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0.5 ̄1.0mol/L H2SO4溶液处理ZrO2含量为3% ̄50%(摩尔分数)的锆硅复合氧化物,制得SO4^2-/ZrO2-SrO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乙酸/丁醇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及其制备条件(如:Zr/Si比、沉淀剂、预焙烧温度、焙烧温度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反应,使用ZrO2含量约为10%的SO4^2-SiO2催化剂时,乙酸的转化率高于98%;而在相同条件下使  相似文献   

2.
制得了二丁胺甲基膦酸-亚磷酸氢锆Zr(HPO3)2-x.(O3PCH2NBu2).H2O(x=0.8,0.6,0.5,0.4,0.35),用溴化苄季铵化,得部分季铵化产物,溴化苄基二丁铵甲基膦酸-二丁胺甲基膦酸-亚磷酸氢锆Zr(HPO3)2-x.(O3PCH2NBu2)x-y.(O3PCH2N^+Bu2.CH2Ph.Br^-).H2O(y<x),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对液/液或固/固/液相转移催化的取  相似文献   

3.
在水溶液中于AISI304不锈钢表面电沉积Zr(OH)4-Y(OH)3薄膜,然后在300 ̄500℃烧结形成ZrO2-8wt%Y2O3薄膜,讨论了相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沉积ZrO-8wt%Y2O3薄膜的试样与空白试样相比,氧化增重下降约3倍,表面沉积ZrO2-8wt%Y2O3薄膜有益作用在于改善了氧化膜与不锈钢基体的附着力和促进铬的选择性氧化。  相似文献   

4.
SO^2—4/ZrO2超强酸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BET、XRD、流动指法剂法、化学分析、低温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条件对ZrO2前驱体和SO^2-4/ZrO2超强酸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制备条件,ZrO2前驱体的比表面可相差1.8倍,SO^2-4/ZrO2的酸强度相差约1000倍,SO^2-4/ZrO2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活性相差约300倍,ZrO2最高比表面可达245m^2/g,SO^2-4/ZrO2酸强度为H0≤-1  相似文献   

5.
对Y(NO3)3.6H2O的差热和热重分析表明,Y(NO3)3.6H2O经脱水和热分解在580℃以上完全分解为Y2O3,在此基础上,以Y(NO3)3.6H2O为前驱体,采用喷雾热解过程制备出粒度为0.50-1.50μm的立方相球形Y2O3粉末。  相似文献   

6.
在水溶液中于AISI304不锈钢表面电沉积zr(OH)_4-Y(OH)_3薄膜,然后在30D~500℃烧结形成ZrO_2-8wt%Y_2O_3薄膜,讨论了相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沉积ZrO-8wt%Y_2O_3薄膜的试样与空白试样相比,氧化增重下降约3倍,表面沉积ZrO_2-8wt%Y_2O_3薄膜的有益作用在于改善了氧化膜与不锈钢基体的附着力和促进铬的选择性氧化。  相似文献   

7.
SO4^2—/ZrO2超强酸催化剂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XPS技术对不同焙烧温度,不同H2SO4浓度制得的SO4^2-/ZrO2和不同反应温度下反应后SO4^2-/ZrO2超强酸催化剂的表面元素电子结合能及表面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表面元素Zr,O,S的氧化态没有影响,但Zr,O的电子结合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O(-2)至少可归结为三种存在形式的氧;SO4^2-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富集,且当H2SO4浓度为0.5m  相似文献   

8.
SO2-4/Z4O2-TiO2-SiO2固体酸催化苯乙烯选择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一种SO^2-4促进的金属氧化物固体酸SO^2-4/ZrO2-TiO2-SiO2,并将其用于催化C6H5C2H3的选择氧化反应,发现该新型固体酸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C6H5C2H3转化率达10.73%,C6H5C2H5O选择性达20.73%。用IR,XRD等方法进行的表征表明,反应的选择氧化活性位可能含有Zr,Si,O,Ti等成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的机理。在未控制离子强度下,萃取平衡反应为:Th^4++Cl^-+3(HA)2(o)→ThClA3(HA)3(o)+3H^+。在控制离子强度为1.0mol/L时,萃取反应为Th^4++2Cl^-+3(HA)2(O)→ThCl2A2.(HA)4(P)+2H^+。用饮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组成为ThClA3.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  相似文献   

10.
YBa2Cu3Ox(x=6-7)薄膜被合成在YSZ基底上,用FTIR,XPS,XRD等手段原位研究CO在薄膜上的吸附及加氢行为。CO吸附在Cu位置上,与YBCO体相中的O作用,生成表面CO2或-COO基团,导致YBCO中生产氧空位,使YBCO发生昌型转变,Cu^2+被还原为Cu^+或Cu^0.YBCO中的氧空位有利于CO、CO2及H2的吸附。CO、CO2在YBCO膜上的加氢产物为CH3OH、CH3  相似文献   

