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采用简单的反萃取法回收二壬基萘磺酸-磺化煤油溶液中的镁。考察了反萃剂种类、反萃时间、反萃转速、反萃剂浓度、反萃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O/A值对反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以硫酸作反萃取剂,反萃剂浓度为4 mol·L-1,反萃时间为20 min,反萃取震荡转速为200 rpm,反萃相比O/A值为5时,镁的反萃率可达93.98%,经过反萃后得到的二壬基萘磺酸-磺化煤油溶液可以重复萃取冶金废水的镁离子,镁的萃取率保持不变。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冶金行业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DNNSA反胶团溶液净化磷酸中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DNNSA)形成的微乳萃取磷酸中镁离子的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稀释剂、萃取时间、萃取剂浓度、温度、磷酸浓度对磷酸中镁离子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剂极性越低越有利于萃取,萃取平衡时间为40 min,萃取剂浓度增加有利于萃取,升高温度对萃取有利,磷酸浓度增加萃取率下降.红外光谱分析证实,DNNSA反胶团萃取磷酸中镁离子为阳离子交换机理.  相似文献   

3.
余静  叶芝祥  杨迎春  卢莎莎 《化学通报》2015,78(10):912-917
利用恒界面池研究了二壬基萘磺酸(DNNSA)反胶团溶液萃取模拟电池废水中铅离子的动力学。考察了搅拌转速、DNNSA、初始铅离子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得到了DNNSA反胶团萃取废水中铅离子的动力学方程并对萃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搅拌速率在200r/min时出现与搅拌强度无关的动力学"坪区",萃取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在动力学"坪区",铅离子萃取速率随着萃取剂DNNSA浓度和水相铅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加,温度升高萃取速率加快,萃取反应活化能为35.11k J/mol。  相似文献   

4.
稀土与酸性萃取剂形成的溶液聚集态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光子相关光谱(PCS)研究了皂化的有机磷酸酯类萃取剂和环烷酸萃取剂在正庚烷或正庚烷与2-辛醇的混合溶剂中所形成的聚集物,以及萃取稀土元素后有机相聚集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磷酸酯在正庚烷中皂化后形成反向胶团((?)_h<5.0nm),其平均流体力学半径与萃取剂分子的长度相当;2-辛醇的加入可增大反向胶团的粒径.环烷酸皂化后能在混合溶剂中形成W/O型微乳状液(5.0 nm<(?)_h<100 nm).皂化萃取剂萃取稀土元素后,有机相中形成不稳定的聚集物,继而产生聚凝.讨论了聚凝过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测定锂盐中镁是采用8-烃基喹啉氯仿溶液在正丁胺存在下,将pH调至10,萃取二次,继用盐酸反萃取后进行测定。测定镉采用螯合树脂交换分离洗脱后与其它离子一起进行测定。国外也有用Wofatit Y-29多孔性聚乙烯二乙烯苯树脂在含有0.25M8烃基啉溶液pH=11时,振荡一小时吸附的离子用HCl处理后测定Mg~(2+)及Cd~(2+)。我们利用0.1M二苯甲酞基甲烷(DBM)一苯溶液,在洒石酸钠存在下将pH调至11,同时萃出Mg~(2+)及Cd~(2+)与主体锂分离。0.4N HCl反萃取,镁萃取率为98.4%,镉为96.5%,回收率为95-105%,检测限为1×10~(-4)%,相对标准偏差3.2%。本法还可适用于氯化钠、钾、铷、铯样品中镁及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许多萃取剂也是表面活性剂 ,在萃取过程中 ,涉及到反向胶团和微乳状液的形成、变和破坏等现象.研究含稀土反胶团和微乳状液中稀土离子的存在状态 ,了解稀土对微乳状液结构的影响 ,对了解稀土萃取过程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1].我们曾应用多种手段 ,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小角X 射线衍射、激光光散射、透射电镜等 ,对皂化环烷酸/水/仲辛醇/正庚烷微乳体系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2 -7].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皂化环烷酸体系形成的微乳状液结构呈球形 ,萃取稀土离子后 ,有机相中形成的聚集体颗粒在电镜下观察 ,离子的平均直径介于…  相似文献   

