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立本 《化学教育》1993,14(4):46-46
在实验室做电解等电化学实验时,常常需要铜丝、铜箔。而铜丝、铜箔长时间使用或存放表面会生成绿色的铜锈或污垢,影响实验效果。现介绍一种简单铜丝除锈方法,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蒯世定 《化学教育》1984,5(3):47-47
将光亮的紫红色铜丝(或光洁的紫铜片)绕几圈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等铜丝变黑后,趁热将铜丝插入疏松的氯化铵晶体里,立即发现有白色烟雾生成;拿出铜丝后,铜丝又转变为光亮的紫红色。  相似文献   

3.
陆军 《化学教育》1991,12(2):46
中学和中师化学课本中都指出:“氯化铵……也用在金属的焊接上,以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薄层。”关于氯化铵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笔者所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氯化铵受热分解出的氨气还原了金属氧化物,如氯化铵与氧化铜的反应为: NH4Cl(?)NH3↑+HCl↑ 2NH3+3CuO(?)3Cu+N2 +3H2O并有实验为证:将一根紫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一端在酒精灯焰上加热,使其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氧化铜,然后趁热将铜丝插入疏松的氯化铵晶体中,发现有白色烟雾产生,同时观察到铜丝表面恢复光亮。  相似文献   

4.
装置如图:将橡皮塞上直穿过两根粗铜丝(普通导線单股铜丝),上面留约3厘米长,卷成圆圈,以便实验时接上电池两极,皮塞下面露出的铜丝约长2厘米左右,各相向弯曲成120°的角。使两极尖端能互相接触为度,实验前使两尖端分离(注意不要使水珠停留其间)。实验时将外部铜丝接上电源,使一极固定不动,再用手旋转另一极,使与他极相接触,则马上发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这样可以连续使用,既省时也省力,而电源只要有一个45伏特的干电池(B电)即足够使用。  相似文献   

5.
刘力 《化学教育》1991,12(3):34-34
查阅贵刊1984年第4期的《氨气的还原性实验》一文,发现作者由实验受热变黑的铜丝趁热插入疏松氯化铵晶体,产生白色烟雾,拿出铜丝后,又复变光亮的紫红色。  相似文献   

6.
在参考了格林卡著“普通化学”第二册第二六六页之后,我在讲解电离学说的时候演示了如下的实验:在一玻管中盛入一种电解质溶液(如硫酸铜溶液),并于管的两端焊入铜丝(也可在盛有电解质溶液的玻管的两端用穿有铜电极的橡皮塞塞好来代替),将这玻管两端的铜丝连结在固定于转盘上的两根粗铜丝上(可采用十六号皮线剥开后之铜丝),这两根  相似文献   

