.同时可使DNA的粘度增加,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DNA的存在能导致该配合物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据此推断,该配合物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配合物[Co(qina)2(H2O)2]•2DMSO单晶(qina为喹哪啶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其分子结构为规则的八面体构型, qina以氮原子和羧酸根氧原子与Co2+离子配位, 两个水分子为轴向配位. 配合物之间富有配位水分子分别与DMSO的氧原子、qina中未与Co(II)配位的氧之间氢键作用. 配合物与鱼精DNA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并可能以局部插入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7.
配合物1由醋酸镉和Nahca(对羟基肉桂酸钠)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配合物2由醋酸铜,Hhca和phen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配合物1属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2中配体中的羧酸根与金属离子都是螯合配位的,末端羟基没有参与配位。配合物12的结构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氢键。通过氢键作用,配合物1形成了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形成了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1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d2(BDC)2(obix)2]·H2O(H2BDC=对苯二甲酸,obix=1,2-(二亚甲基)二咪唑).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结构表明:镉原子与3个对苯二甲酸上的5个氧原子,2个1,2-(二亚甲基)二咪唑中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五角双锥配位构型.2个Cd(Ⅱ)原子通过两个羧基桥联形成一个双核Cd2单元,再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C-H…O氢键和弱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9.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核磁研究了[Ru(phen)2(H2bbim)](PF6)2配合物与Cl-,Br-,I-,NO3-,HSO4-,H2PO4-,OAc-和F-离子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OAc-和F-可以使该配合物苯并联咪唑上的质子逐步脱去,相应的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棕色,最后变为紫色。因此该配合物可以对阴离子实现目视识别。  相似文献   

10.
高恩君  程卯生  王克华  孙亚光 《化学学报》2006,64(21):2169-2172
合成了配合物[Co(qina)2(H2O)2]•2DMSO单晶(qina为喹哪啶酸). 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其分子结构为规则的八面体构型, qina以氮原子和羧酸根氧原子与Co2+离子配位, 两个水分子为轴向配位. 配合物之间富有配位水分子分别与DMSO的氧原子、qina中未与Co(II)配位的氧之间氢键作用. 配合物与鱼精DNA作用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 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并可能以局部插入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1.
周庆华  杨频 《化学学报》2005,63(1):71-74,F008
应用紫外、荧光、黏度等方法,对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使紫外吸收明显减色,荧光降低,黏度降低;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可能为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12.
杨培菊  孙坤  苏雪  王流芳  宋玉民 《化学学报》2005,63(23):2153-2157
以荧光法、粘度法、凝胶电泳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全反式维甲酸合铜(II)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能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切割质粒DNA, 加入H2O2后发现该配合物的切割活性增强, 说明该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机理可能有两种: 氧化和水解. 同时可使DNA的粘度增加, 使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 DNA的存在能导致该配合物氧化还原峰电流降低. 据此推断, 该配合物主要以嵌入方式与DNA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菲咯啉酮衍生物4-氯-2-(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苯酚(HL)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单核铜配合物[Cu(L)(5-Cl-sal)(DMF)]ClO_4·DMF(5-Cl-Hsal=5-氯-水杨醛),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CT-DNA结合,结合常数为1.02×10~3 L·mol~(-1)。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淬灭EB-DNA复合物的荧光,表观键合常数为4.37×10~5L·mol_(-1),略小于经典键合常数107 L·mol~(-1)。淬灭机理为动态淬灭。凝胶电泳实验研究表明配合物在H_2O_2存在下可将pBR322质粒DNA切割为开环缺口型DNA和线型DNA,配合物浓度越大,切割效果越好。机理研究显示,配合物切割DNA的反应是由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_2)作为活性物种的氧化切割过程。  相似文献   