7.
以D-二苯甲酰酒石酸(D-DBTA)和D-二对甲苯甲酰酒石酸(D-DTTA)的组合作为手性选择剂,研究克伦特罗对映体在水相和有机相中的萃取分配行为,优化了手性萃取条件,考察了组合手性选择剂的不同摩尔浓度比、有机溶剂、水相pH值和亲脂性阴离子BPh4-对手性萃取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手性萃取拆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在优化的手性萃取条件下,有机相中的对映体过量值(e.e.%)可大于10%,而所使用的选择剂量相对大为降低.热力学数据分析表明,该手性萃取过程为焓控过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8-羟基喹啉(HQ)-庚烷体系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钐、钇的行为。 考察了HQ浓度、平衡水相pH值及NO-3离子浓度对稀土分配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稀土萃取分配比随水相pH值、8-羟基喹啉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水相中NO-3浓度的增高而降低。 根据斜率法及电荷平衡原理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M(NO3)·Q(HQ)(OH), HNO3 体系中HQ萃取Sm3+、Y3+属络合机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正庚烷为萃取剂,盐酸为反萃取剂,中空纤维膜作支撑膜,研究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富集稀土镱(Yb~(3+))离子。考察了体系物性:反萃分散相中反萃剂浓度、萃取剂浓度、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料液相p H值、稀土离子浓度;流体流动状态:反萃分散相与料液相流速变化等因素对富集稀土离子的影响。中空纤维分散液膜富集Yb~(3+)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剂浓度为0.25 mol/L,反萃取剂HCl浓度为4.00 mol/L,萃取剂与反萃剂体积比为10∶40,料液相p H=2.80,稀土离子浓度为0.025 mol/L。反萃分散相体积流量和料液相体积流量较小时,萃取率随流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若两相体积流量过大,反萃过程进行不完全,萃取率反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中空纤维分散液膜技术可实现稀土离子的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反式第一菊酸(trans-CA)对映体在含有手性选择剂酒石酸酯的水-有机相双相体系中的萃取分配行为,考察有机相的种类、酒石酸酯烷基链长度、水相的pH值和酒石酸酯的浓度对分配系数K和分配因子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二氯乙烷作为有机相效果较好,D-酒石酸酯与( )-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要大,而L-酒石酸酯的萃取性能与此相反,它与(-)-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比与( )-反式第一菊酸对映体形成的复合物稳定性要大.酒石酸酯取代烷基链长对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有很大影响;分配系数K和分离因子α均随pH的升高而降低;分配系数K随着酒石酸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分离因子α先随浓度增大而稳定上升,后随浓度增大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1.
皂化P204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OH皂化P204/正辛烷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机理和工艺,考察了大豆加入量、P204的浓度、NaOH的浓度、萃取时间、水相pH值及离子强度等对大豆蛋白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微乳体系萃取大豆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大豆粉与微乳液的质量体积比1∶10,P204在油相中浓度0.8 mol/L,NaOH的浓度1.25 mol/L,萃取时间15 min,外水相pH值5,萃取率可达88.48%。通过调节水相pH和离子强度可实现大豆蛋白的萃取和反萃取。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Eu在粉质粘土中的吸附情况,实验分析了多种因素对Eu在粉质粘土中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测定了粉质粘土中Eu的分配比,研究了粒度、水相pH值、固液比和初始浓度对吸附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Eu在粉质粘土中的分配系数为102量级,Eu的吸附分配比随粉质粘土粒度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水相中pH增大,Eu的吸附分配比增大;随着液固比增大,Eu的吸附分配比增大。  相似文献   