11.
通过η^5-R^1C5H4(CO)3MHa与η^5-R^2C5H4(CO)2MNa(M=Mo,W)以及η^5-R^1C5H4(CO)3MoNa与η^5-R^2C5H4(CO)3WNa在Fe2(SO4)3醋酸水溶液作用下的交叉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7个新的非对称型金属单键化合物η^5-R^1C5H4(CO)3Mo-Mo(CO)3C5H4R^2-η^5(R^1,R^2:C(O)Me,CO2Et),η^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的6mol/L HBr介质作流动相,以PTFE(聚四氟乙烯)负载的乙醚作固定相,反相萃取层析使微量Ga(Ⅲ),In(Ⅲ)与Fe^3+、Tl^3+、Mo^6+、Au^3+、Ti^4+、Bi^3+、Al^3+、Mg^2+、Ca^2+、Ni^2+、Co^2+、Cd^2+、Zn^2+、Pb^2+、Cu^2+等多种离子分离。留于柱上的铟、镓分别用HCl(4mol/L)-H2O2(3%)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三元体系Y(ClO4)3.3H2O-B15C5-CH3OH在25℃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该体系在25℃生成三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其组成分别为:4Y(ClO4)3.3B15C5.12H2O.12Ch3OH(I),Y(ClO4)3.2B12C5.3H2O.Ch3OH(Ⅲ),其中配合物(I)和(Ⅱ)是溶解不一致化合物。在甲醇溶剂中,分离制备了配合物(Ⅲ),在69-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应用Ga(没食子酸)-H2O2-OH^-化学发光体系,流动注射技术测定乙醛的条件,如反应介质及其pH值,Ga及H2O2溶液的浓度,温度,试液混合次序与化学发光强度的关系等,选择了流动注射系统的若干参数,所拟定的方法测定乙醛的浓度范围为每mL1.7×10^-3~4.4×10^-7g,相对标准偏差为1.8%(2×10^-5g/mL,乙醛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检出限为每mL3.1×10^-8  相似文献   

15.
以沥青中间相为原料,氢氧化钾直接活化,获得了比表面达2363m ̄2/g的超高比表面炭分子筛(CMS)。分别以CMS、SiO_2、活性炭和θ-Al_2O_3为担体,制备了负载钼催化剂,并研究其加压甲烷化反应性能,发现活性依下面顺序增加:θ-Al_2O_3<SiO_2<活性炭(AC)<CMS。还分别以钼酸铵和磷钼酸(HPMo)为前驱体,制备了CMS负载钼催化剂,并考察了其煤气甲烷化活性,发现不同的催化剂前驱体对催化剂反应活性影响很大。根据产物中CH_4/CO_2的变化,推测CO在钼催化剂上的甲烷化反应包括如下两个步骤:(1)3H_2+CO→CH_4+H_2O,(2)CO+H_2O→CO_2+H_2。  相似文献   

16.
ZrO2及SO^2—4/ZrO2超强酸催化剂的XR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XRD技术从定性和定量上对ZrO2,特别是SO^2-4/ZrO2超强酸催化剂的物相和四方相ZrO2的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结果表明,SO^2-4的引入使SO^2-4/ZrO2的晶化温度比ZrO2大约提高了100K,并且使亚稳态四方相ZrO2得以稳定。亚稳态四方相ZrO2的含量主要受处理液浓度和焙烧温度的影响。处理液浓度越大,四方相含量越高;焙烧温度越高;四方相含量越低。强酸性的H2SO4溶液比弱  相似文献   

17.
合在了(Y(NTO)2NO3(H2O)5).2H2O(NTO为3-硝基-1,2,4-三唑-5-酮)并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m,晶胞参数:a=0.6773(2)nm,b=2.0866(2)nm,c=0.6551(1)nm;β=102.98(2)°V=0.9021(1)nm^3,Z=2,Dc=1.970g.cm^-3,μ=33.49cm^-1,F(000)=540,R=0.032,中  相似文献   

18.
用X射线衍微法测定了由η^5-MeO2CC5H4(CO)3MoNa和〔(η^5-MeO2CC5H4)(CO)2W〕Fe-(CO)3Co(CO)3(μ3-S)的等瓣置换反应所生成的手性簇合物-〔(η^5-MeO2CC5H4)(CO)2Mo〕-〔(η^5-MeO2CC5H4)(CO)2W〕Fe(CO)3(μ3-S)的分子结构及晶体结构。晶体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7162(5)nm,b=0.8  相似文献   

19.
C5烃中双环戊二烯过氧化物的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国  马兰萍 《分析化学》1996,24(3):356-359
本报道了C5烃中双环戊二烯过氧化物(PDCPD)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在HOC2H4OCH3-H2O介质中,PDCPD与KI反应生成I3^-而I3^-与PDCPD的量成正比,在λmax=352nm处可进行PDCPD的光度测定,测定下限为3.2×10^-5mol/L,SD=0.34,RSD=1.40%。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4-CH3SC6H4NH2(MMA)插层的α-Zr9HPO4)2.H2O,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MMA的插层特性,发现插层反应与MMA和α-ZrP摩尔比R有关;(1)当R〉2时,有插层产物相产生,但是即使在MMA大大过量的条件下,仍然有部分α-ZrP颗粒大小等有关;插层产物的层间距约为2.36nm,,层间距的大小不随反应物浓度,温度等条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