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稀土钐配合物Sm(OPri)β2,并与油墨用改性醇酸树脂等复配,考察不同β-二酮如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二苯甲酰甲烷(HDBM)、乙酰丙酮(HAA)对油墨基质的荧光性能的影响。紫外光谱(UV)结果表明,掺杂稀土配合物后,217nm处的紫外吸收峰显著增强。荧光光谱(FS)表明,掺杂配合物Sm(OPri)(DBM)2或Sm(OPri)(AA)2,油墨基质主要呈现位于460nm附近醇酸树脂荧光发射峰;而掺杂Sm(OPri)(TTA)2配合物在365nm波长激发下,在562nm、598nm、644nm处发射较强的Sm3+离子4G5/2→6H5/2,4G5/2→6H7/2,4G5/2→6H9/2跃迁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2.
铕(Ⅲ)-β-二酮-碱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合成了铕(Ⅲ)与五种β-二酮(乙酰丙酮Acac、苯甲酰丙酮BA、二苯甲酰甲烷DBM、三氟乙酰丙酮TFA和噻吩甲烷三氟丙酮TTA)和碱(邻菲罗啉phen、哌啶pip、NaOH)的十三种固体三元配合物,其组成为Euβ_3·phen或C~+[Ruβ_4]~-,(C~+=Hpip~+或Na~+)测定了它们的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观察到当第二配体相同时,随着β-二酮分子中的甲基被苯基、三氟甲基或噻吩基取代时,其配合物的相对荧光强度增大,第二配体的性质与影响配合物的相对荧光强度,表明分子中离域π键范围的大小和含该键平面的刚性是影响其荧光性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乙醇体系中,以氯化铕与1,2邻苯二氧基二乙酸和二苯甲酰甲烷反应合成了三元配合物Eu-BDDA-DBM以及弱荧光离子La3+,Y3-,Yb3-和Nd3+掺杂的铕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可见、热重、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单一配合物和掺杂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荧光光谱表明,La3+和Nd3+离子掺杂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铕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其中La3+掺杂荧光强度增强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金林培  Bunzli  J-C  G.  Plancherel  D. 《化学学报》1990,48(1):58-63
在296和77K测定了四(二苯甲酰甲烷)合铕酸二乙铵[(C2H5)2NH2Eu(DBM)4]的高分辨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光谱数据说明在77K, 配合物含有五种Eu(III)格位。详细分析发光光谱说明, 由于配合物中配位体里的苯基错位产生不同的构型, 形成了不同的Eu(III)物种, 显示出不同的晶体场效应, Eu(III)离子的这种灵敏性可以作为晶体构型探针。  相似文献   

5.
利用瞬态与稳态光谱研究了铕(Ⅲ)-二苯甲酰甲烷-铵阳离子系列新型配合物在乙醇、DMF和环己烷三种极性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发现不同铵阳离子配合物在同种极性溶剂中的瞬态与稳态光谱性质几乎完全一致,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略有差异。配合物在乙醇和DMF溶剂中荧光呈单指数衰减,在环己烷溶剂中呈双指数衰减。通过计算表明,在乙醇和DMF中,配合物中铕离子^5D~0激发态的能量布局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瞬态与稳态光谱研究了铕(Ⅲ)-二苯甲酰甲烷-铵阳离子系列新型配合物在乙醇、DMF和环己烷三种极性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发现不同铵阳离子配合物在同种极性溶剂中的瞬态与稳态光谱性质几乎完全一致,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略有差异。配合物在乙醇和DMF溶剂中荧光呈单指数衰减,在环己烷溶剂中呈双指数衰减。通过计算表明,在乙醇和DMF中,配合物中铕离子^5D~0激发态的能量布局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经典Claisen酮酯缩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官能团配体6-对甲基苯甲酰乙酰基-2-吡啶甲酸(H2L),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H2L为配体合成了铕的二元配合物和1,10-菲咯啉为第二配体的三元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及其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均能发射铕(Ⅲ)的特征光谱,最强发射峰在615nm左右,配体极好地敏化了稀土离子的发光。第二配体的引入使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大于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8.
