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张鑫  姜锐  杨戍  孙立权  庞思平  罗爱芹 《色谱》2017,35(3):252-254
制备了一种新型荧光分子印迹膜(L-半胱氨酸修饰的量子点嵌入的分子印迹膜(QDs@MIM)),并将其作为荧光人工受体用于目标蛋白质(溶菌酶)的特异性识别和检测。QDs@MIM以溶菌酶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L-半胱氨酸修饰的量子点为辅助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预硅烷化的玻璃板上制备而成。在最佳条件下,QDs@MIM对溶菌酶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1.0μmol/L,吸附平衡时间为4 min,选择性因子为6.2。该方法操作简单、吸附平衡时间短、选择性高,具备作为生物传感器快速分析样品中目标蛋白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刘哲涵  张鑫  梁阿新  孙立权  罗爱芹 《色谱》2019,37(3):287-292
该文将光子晶体与分子印迹技术结合,制备了分子印迹光子晶体水凝胶膜(MIPHs)作为光学传感器,用于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识别检测。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分子,通过垂直沉降自组装、填充聚合、去除模板3个步骤,制备得到了反蛋白石结构的三聚氰胺MIPHs。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形貌表征表明,MIPHs具有高度有序的三维大孔结构。该MIPHs作为光学传感器可以将三聚氰胺的分子特异识别过程转换成光学信号,在对目标分析物分析时具有选择性高、响应快、灵敏度高的优点。此外,可以根据MIPHs的颜色变化利用图像软件分析或裸眼识别的方式实现目标分析物快速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三聚氰胺浓度为10-11~10-6mol/L时,MIPHs的布拉格衍射峰位移从563 nm红移到608 nm,而对三聚氰胺的结构类似物没有明显响应。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糖基化在调节各种复杂的生物过程中,如分子识别、免疫应答和蛋白质折叠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糖肽/糖蛋白在复杂生物样品或临床样品中丰度较低,进行糖蛋白组学分析前往往需要进行目标蛋白的分离富集。研究开发具有高效糖蛋白分离富集能力的新型材料对糖蛋白/糖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报道了许多新型糖蛋白分离富集材料,如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有机骨架材料和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因其结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等特点,从不同层面推动了糖蛋白分离富集技术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有关糖肽/糖蛋白分离富集的新型材料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凝胶法,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N'-甲叉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了牛血红蛋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考察不同单体用量对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优化制备条件.用吸附溶液的光吸收性质及电镜等对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和形态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牛血红蛋白可以选择性吸附,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以溶菌酶为模板蛋白质,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在硅烷化的基质玻片上制备了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实验优化了溶菌酶聚合物膜的印迹体系,考察了溶菌酶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吸附平衡时间、最大吸附量、特异识别能力、重复使用性以及对实际样品中溶菌酶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对溶菌酶具有特异吸附能力,印迹因子为3.0,吸附平衡时间为5 min,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42.5 mg/g,实际样品中的吸附量为30 mg/g。且此印迹聚合物膜在重复使用5次后,最大吸附量仅下降了5%,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该方法为复杂生物样品中目标蛋白质的分离富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羟丙哌嗪分子印迹的固相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羟丙哌嗪为模板分子, 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合成了羟丙哌嗪分子印迹聚合物, 利用该聚合物进行羟丙哌嗪固相萃取应用研究. 实验证明, 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识别萃取模板分子羟丙哌嗪的能力, 能够用于羟丙哌嗪的富集浓缩, 而空白聚合物却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考察了模板分子与其结构类似物苄基哌嗪、N-异丙基哌嗪和乙氧基羰基哌嗪的固相萃取分离情况, 研究表明, 虽然其中的苄基哌嗪在印迹材料上具有最强的保留, 但是通过先后使用不同的洗脱溶液实现了模板分子与苄基哌嗪的选择性分离.探讨了印迹识别机理,并用PM3 半经验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