13.
室温离子液体对氨基苯磺酸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樊静  范云场  王键吉  崔凤灵 《化学学报》2006,64(14):1495-1499
系统研究了[C4mim][PF6], [C6mim][PF6], [C6mim][BF4]和[C8mim][BF4]室温离子液体对间氨基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稀水溶液的萃取平衡. 实验结果表明: 萃取温度和相体积比的变化对分配比影响不大; 水相pH值对萃取平衡有较大的影响, 氨基苯磺酸在离子液体/水体系中的分配比在pH=4.2时达到最大值; 水相中CaCl2或Na2SO4的存在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氨基苯磺酸的分配比; 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的性质对分配比有显著的影响, 阴离子为[BF4]的离子液体对氨基苯磺酸的萃取能力大于阴离子为[PF6]的离子液体; 咪唑环上烷基链的长度也对萃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在所研究的离子液体中, [C6mim][BF4]和[C8mim][BF4]对氨基苯磺酸有较好的萃取性能, 且萃取相中的氨基苯磺酸可回收利用, 离子液体也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氨水皂化HEHEHP[2-乙基己基磷酸单乙基己基脂]萃取剂分离稀土元素产生含有很高浓度NH+4的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通过在稀土氯化物溶液中加入配合剂醋酸钠(CH3COONa),采用非皂化的HEHEHP萃取剂萃取重稀土元素Tm。研究了该体系中水相酸度、有机相浓度、乙酸钠浓度等因素对Tm3+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HEHEHP-HCl-Na AC体系对Tm3+萃取过程遵循阳离子交换机制;萃取液中形成的乙酸-乙酸盐缓冲溶液能够维持萃取水相酸度恒定,萃取过程中有机相不再需要皂化,有效避免HEHEHP皂化产生含NH+4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辛基甲基氯化铵萃取色氨酸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相离子强度、无机盐类型、萃取剂浓度、水相初始 pH0 值对色氨酸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 /正辛烷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色氨酸的分配系数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 ,但是当离子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变化趋于平缓 ;分析了由于离子强度的影响而使实际过程的分配系数与理想过程分配系数不同的原因 ,得出了离子强度与活度系数的关系式 ;在萃取过程中增加有机相萃取剂浓度可提高两相间的分配系数DA;提高水相 pH0 值能提高色氨酸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DA,但当 pH0 >11时 ,对分配系数的影响很小 ;阳离子均为Na+ 情况下 ,DCl- >DBr- ;阴离子均为Cl-时 ,DNa+ >DK+ 。  相似文献   

16.
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萃取Au(CN)2-的微观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萃取平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分峰技术研究了季铵盐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TDM-BAC)-磷酸三丁酯(TBP)-正庚烷体系萃取Au(CN)2-的机理及过程.提出了萃合物的结构模型是基于氢键的超分子体系,组成为[R4N+]·[Au(CN)2-]·4H2O·4TBP.当有机相金浓度大于3g·L-1时,有机相中存在聚集现象.通过激光光散射技术测定了有机相中反向胶团的大小,表明萃取过程是分散在水相中的胶团在协萃剂(或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溶入有机相,转型为反向胶团或微乳液(W/O型)聚集状态.  相似文献   

17.
AEOT/异辛烷/水反胶团体系对血红蛋白的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Riet等报道以反胶团技术提取蛋白质以来,有关反胶团技术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的报道较多,但研究对象多为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及酶.由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形成的反胶团体系水含量W0,有机相中水的摩尔浓度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浓度之比)较小,提取率偏低.  相似文献   

18.
酸性磷萃取剂在皂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与萃合物的组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酸性磷酸酯(D2EHPA等)皂化过程和萃取前后有机相结构的变化,证实了酸性磷酸酯萃取剂在皂化过程中生成微乳状液,进一步阐明萃取稀土离子时,在微乳状液的油水界面上发生离子交换反应,生成具有螫合型结构的萃合物,同时伴随着有机相中微乳状液的破乳过程。在用完全皂化的D2EHPA-仲辛醇-煤油溶液萃取二价离子时,得到萃取有机相中苹合物的组成为MA2,而不是通常认为的MA2·2HA,从而可以提高萃取容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磷酸三丁酯(TBP)作为萃取剂、NaClO4作为共萃剂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锂,考察了萃取温度、溶液pH值、相比和ClO-4用量等因素对Li+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卤水一次萃取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萃取时间10 min,温度25℃,Vo/Vw=2.0,n(ClO-4)/n(Li+)=2.0,pH=5~8,Li+和Mg2+的最高萃取率分别为65.41%和13.31%,锂镁分离系数达到12.32.用水在Vw/Vo=1.0、50℃时进行反相萃取,Li+的反萃率达到81.52%,此时镁锂质量比由45.61下降至8.45.锂镁离子萃取过程呈放热效应,金属离子的萃入对TBP中H的化学位移没有影响,但会导致P O双键的红外伸缩振动吸收峰从1280 cm-1移至1264 cm-1.25℃时用斜率法测定Li+萃合物的组成接近2LiClO4.5TBP,反萃液经深度除镁后可制备碳酸锂.  相似文献   

20.
利用量热滴定法研究皂化P507萃取有机相中反向胶束的形成和滴水过程中微乳状液的形成.求得临界胶束浓度、胶束形成常数K、聚集数n以及热力学函数,并用激光动态光散射仪测定胶团和微乳颗粒的流体力学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