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子调控的概念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子识别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分子调控的新概念,指出分子调控是外界因素对分子某些性质的指令性干预,是超分子体系所持有的功能,通过这种调控作用,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分子的行为,并列举若干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分子识别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分子模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总结了分子模板技术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对分子印渍技术的理论进行概述,并指出分子印渍技术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阐述了分子模板和分子印渍技在分子识别分析方面的应用前景,其将为各种物质的超微量分析提供更加讯捷,准确,方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卟啉超分子化合物在分子器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电子器件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卟啉类化合物因为光敏性好、性能稳定、易于修饰等优点成为分子器件研究的理想模型化合物。本文着重介绍了它在分子器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分子电子学自诞生之日起迅速发展,已成为一门21世纪的前沿强交叉基础科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分子电子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交联过程之所以难以控制是因为在交联聚合体系中,没有一个与交联过程相竞争的反应.本文利用大分子在溶液中是无规线团的特征,设计了含有分子内和分子间反应的交联聚合体系,分子间反应即交联过程,而分子内反应使分子问反应受到抑制,使交联过程的链增长不能无限发展,从而合成了可溶解的具有交联结构的大分子.  相似文献   

6.
几种分子导线和分子开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分子导线和分子开关焦家俊(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200237)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已导致对更复杂、更小巧的电子器件的需要。作为计算机的最终目标,是要模仿人的大脑来思维,这就对电子器件的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单晶硅片上生...  相似文献   

7.
以溶菌酶为模板蛋白质,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在硅烷化的基质玻片上制备了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实验优化了溶菌酶聚合物膜的印迹体系,考察了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吸附平衡时间、最大吸附量、特异识别能力、重复使用性以及对实际样品中溶菌酶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对溶菌酶具有特异吸附能力,印迹因子为3.0,吸附平衡时间为5 min,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42.5 mg/g,实际样品中的吸附量为30 mg/g。且此印迹聚合物膜在重复使用5次后,最大吸附量仅下降了5%,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该方法为复杂生物样品中目标蛋白质的分离富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颖分子振荡元件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种新颖分子振荡元件的核磁共振研究孙小强,何明阳,扬扬,孟启,何光裕(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常州,213016)关键词分子元件;核磁共振;超分子利用超分子自我识别、自我组装原理,在分子水平上研制、开发具有调控功能的分子元件已成为当前科研工作的前...  相似文献   

9.
新型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新型液晶聚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综述了利用分子间氢键,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和防子间相互作用设计得到的新型液晶聚合物复合体系的性质和功能,概述了液晶聚合物LB膜和液晶聚合物弹性体的分子排布特征和功能,这些研究开拓了液晶聚合物研究的新领域,为液晶聚合物分子排布的控制和功能性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从头算方法,在HF/STO-3G、HF/3-21G和HF/6-31G水平上研究了小硅化物SiX^m4的成键倾向性。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分子势能曲线均有稳定的极小值(SiLi4除外)。与已知的稳定分子SiH1、SiF4和SiCl4比较,含惰性元素的未知分子SiHe^4+4、SiNe^4+4和SiAr^4+4比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未知分子SiLI4、SiNa4、SiBe^4+4和SiMg^4+4有  相似文献   

11.
分子识别是生物体系的基本特征,并在生命活动中起中心作用。生物酶高效专一地催化生化反应,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蛋白质分子与DNA序列的相互作用等都源于精确的分子识别[1,2]。利用合成的人工受体与适当底物之间的分子识别以建立仿生仿酶模型的研究,已成为生物有机化学前沿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分子裂缝作为一类新型的人工受体,以其灵活的结构以及易于将功能团聚集在受体与底物结合的活性部位上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5]。胆甾因其具有刚性的凹面结构和天然的手性,是构筑分子裂缝人工受体的理想结构单元。我们曾报道3α-OH和7α-OH同…  相似文献   

