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前言     
刘育 《中国科学B辑》2009,39(3):193-193
2008年8月11~13日,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具有悠久历史及光荣传统的西北师范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4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的200多名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工作者齐聚兰州, 共同探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发展. 会议期间,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提出了许多对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十分有意义的问题和建议, 整个会议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气氛. 大会期间的50余场学术报告, 展示了我国科研人员在大环化合物和超分子体系的合成、识别、组装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领域近年来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 与会代表既有象黄志镗先生这样长期从事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老一辈化学家, 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化学工作者, 表明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人才辈出. 可以说这是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一次盛会. 自1982年首届大环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兰州召开和1998年首届超分子化学会议在天津召开以来, 经过了几代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6年后, 大环化学会议重回兰州, 标志着我国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研究领域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 回首过去的26年, 许多老一辈化学家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为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同时,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 一批中青年化学工作者迅速成长, 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诸多领域崭露头角, 成为新时期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过去的26年见证了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成就和进步, 我们更坚信, 在全体同仁的携手努力下, 我国的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发展必将走向更大的辉煌. 本次会议共收到稿件300多篇, 充分反映了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为进一步展示这些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B辑:化学》决定出版“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专辑.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席, 我有幸被邀请为《中国科学B辑:化学》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专辑的特约编辑. 经过专家评审, 我们仅仅精选了部分专家学者撰写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编辑成为3本专辑出版(中文版2009年第3/4期, 英文版2009年第4期), 希望对广大化学工作者了解我国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成果有所裨益. 为了此次专辑能够顺利出版, 各位同仁不辞辛劳, 认真撰写和评审, 付出了诸多心血; 《中国科学B辑:化学》编辑部的李战英、朱晓文和方晨等编辑克服困难、加班加点, 仔细审核校对, 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 难免有不当之处, 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见谅和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2.
超分子液晶结合了超分子化学和液晶两者的特点,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简述超分子化学和超分子液晶概念的基础上,对非共价键结合包括氢键型、离子型和金属络合型的超分子液晶结构和研究现状作了简介,并对超分子液晶常用的表征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超分子聚合物是超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将光响应的功能基团以非共价作用构筑到超分子聚合物体系中,得到光响应型超分子聚合物,从而能够将超分子聚合物的独特性质与光化学反应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构筑新型的光功能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本课题组有关光响应超分子聚合物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主链型的光响应超分子聚合物的光调控组装和解离,超分子聚合物和共价聚合物的光控可逆切换和光调控组装形貌;另外还举例介绍了具有自修复和室温磷光发射等功能的侧链型光响应超分子聚合物,并对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聚合物领域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超分子化学的起源与发展、超分子体系的分类及其功能与应用3个方面阐述了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超分子化学与分子化学的区别,以及超分子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超分子化学是当今化学中发展迅速、极具前景的研究领域.分子识别是形成超分子化合物的基础.环番由于兼备冠醚、环糊精和多齿配体的一些特性,在分子识别、离子识别、超分子催化、模拟酶、分子自组装、材料科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超分子聚合物是超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可控制备超分子聚合物对于研究超分子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设计合成特定功能的超分子聚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总结通过超分子单体的共价聚合反应以制备超分子聚合物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制备超分子聚合物的方法,超分子单体的共价聚合方法将不易调控的非共价聚合转化为可控的共价聚合,为实现超分子聚合物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概念,而荧光开关PET(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体系又是分子识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超分子化学和光物理学科相结合的成就.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中性客体分子的荧光传感和开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超分子化学为现代有机合成提供了新思路,把超分子化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其中,可以合成得到用传统有机合成方法不可能得到的新型拓扑结构分子.本文概述了轮烷、索烃和其它新型机械互锁结构分子的模板合成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和中性分子识别等.1,2,3-三唑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和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超分子化学的各个领域.按照阳离子识别、阴离子识别以及中性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识别等类型,综述了近年来三唑类化合物在分子识别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分子印刷板     
分子印刷板是一种主体分子修饰的特制表面,通过超分子相瓦作用在该表面上固定客体分子.在分子印刷板的研究过程中发展的"多重相互作用"理论,可以更好地定量理解分子印刷板与客体分子间的超分子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对分子印刷板的广泛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超分子化学、表面化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认识,拓展其在纳米技术、分子的表面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MCM-41-β-沸石中孔-微孔复合分子筛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MCM-41是1992年由Mobil公司首次合成,具有可调的规整孔道结构,孔径大小为1.6~10nm的六方中孔分子筛[1,2],β-沸石是具有三维十二元环孔道,一条线性通道孔径为0.57nm×0.75nm,另一条由两种线性通道相交形成的弯曲通道,孔径...  相似文献   

12.
Eu(TTA)_3/MCM-41介孔复合体的溶胶凝胶法组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溶胶 凝胶法将稀土配合物Eu(TTA) 3 组装到MCM 41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 ,并初步认定客体分子Eu(TTA) 3 是以加合物形式包裹于表面活性剂胶束中。该法制得的介孔复合体Eu(TTA) 3/MCM 41,用XRD、HRTEM技术证实具有短程有序的、规整的六方介孔结构和大小分布均匀的纳米晶粒。对其光致发光和荧光寿命的研究发现 :与乙醇溶液中相比 ,Eu3 的荧光寿命没有发生改变 ,但Stokes位移却明显增大 ;复合体中 ,能量是从主体MCM 41传递到客体Eu(TTA) 3 上。  相似文献   

