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俞志刚  刘波  姜兆华 《有机化学》2009,29(8):1217-1222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一种新型席夫碱试剂(H2L): 1-苯基-3-甲基-4-萘乙酰基-吡唑啉酮-5 (PMNAP)缩2-氨基苯并咪唑(2-AB)及其过渡金属铜、铅、镍和钴配合物. 由元素分析、综合滴定和质谱数据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为ML•H2O,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同时建立了合成体系的液相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方法, 在线得到了配体共存的三种异构体和目标配合物及其相应的质谱信息. 综合各种分析结果显示: 配体在测试条件下以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共存, 配位时酮式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 按去质子的方式以吡唑啉酮环羟基和H2O上的两个O原子以及亚胺基上的N原子和苯并咪唑环上的含氢N原子与中心离子成键, 配合物的配位数为4.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7种新型酰基吡唑啉酮席夫碱过渡金属铜配合物.7种席夫碱分别为:1-对氯苯基-3-苯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苯胺(HS1)、对氯苯胺(HS2)、对溴苯胺(HS3)、糠胺(HS4)、对甲氧苯胺(HS5)、对乙氧苯胺(HS6)和萘胺(HS7)席夫碱.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质谱和摩尔电导值确定配合物的组成通式为[Cu(S)2](S=S1,S2,S3,S4,S5,S6,S7),通过红外光谱、热重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7个席夫碱配体及其7个铜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7个配体的异构体存在方式不同.配位时酮式结构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方式以烯醇氧负离子和亚胺基氮原子双齿形式与铜中心离子成键.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对受试的4个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配合物普遍强于配体.抑菌能力呈现浓度效应,在浓度为3.0mg·mL-1时最大直径可达16.0mm.  相似文献   

3.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5±0.1℃、I=0.1mol·dm-3NaNO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 La(III)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a(III)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La(III)-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La(III)分别与 1,10-菲咯啉(Phen)、dl-丙氨酸(Ala)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a(III)-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4.
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HL)及其8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和摩尔电导值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通式为RE(L)2·2H2O[RE=Eu,Tb,Sm,Dy,La,Nd,Pr,Gd],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配体在测试条件下以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共存,配位时酮式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的方式以两分子吡唑啉酮环羟基上的两个O原子和两分子H2O上的两个O原子以及亚胺基和苯并噻唑环上的4个N原子与稀土中心离子成键,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8.  相似文献   

5.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1,10-菲咯啉的l-缬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异丙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a(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还研究了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l-缬氨酸(Val)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1,10-菲咯啉的l-缬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异丙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a(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还研究了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l-缬氨酸(Val)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7.
桥联双核铜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玲  李爱秀  贾永金  张姝明 《化学学报》2004,62(23):2329-2333
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和水杨酰胺制备了PMP缩水杨酰胺席夫碱及其铜(Ⅱ ) 配合物,根据红外和紫外光谱数据表征了它的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为桥联双核铜结构,铜原子为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每个铜原子与一个配体中吡唑啉酮上的氧原子、席夫碱上的N原子、水杨酰的酚氧原子和溶剂DMF中的氧原子配位,而相邻配体中水杨酰的酚氧原子也参加配位并将两个铜原子连接起来形成桥联双核铜配合物,两个Cu(Ⅱ )原子间的距离为0.3268 nm.芳环堆积作用和分子内及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增强了配合物分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手段,以及黏度测定等流体力学方法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溶液和磷酸缓冲溶液中研究了含季铵盐联吡啶配体的钌(Ⅱ)配合物[Ru(L)(phen)2](PF6)4(L=5,5′-二(三甲铵基甲基)-2,2′-联吡啶离子,phen=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合成的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和作用,拟合得到的结合常数可达105;与此同时,该配合物能够稳定CT-DNA的结构,并对CT-DNA有较好的立体选择性(右旋异构体优先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9.
合成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邻氯苯胺新型席夫碱试剂及其铜、铁和铬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L)2,Fe(L)3和[Cr(L)2(H2O)2]Cl.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确证了该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缩2-萘胺席夫碱(HL)及其铜(Ⅱ)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质谱和摩尔电导值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热重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还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配体和配合物对受试的4个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抑菌能力配合物强于配体,呈现浓度效应,在浓度为3.0 mg.mL-1时最大直径可达14.9 mm。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冠醚3,3′-二甲基二苯并-18-冠-6(MDB18-C-6),并以该化合物为配体分别与镍(Ⅱ)、钯(Ⅱ)和K2(i-mnt)作用,进一步合成了配合物[K(MDB18-C-6)(CH3COCH3)]2[Ni(i-mnt)2](1)及配合物[K(MDB18-C-6)(CH3SOCH3)]2[Pd(i-mnt)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与DNA都具有相互作用,配合物主要是通过影响DNA的螺旋结构,从而引起DNA的构象变化,并且配合物2的作用性能大于配合物1。  相似文献   

