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分子化学是我校的校级精品课程,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良好的高分子化学基础将为学生在相关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根据本专业的工科学科特点,结合近年来的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互动与形象化教学、案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角度出发,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的材料化学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大学材料学学科优势,提出了我校以高分子材料为特色的材料化学专业定位。在化学-高分子材料的交叉理念指导下,参考国内部分知名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优化了化学类课程和高分子材料类课程设置,增加了一些应用类课程,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并对部分课...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评价、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基于高分子材料合成到表征,再到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足的现状,讨论了在高分子材料专业大学教育中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具体提出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工程教育建设的执行方案。并对该人才培养模式在高分子材料专业中的应用开展案例研究,最后探讨了工程教育对培养大学复合型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专业研讨课作为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大一新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主要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新生专业研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新生专业研讨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详细的专业介绍、专业讨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专业思想教育,教学方法除了采取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有课堂讨论、课堂探究及实验、专家讲座。  相似文献   

6.
体现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子化学"是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以及材料物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本文阐述了工科院校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的特色,关键问题和对策.同时结合作者的实践,探索了体现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物理"教育是以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面向工程教育的高分子物理课程面临着与理科教育不同的培养对象和不同的培养目标。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和教学改革为例,结合"高分子物理"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提出了"高分子物理"要在工程教育的各专业课程之间起桥梁作用,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分子物理课程。就目前工程教育的"高分子物理"面临的多元化就业和职业化课程的矛盾、工程教育和行业对接的矛盾、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深度和广度的矛盾、通选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缺乏有效结合的矛盾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双一流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更加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以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构建分阶段分层次的培养步骤、全面实施"一条龙、全过程"本科生导师制、打造"本研协同"的专业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论述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通报》2021,(5):107-114
基于专业认证视角,分析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实验实践课程的具体举措。遵循工程认证的三个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聚焦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我校本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构建了"链条式"实验课程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对实验课程实施过程性评价,建立了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通过提高综合性与探究性实验的比例,精心设计高分子综合实验,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功能高分子学报》2008,21(2):F0003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青岛科技大学的特色学院之一,依托该学院设有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材料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材料学、材料加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专业(材料学、材料加工),  相似文献   

1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为推动一流专业的深入建设,以高分子化工为方向,从理论课程的建设、实验与理论教学的融合,课程思政的挖掘以及科技竞赛与毕业设计的结合四大模块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为培养新形势下高分子化工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孙燕 《高分子通报》2019,(12):48-51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倡导回归本科教育,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教育打好底样。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具备创新基因,掌握高新技术,做到与国际接轨,是应用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基于本人10年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经历,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英语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经验。主要从课程内容调整、学长榜样力量借鉴、互联网+技术支撑以及学生自主设计期末考题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概括。实践说明,创新了课程授课内容和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热情,显著提高了专业英语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工科教育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成为目前工科教育中十分迫切和棘手的问题。针对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构建多层次、开放化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开设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开放实验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通过"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搭建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层次、有选择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们的知识需求;通过Capston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过程在开展时更贴合企业的项目研发流程,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展开,更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研究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通报》2021,(1):70-74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四大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方法、聚合反应类型和机理,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本文根据高分子化学课程在土建类工科院校的现状,结合近年来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增加教学中建筑材料切入点、探索适应工科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互补作用、与行业实际相结合等角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自信心,提出了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土建类本科院校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制定了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采取了优化培养方案、加强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本研究对于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战略部署的逐步落实和高等教育内部变革的日益深化,大量地方本科高校都面临着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紧迫任务。本文从专业群建设、培养方案设计、专业思想引导、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闽江学院化工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索和近年来取得的建设成果,为地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实践环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产教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模式改革.通过大力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突出工程能力培养,构建信息化管理,多专业融合的实习实训培养体系,强化工科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措施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企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工程教育认证已经在我国高等工程专业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是高等教育工程观的重要转变,主要倡导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个基本理念。本文介绍了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建设与教学改革做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毕业要求达成为目标,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持续改进等方面深程度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的科学。高分子化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越来越受重视,高分子教研人员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本文简述了在教学过程中高分子化学课程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省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推动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系列在师资力量、教学手段、学习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并运用于我校高分子化学的教学中。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反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作为中原工学院新开设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具有内容多、理论知识抽象和课时少的特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学生特点、课程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讲授好这门课,需要对各方面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对我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学时少、前修课程衔接和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实施,收到了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