三种新的铕(III)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吡嗪 [2 ,3 f]并邻菲罗啉及其一系列衍生物 ,作为第二配体 ,并以二苯甲酰甲烷为第一配体 ,合成了 3种新的铕 (III)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研究了三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成膜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 (发光强度、荧光量子效率和寿命 ) ,并初步从理论上探讨含有不同基团的第二配体的结构对铕 (III)配合物发光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三种铕 (III)三元配合物均为优良的红色发光材料 ,而且在真空条件下均形成均衡的薄膜 ,这为以这三种铕 (III)配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二苯甲酰甲烷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一类单核稀土配合物[(dbm)_3Ln(dmbipy)](Ln=Eu(1)、Tb(2)、Ho(3)、Tm(4)和Yb(5))(Hdbm~-=二苯甲酰甲烷,dmbipy=4,4'-二甲基-2,2'-联吡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五例配合物为同构,结晶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配合物由3个dbm~-配体和1个dmbipy配体构成,中心Ln~(3+)离子位于四方反棱柱构型中。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在可见光区出现了Eu~(3+)和Tb~(3+)离子的一系列特征发射峰,配合物3,4和5在近红外光区分别表现出Ho~(3+),Tm~(3+)和Yb~(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相似文献   

10.
三种新的铕(Ⅲ)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吡嗪[2,3-f] 并邻菲罗啉及其一系列衍生物,作为第二配体,并以二苯甲酰甲烷为第一配体,合成了3种新的铕(Ⅲ)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研究了三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成膜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发光强度、荧光量子效率和寿命),并初步从理论上探讨含有不同基团的第二配体的结构对铕(Ⅲ)配合物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铕(Ⅲ)三元配合物均为优良的红色发光材料,而且在真空条件下均形成均衡的薄膜,这为以这三种铕(Ⅲ)配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导电聚苯胺(PANI)和铕/铽稀土配合物掺杂到高分子基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制备出荧光导电复合纳米纤维。用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仪(FL)、宽频介电松驰谱仪对荧光导电复合纳米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70nm紫外光激发下,铕系列与铽系列复合纳米纤维分别发出红光和绿光。同时,复合纳米纤维的电导率可以达到1.18×10~(-6) S/cm,两种复合纳米纤维同时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及良好的导电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利用二苯甲酰甲烷为第一配体,甲基丙烯酸为第二配体与氯化铕在乙醇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稀土三元配合物Eu(DBM)2MA.2H2O[DBM:C6H5COCHCOC6H5,MA:CH2C(CH3)COO-]。然后将铕三元配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共聚反应,制备了一个新的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共聚物。通过元素分析、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测定了配合物及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能;利用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凝胶色谱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和平均分子量。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三元配合物和相应的共聚物在612.94 nm处均能发出强的Eu3+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一种短链氟碳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apstone FS-66)作为双模板,通过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含氯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制备了含氯官能团的大孔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SNs);利用EuCl3·6H2O、1,10-邻菲啰啉盐酸盐和二苯甲酰甲烷合成铕的配合物Eu(DBM)3phen,然后以MSNs为基质填充Eu(DBM)3phen。