12.
两个多胺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以及DNA切割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以配体N,N′-二(3-氨丙基)-4-甲氧基苄胺(amba)与4,4′-联吡啶,铜盐反应合成了两种多胺Cu(Ⅱ)配合物[Cu(amba)Cl2](1)和[Cu(4,4′-bipy)(amba)(ClO4)]ClO4(2),通过红外光谱、质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分子荧光,电化学以及粘度试验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得到配合物1和2与DNA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1.3×104 mol-1.L和1.7×104 mol-1.L,荧光光谱得到配合物1和2的荧光淬灭常数分别为1.04×103mol-1.L和1.81×103 mol-1.L,表明了配合物1和2与CT-DNA结合方式均为静电模式。凝胶电泳实验的结果表明配合物对pBR322 DNA的切割均为水解切割。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3种铕(Ⅲ)与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Eu(Tsal)L(NO3)] ·2H2O(Tsal :席夫碱配体,L1:1,10-邻菲咯啉,L2:2-氨基吡啶,L3: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对DNA均有不同强度的插入作用,其插入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配合物的浓度正相关,且与配合物分子适宜的平面性有关,3种配合物对DNA插入能力顺序为:[Eu(Tsal)L1(NO3)]·2H2O>[Eu (Tsal)L3(NO3)]·2H2O>[Eu(Tsal)L2(NO3)]·2H2O.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3种4-酰基-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1,5-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4-基)-1,5-戊二酮;1,6-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4-基)-1,6-己二酮和1,10-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4-基)-1,10-癸二酮,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组成进行了表征.合成了它们的Tb(Ⅲ)二元和三元[1,10-二氮杂菲(Phen) 或2,2-联吡啶(Dipy)]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发射Tb(Ⅲ)的特征荧光,4-酰基-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与Tb(Ⅲ)的最低激发态(5D4)能级匹配较好;配合物荧光强度随4-酰基-双(1,3-二苯基-5-吡唑啉酮)配体2个吡唑环间碳链的增长而减弱;第2配体Phen 和Dipy具有荧光增强作用,且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缩β-丙氨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席夫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酰基吡唑啉酮缩二胺是近年开发的双席夫碱试剂,对希土离子具有较高的萃取性能,并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抗病毒生物活性。由于这类试剂含有活性的羟基和亚胺基官能团,适于同各种金属离子配位。最近我们研究了酰基吡唑啉酮缩乙二胺配合物,发现它们具有一定的传递电子作用、光致发光作用和较强的抗菌生物活性。但缩芳香二胺双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较少,为进一步拓宽酰基吡唑啉酮类配合物的研究领域,本文合成了11种未见报道的希土元素与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FP)2Pen)的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一般性质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dl-丙氨酸衍生物:1,10-菲咯啉-2,9-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甲基)二乙酸(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 25±0.1℃、 I= 0.1mol·dm~(-3)NaNO_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与La(Ⅲ)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通过电子光谱研究了Lb(Ⅲ)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用溴化乙锭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对比,也研究了 La(Ⅲ)分别与1,10-菲咯啉(Phen)、 dl-丙氨酸( Ala)的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La(Ⅲ)-L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既有共价键合,又有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双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锦州  杜晓燕 《应用化学》1997,14(6):98-100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双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李锦州*于文锦杜晓燕(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哈尔滨150080)(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关键词酰基吡唑啉酮,双席夫碱,配合物,合成,生物活性1997-06-16收稿,1997-09-09修回...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Cu(Phen)(Nap)_2]_2·(EtOH)_2·(H_2O)_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其配合物为双核铜结构。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发光性能;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为不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其荧光发射光谱为416 nm,与小牛胸腺DNA(ct-DNA)以沟面结合方式相互作用,配合物结合常数Kb1=4.68×10~3L/mol。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三种铕(III)与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 [(Eu(TSal)L(NO3)) •2H2O,TSal :席夫碱配体,L1:1,10-邻菲咯啉,L2:2- 氨基吡啶,L3: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配合物对DNA均有不同强度的插入作用,其插入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配合物的浓度正相关,且与配合物分子适宜的平面性有关,三种配合物对DNA插入能力顺序为:[Eu(TSal)L1(NO3)]•2H2O>[Eu (TSal)L3(NO3)] •2H2O>[Eu(TSal) L2(NO3)]• 2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