7.
孙树彭 《化学教育》1985,6(3):39-39
现行中等师范学校化学课本制取NO2(或NO)气,采用第333页的装置。此装置无法控制反应,且污染空气。若改为下图装置,则效果较好。取一蒸馏烧瓶,支管用短胶管与玻璃管相联,在其胶塞中间用粗锥钻一孔,然后插入一端弯成螺旋状的细铜丝(φ=1—1.5mm),铜丝上方涂一薄层甘油,使之能在孔内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用漫反射装置的高效率椭球面镜子来收集金属丝玻璃纤维等表面的反射光谱, 发现当样品轴与光的入射面平行时, 可得到与红外大角度入射装置收集金属板表面的反射吸收光谱相似的效果。用这一方法研究铜丝表面咪唑(C3H4N2)涂层的结构, 发现金属铜与咪唑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生成Cu(C3H3N2)2m.p. 260-263℃, 本文研究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林永盛 《化学教育》1988,9(2):33-33
在高中化学课本中,有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书中讲的是用小铜片与硝酸反应。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尽管所用铜片很小,反应后铜片仍有剩余,现在我们只用一根比试管长些的铜丝,头上略加弯曲一下(防止戳穿试管底)。先在试管中加入半毫升稀硝酸,随即把此长铜丝插入硝酸中,当看到反应已明显发生,溶液已变成蓝绿色,试管下部已充满 NO2但还未从试管口逸出时,就把铜丝从浓硝酸中取出洗净,反应也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钠溶液中铜丝尺寸效应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半径变化对铜丝腐蚀行为的影响, 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方法研究了半径为0.04-0.82 mm的铜丝在自然通气的0.5 mol·L-1 NaCl(pH=7.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当铜丝半径小于氧的扩散层厚度(0.56 mm)时, 随着半径减少, 非线性扩散的存在加速了电化学反应的传质过程, 其影响由慢到快迅速增大, 使得受扩散过程控制的阴、阳极反应速率增大, 铜丝的腐蚀电流密度显著增加. 对铂丝、不锈钢丝的氧阴极还原反应过程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反应特征. 上述现象表明铜丝腐蚀行为的尺寸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以浓硫酸与铜共热实验为题材的命题,不少存在着背离实际的2种误解:一种认为,铜与浓硫酸共热时铜丝表面变黑,说此黑色物质是CuO;另一种认为,过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共热反应时,经一段时间反应后,由于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致使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反应停止,铜和硫酸都有剩余.这2种误解均源于未亲自动手做实验或对实验现象未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方成  李建平  顾海宁 《分析化学》2006,34(5):691-694
通过在超细铜丝尖端(直径约为16μm)电沉积硒化铜薄膜的方法制备了全固型铜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研究了它对铜离子的能斯特响应,包括选择性、检出限和响应时间等参数;使用该电极检测到银杏(Ging-ko)根尖表面的铜离子时空流,并首次发现Gingko根细胞对Cu2 摄取具有振荡性。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第140页74图“在圆铁片上放有铅、锡、锡和铅的合金小块加热使它们熔化来比较它们的熔点”一项实验,在课堂演示时全体学生不能明显看出。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改进教学起见。我先取锡、铅及软蜡各一粒,放在铁片上加热至熔,然后在它们开始冷凝时各插入一段细铜丝(长约4公分),铜丝上端再糊上不同颜色的小纸旗;这样放到铁片上加热。合金先熔,它上面的小旗先倒,全班学生都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的直观效果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电解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上,要演示电解水(定比定律),一般用铂电极,以稀硫酸为电解质。铂电极很贵。并且铂电极的铂箔太小教学效果不太好。我试用铜丝作电极,氢氧化钠作电解质,并做了一个不花钱的电解槽。我用一个大圆药瓶,中绕麻線一周,浸上煤油点燃后,急置冷水中,瓶即裂为二部。取其上半部以一个与瓶口大小合适的软木塞,插上两个绕成螺旋形的铜丝电极,将塞由瓶内塞出,即成一简单电  相似文献   

15.
潘志勇 《化学教育》1994,15(10):29-29
初中化学课本中CO还原CuO的实验,用到盯实验仪器较多,操作繁琐。针对这一情况。我作了如下的改进:1.收集满一试管CO;2.向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3.塞子上插有螺旋状的铜丝,将铜丝加热至黑。  相似文献   

16.
问答栏     
关于电解食盐溶液的二个问题同:电解食盐溶液产生的褐色悬浮物和青绿色的水溶液,是否因为电解出来的氯气和导电用的金属起了化合作用而产生出来?由于氯和金属化合的结果,才使导电的铜丝和铁丝断  相似文献   

17.
宋志贵  陈春丽 《化学教育》2011,32(12):72-72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2(必修)》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的做法是:向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的温度。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隆富韬 《化学教育》2020,41(3):94-97
对红热铜丝伸入稀硫酸时产生的“意外”现象进行了实验探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为:稀硫酸局部受高热使硫酸分子逸出形成白雾。铜在高温加热时产生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氧化铜迅速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由于硫酸铜的量少,所得的混浊液在短时内不易观察到蓝色;氧化亚铜则脱落在溶液中,但由于硫酸分子逸出、氧化铜消耗硫酸等因素导致硫酸浓度下降,从而使氧化亚铜的溶解速率减慢,所以砖红色的混浊物为氧化亚铜且能暂时存在。  相似文献   

19.
肖修锋  符昕 《化学教育》2015,36(3):73-74
针对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装置的不足,紧扣新课标,本着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推广的原则,用铜片代替铜丝,使得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美、趣、省、简、易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陆军 《化学教育》1991,12(3):33
《化学教育》1984年第3期第47页介绍了《氨气的还原性实验》。经笔者反复实验发现,蒙有一薄层黑色氧化铜的热铜丝插入疏松的氯化铵晶体里,不仅有白色烟雾生成和铜丝恢复光亮的紫红色的现象,而且在氯化铵晶体里同时有少量绿色物质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