12.
新型鹅去氧胆酸分子钳的设计合成和分子识别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鹅去氧胆酸为隔离基, 芳香族化合物为手臂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分子钳, 其结构经1H NMR, IR, MS及元素分析确证. 利用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其与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 结果表明, 分子钳3a3e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具有识别能力, 其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 从主客体的大小形状匹配及几何互补关系等方面对这些受体的识别能力及对映选择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新型酯键型鹅去氧胆酸分子钳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鹅去氧胆酸为隔离基、芳香族化合物为手臂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分子钳, 其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且考察了其对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 初步的结果表明, 这类手性分子钳对D-氨基酸甲酯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脱氧胆酸为spacer,通过三光气桥连各种芳胺,合成了新的氨基甲酸酯型分子钳受体1~4,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所证实。利用差光谱滴定法考察了其与D/L氨基酸甲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分子钳1~4对所考察的氨基酸甲酯均具有识别能力,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从主客体间的大小形状匹配及几何互补关系等方面对这些受体的识别能力及对映选择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氨基甲酸酯型脱氧胆酸分子钳对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差紫外光谱法考察了新型分子钳16对苯胺、对硝基苯胺、对甲氧基苯胺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 测定了25 ℃下, 在CHCl3中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ΔG0). 结果表明, 所有分子钳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用, 主客体间形成1∶1型主客体络合物. 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多重氢键和π-π重叠等的作用. 讨论了主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及识别模式等因素对识别能力的影响, 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与计算机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手性芳酰胺类分子钳的设计与微波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间苯二甲酸为隔离基, 酰胺键桥联L-氨基酸甲酯构成手臂, 在微波辐射下合成了具有不同手性中心和裂穴的新型手性芳酰胺类分子钳. 结构均经1H NMR, IR及元素分析确证, 并考察了其对芳香胺类化合物和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 初步研究表明, 这类分子钳受体不仅对中性小分子具有优良的识别性能, 其结合常数(Ka)可达2.66×103 L•mol-1, 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亦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Interactions with aromatic rings i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recognition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volving aromatic rings are key processes in both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recognition. Their understanding is essential for rational drug design and lead optimization in medicinal chemistry. Different approaches-biological studies, molecular recognition studies with artificial receptors, crystallographic database mining, gas-phase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are pursued to generat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al and energetic parameters of individual recognition modes involving aromatic rings. This review attempts to combine and summarize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these investigations. The review focuses mainly on examples with biological relevance since one of its aims it to enhance the knowledge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 forces that is essential for drug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微波促进一锅法合成氨基甲酸酯型α-猪去氧胆酸分子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以α-猪去氧胆酸为隔离基, 通过三光气桥连各种芳香胺, 以很好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手性分子钳, 其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且考察了其对中性分子和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这类分子钳人工受体不仅对中性有机小分子具有优良的识别性能, 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亦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健  张清华  牟其明  陈淑华 《化学学报》2005,63(23):2121-2125
采用差紫外谱法研究了新型芳酰胺-吖啶分子钳(17)对苯胺、苯二胺(邻, 间, 对)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 测定了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ΔG°), 结果表明, 所有的分子钳受体与所考察的客体分子均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 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多重氢键、van der Waals等的协同作用. 主客体间尺寸/形状匹配、几何互补等因素对识别性能均有重要的影响. 利用核磁氢谱与计算机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主要的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Selective bond format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c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In the Lewis acid mediated electrophile reactions of carbonyls, the selective formation of a carbonyl–acid complex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selectiv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ordin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arbonyl and Lewis acid center. Although this strategy has attained progress in selective bond formations,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similarly sized aromatic and aliphatic carbonyls that have no functional anchors to strongly interact with the metal center still remains a challenging issue. Herein, this work focuses on molecular recognition driven by dispersion interactions within some aromatic moieties. A Lewis acid catalyst with a π-space cavity, which is referred to as a π-pocket, as the recognition site for aromatic carbonyls is designed. Cage-shaped borates 1 B with various π-pocke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chemoselectivity for aromatic aldehydes 3 b – f over that of aliphatic 3 a in competitive 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s.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catalysts was also evidenced by intra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the aromatic carbonyl within a dicarbonyl substrate. Mechanistic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aromatic substrates was driven by the preorganization step with a larger dispersion interaction, rather than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of the C−C bond formation, and this was likely to contribute to the preferred activation of aromatic substrates over that of aliphatic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