13.
高岭土微球原位晶化合成高岭土-NaY-MCM-41复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岭土微球上原位晶化合成了高岭土-NaY-MCM-41复合物.利用XRD、SEM、TEM和BET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高岭土表面原位生长NaY-MCM-41复合分子筛的合成化学.考察了合成体系的pH值、模板剂、H2O用量和SiO2/Al2O3比的影响.高岭土-NaY-MCM-41复合物具有大、介、微梯度分布的孔结构和合理的酸性分布.克服了单独的微孔分子筛孔径和介孔分子筛的局限性.实现了介孔、微孔分子筛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研究Ⅱ.微波辐射合成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 微波辐 射技术合 成了 M C M41 介孔分 子筛,并 用 X R D , S E M , I R, N M R 和吸 附等表征手段考 察了其 晶化过程 、晶体 形 貌和 稳定 性 等特 点. 结 果表 明, 微波 法合 成 M C M41 分 子 筛时诱导期 极短,晶 化速度很 快且在晶 化后期 无转晶现 象; 微 波法 合成 的 M C M41 试样 的吸 附容 量较低,但 具有较强 的耐热及 水热稳 定性和抗 酸碱能 力  相似文献   

15.
MoO3在介孔分子筛MCM—41上分散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郭锐  马骏 《分子催化》2001,15(5):379-384
采用XPS和XRD方法,测定了MoO3在未经改性的MCM-41及用Al2O3和TiO2改性后的MCM-41上的单层分散阈值,发现,MoO3在用Al2O3和TiO2改性后的MCM-41上的单层分散阈值比未经改性的MCM-41上的要提高三分之二。另外,借助MoO3/MCM-41、MoO3/Al2O3-MCM-41、MoO3/TiO2-MCM-41系列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分布测定,研究了MoO3在未经改性的MCM-41及用Al2O3和TiO2改性后的MCM-41上的分散状况。  相似文献   

16.
Nb-MCM-41硅基中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CM41中孔分子筛在催化、吸附分离、离子交换以及无机材料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与研究价值.近年来,在催化应用方面,将具有一定催化活性的过渡金属元素如Ti[1]、Zr[2]、Mo[3]、V[4]、Fe[5]、Mn[6]、W[7]等以高分散的形态嵌入分子筛骨架结构中,得到了许多具有催化氧化性能的新型催化剂.这些新型催化剂已在石油加工、精细化学品和有机中间体的制备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8].铌的化合物是目前引人注目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因为具有酸活性中心及氧化还原功能,已应用于烯烃齐聚[9]…  相似文献   

17.
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研究Ⅰ.水热合成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磊  王公慰  魏迎旭  齐越 《催化学报》1999,20(3):247-250
以 十六 烷基 三甲 基溴 化铵 为附 加试 剂合 成了 M C M41 介 孔分 子筛, 并 用 X R D , S E M 和 I R 等 表征手段 考察了晶 化时间 、晶化温度 、物料 组 成和 附 加试 剂用 量 等对 其晶 化 过程 的影 响. 结果表明 , M C M41 介孔分 子筛的晶 化诱导 期较长,在 晶化后 期存在着 转晶现 象,而且有 一较适 宜的晶化温 度、物料 组成和附 加试剂 用量范围  相似文献   

18.
采用程序升温硫化(TPS)技术,研究了负载于MCM-41分子筛的钼钴系催化剂的性能,根据TPOS结果可知,(1)载体和MoO3相互作用的强度顺序如下:Al2O3>Al2O3-MCM-41>MCM-41>TiO2-MCM-41,说明TiO2具有削弱MCM-41和MoO3作用的能力;而Al2O3则相反,它增加了MoO3和MCM-41的相互作用。(2)助剂CoO对负载于未经改性的MCM-41载体上的MoO3的硫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和以Al2O3为载体的情况下不同,在Al2O3上,MoO3和CoO可能生成Co-Mo-O复合相,从而促进了MoO3的硫化。(3)助剂CoO对负载于经TiO2和Al2O3改性的MCM-41上的MoO3的硫化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锐  马骏  杨锡尧 《分子催化》2002,16(1):19-24
通过氧吸附量、噻吩吸附热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研究了MoO3/MCM-41、MoO3-CoO(NiO)/MCM-41系列催化剂,发现,对于MoO3/MCM-41催化剂,当MoO3的质量分数(以MCM-41为底数,即MCM-41=1g时,MoO3含量为0.15g,下同)从15%增加到20%时,其噻吩的加氢硫(HDS)活性增大,至25%时活性下降,所对应的氧吸附量(mL/g催化剂)也是先增大后减少,并且两者有很好的线性对应关系,而且噻吩吸附热则基本保持不变,采用不同的MoO3-CoO(NiO)浸渍顺序制备的MoO3-CoO(NiO)/MCM-41催化剂中,先浸渍CoO(NiO)再浸渍MoO3的催化剂,其噻吩HDS活性明显优于对其它浸渍顺序制备的催化剂,同时催化剂的氧吸附量和噻吩吸附热也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有机弱碱体系中氢型硅铝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有机胺为碱源合成出硅铝介孔分子筛MCM-41,并将合成产物的性能与采用传统方法(以氢氧化钠为碱源)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对比.所合成产物经焙烧脱除有机表面活性剂后即为氢型.XRD和TE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骨架具有很高的有序度.固体核磁共振结果显示,铝原子以四配位的形式存在于样品的原粉中.经过高温焙烧,有少量骨架铝脱出骨架,转变成六配位形式.程序升温吡啶吸附红外光谱证明焙烧后产物具有一定的表面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