为了更好地将Eu(DBM)3phen嵌入到纳米球孔道内,对所制备的介孔纳米球的孔道表面进行聚乙烯亚胺(PEI)修饰;同时为了解决荧光配合物从孔道泄露的问题,在纳米球表面层层自组装吸附多层聚合物,然后包覆一层二氧化硅膜形成核-壳结构。最后将所制备的荧光纳米球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使其表面带有氨基,用来嫁接生物分子如抗体等。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度计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多种方法对最终合成的纳米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制备的荧光纳米球粒径约为230μm、荧光强度约为2800a.u,1543cm^-1处出现了氨基的弯曲振动峰。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3,4-二甲氧基苯乙酸邻菲哕啉钆(Ⅲ)配合物:[Gd2(DMPA)6(phen)2](HDMPA=3,4-二甲氧基苯乙酸,C12H12O4;phen=1,10-邻菲哕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测定了铕离子掺杂的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表明,游离配体没有荧光,在形成配合物后,显示了铕(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在591,618,649和684 nm处观察到了4个分别对应于三价铕离子的5S0→7F1,5D0→F2,5D0→F3和5D0→7F4跃迁的特征发射峰,其中以5D0→7F2跃迁的发射最强,这表明配体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转移给了中心离子,配体起到了很好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新的以水杨酰苄胺为功能端基的开环冠醚1,7-二(2'-苯甲酰苄胺)-1,4,7-三氧杂庚烷(L)有机配体及其硝酸铕和硝酸铽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电导、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均符合23(RE(NO3)3L)的化学计量比.此外还初步研究了铕、铽配合物在室温下的固体荧光性质,结果表明虽然配体保持了苯羰基共轭结构对铕、铽离子的敏化发光性质,两个配合物均能表现出一定强度的特征荧光,但是配体向Tb(Ⅲ)的能量传输效率明显要强于Eu(Ⅲ).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3种新的1, 10-菲罗啉的衍生物: 二吡啶[3, 2-f: 2', 3'-h]喹喔啉(DPQN), 咪唑并[5,6-f]邻菲罗啉(IP)和苯基咪唑并[5,6-f]邻菲罗啉(PIP), 以它们作为第二配体, 并以二苯甲酰甲烷(DBM)为第一配体, 合成了3种新的铕(Ⅲ)三元有机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组成, 研究了3种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成膜性能和光致发光性能(发光强度, 荧光量子效率和寿命),并初步从理论上探讨了含有不同结构的第二配体对铕(Ⅲ)配合物发光的影响, 为筛选有机电致发光新材料提供了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5,10,15,20-四{对[3,5-二-(烷氧基)苯甲酰胺基]苯基}卟啉及其锌金属配合物,并用IR,UV-Vis,1H NMR,元素分析以及XPS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10种酰胺基系列卟啉化合物的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结果显示链长对荧光和拉曼光谱没有明显影响,其取代基效应基本相同,配体的荧光强度强于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拉曼光谱中,由于卟啉分子平面的对称性由D2h变为D4h群及其锌离子d轨道的电子效应,卟啉配体和锌配合物之间的拉曼光谱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8.
77K下测得的激光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表明,配合物Eu(DMBM)(TPPO)_2(NO_3)_2(DMBM:二对甲氧基苯甲酰甲烷;TPPO:三苯基氧化膦)中的Eu(Ⅲ)离子具有两种晶格格位。~5D_0→~7F_I(0~2)跃迁光谱说明这两种铕(Ⅲ)格位的点群对称性分别是C_(2v)和C_1(或C_2或C_5)。有较高对称性(C_(2v))的格位在配合物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铕与间苯二甲酸四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与间苯二甲酸二元配合物和铕与间苯二甲酸、1,10-邻菲罗啉的四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对其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基本组成二元配合物为Eu2(C6H4(COO)2)6·4H2O、四元配合物为Eu(C6H4(COO)2)3·Phen·NO3·K·6H2O.红外光谱测定其配合物的羧基氧与铕是桥式配位.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在613 nm处出现了Eu(Ⅲ)的特征发射.  相似文献   

20.
稀土与二苯甲酰甲烷及与安替吡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李夏王娓胡秋菊(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37)关键词稀土配合物二苯甲酰甲烷安替吡啉安替吡啉具有很好的协同萃取效果[1]。金林培等对二苯甲酰甲烷及与安替吡啉所形成的二元配合物进行了IR、低温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