14.
[Cd(CHZ)3](ClO4)2的制备和分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了高氯酸三碳酰肼合镉(Ⅱ)的制备方法和分子结构。该配合物结构式为[Cd(CHZ)3](ClO4)2。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1.0281(1) nm, b=0.8617(1) nm, c=2.1360(1) nm,β=100.53°, V=1.8604(3) nm3; Z=4, Dc=2.076 g·cm-3, μ(Mo, Kα)=15.43 cm-1。经全矩最小二乘法对非氢原子坐标和温度因子进行修正。最终偏离因子R=0.0296。在该配合物中,碳酰肼(CHZ)分子作为双齿配体,由羰基氧原子和1位氮原子与Cd配位,形成五员平面螯合环,配合物分子中共有三个这样的螯合环,中心离子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配合物的外界是两个高氯酸根离子,通过库仑力与内界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陈梓云  彭梦侠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91-2096
相同的水热反应条件下4-氨基-二(2-吡啶基)-1,2,4-三氮唑(abpt)、KSCN与钴盐(CoCl2·6H2O)反应合成了2种新的钴配合物:零维的单核配合物[CoSCN(abpt)] ()和二维的无机层状配合物K2[Co3(OH)2(SO4)3(H2O)2] (),并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Cmc21空间群。在配合物中,abpt和SCN-配体都参与配位与Co(Ⅱ)离子形成了2个不同的单核单元,这些单核单元又通过S原子和N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连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在配合物中,abpt配体没有参与配位,而SCN-配体则被氧化成了SO42-离子并与Co(Ⅱ)离子配位形成了二维配位层状结构,相邻层之间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沿c轴方向有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网络,这些孔道里面填充着反离子K+。  相似文献   

16.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以间硝基苯甲酸(m-nitrobenzoic acid)、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Cd(m-nitrobenzoic acid)2(phen)2]·(H2O)2,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合物中镉原子与2个phen的4个N原子和2个间硝基苯甲酸根的3个羧基氧原子配位形成七配位的五角双锥结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标题配合物  相似文献   

17.
[Eu2(BA)6(bipy)2]的晶体结构和荧光光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标题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4162(3) nm,b=1.5377(5) (nm), c=2.6017(5) nm, β=103.56(3°), Z=4。标题配合物是双核分子,4个苯甲酸的羧基桥联两个中心Eu(Ⅲ)离子。它们又分别与1个苯甲酸的羧基的两个氧原子和一个联吡啶分子的两个氮原子螯合配位,形成4,4′-双帽三角棱柱体。两个Eu(Ⅲ)离子的Eu-O和Eu-N平均键长不等。两个Eu(Ⅲ)离子的化学环境略有不同。在配合物的 7F05D0激发光谱里,580.17和580.31 nm处呈现两个锐峰,可以认为配合物具有两种Eu(Ⅲ)格位,选择激发配合物的 5D0能级,得到的 5D07F1,2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Ⅲ)离子有不同的化学环境,这与晶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出一种稀土配位聚合物[Eu2(Suc)0.5(BC)3(OH)2]n(Suc=琥珀酸根离子,BC=苯甲酸根离子),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金属铕离子、OH和"Eu-O-C-O-Eu"形成无限的无机带,无机带之间通过琥珀酸和苯甲酸连接形成二维开放骨架结构.本文对标题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热稳定性也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周庆华  杨频 《化学学报》2005,63(1):71-74
应用紫外、荧光、黏度等方法, 对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铜(II)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 配合物与DNA作用时, 使紫外吸收明显减色, 荧光降低, 黏度降低; 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可能为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20.
邻二氮菲-Cd2+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邻二氮菲作为分子探针,在磷酸盐-氯化钠中性介质中(pH=7.2),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邻二氮菲-Cd2+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d2+离子与邻二氮菲形成1∶2型的配合物,该配合物与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这是位于配合物中心的Cd2+离子与DNA发生键合。实验发现,在邻二氮菲-Cd2+-DNA体系中加入EDTA或柠檬酸,邻二氮菲-Cd2+与DNA的相互作用减弱,这表明EDTA或柠檬酸对Cd2+的毒性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