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制样过程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酸乙烯酯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DSC、SAXS、POM等实验结果表明,PHB/PVAc共混物经溶液成膜后处于分相的状态,PVAc对PHB的结晶能力影响不大;而经融处理后,PHB/PVAc共混物则处于相容的均相状态,随PVAc的含量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DSC,POM,WAXD实验方法研究了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酸乙稀酯(PHB/PVAc)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随共混物中非晶组份PVAc含量的增加,PHB结晶的活化能增大。用Avrami方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PVAc的加入对PHB结晶的生长方式影响不大,但结晶速率却明显下降。WAXD实验表明,PVAc的加入不影响PHB的结晶结构,但微晶尺寸和结晶度却明显变小。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DSC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酸乙烯酯共温物结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DSC,POM,WAXD实验方法研究了聚β-羟基丁酸酯/聚醋酯乙稀酯(PHB/PVAc)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随共混物中非晶组份PVAc含量的增加,PHB结晶的活化能增大。用Avrami方程处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PVAc的加入对PBH结晶的生长方式影响不大,但结晶速率却明显下降。WAXD实验表明,PVAc的加入入不影响PHB的结晶结构,但微晶尺寸和结晶度却明显变小。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D  相似文献   

4.
DSC和FTIR测试表明,结晶/非晶共混体系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双酚A羟基醚(PBHE)是部分相容的.熔融结晶退火可以大大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度,增加其相容性,75/25组分PHB相结晶度最大,50/50组分(020)、(130)晶面微晶尺寸最大.SAXS研究表明,纯PHB的中间层约为1.5nm,片层厚约4.0nm;共混物的中间层在2.0nm左右,片层厚在5.0—7.2nm之间,50/50组分片层最厚.75/25组分晶相和非晶相的密度差最大.  相似文献   

5.
DSC和FTIR测试表明,结晶/非晶共混体系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双酚A羧基醚是部分相容的。熔融结晶退火可以大大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度,增加其相容性。75/25组分PHB相结晶度最大,50/50组分晶面微晶尺寸最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环氧乙烷(PEO)/聚2-乙烯基吡啶(P2VP)的共混物分别经LiCLO4、四氰基代苯醌二甲烷(TCNQ)及两者共同掺杂后其共混物的离子、电子及混合导电率,当PEO与P2VP的重量比分别为6/4、5/5及4/6时,共混物的混合导电率大于相应的离子及电子导电率的总和,呈现协同效应,从共混物外观的研究发现LiCLO4能作为PEO/P2VP共混体系的增容剂。  相似文献   

7.
POM/EVA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力学测试、扫描电镜(SEM)、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了聚甲醛(POM)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共混物(POM/EVA)的力学性能及其微同形态;用聚甲醛与马来酸二丁酯(DBM)的接枝物(POM-g-DBM)作相溶剂,能改变共的两相间的粘结力,从而提出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改变了POM/EVA共混物的断裂方式,微观形态及结晶性能,对其热性能影响不大;通过改变PO  相似文献   

8.
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PHEMA)和一系列不同组成的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PSAm).利用DSC,IR方法研究了PSAm/PHEM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观察到不同组成的PSAm与PHEMA等重量比混合时,只有Am含量在47~57mol%范围内的PSAm与PHEMA的共混物相容,即共混体系表现出一个“miscibilitywindow”.应用平均场理论计算了上述共混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共聚物内不同链段间的拒斥力(repulsion)是使PSAm/PHEMA共混体系产生“miscibilitywindow”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聚烯烃高分子共混物的初始相形态及相间界面张力的改变对退火热处理条件下共混物分散相尺寸分布梯度形态形成速度的影响.通过控制共混物共混过程中Brabender转子的转速来控制共混物所受的剪切力大小,可达到控制共混物初始相形态的目的.通过SEM电镜观察相形态,并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仪得到分散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转子转速越大,即共混物所受的剪切力越大,分散相初始粒径越小,且分散也越均匀.初始粒径较小的样品退火后形成梯度的速度相对较快.选用体系聚丙烯(PP)/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聚乙烯(PE)/EVAc及改变EVAc中的醋酸乙烯酯(VAc)含量与PE共混对比研究了不同相界面张力对梯度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各体系退火热处理后均可形成梯度相形态,且相间界面张力越大.高分子共混物中梯度相形态形成速度也越快  相似文献   

10.
利用DSC、DMA、TEM和XPS对[PSF-PDMS-PHS]n/PSF共混物的相容性及表面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DMS在共混物表面的富集与PSF均聚物和[PSF-PDMS-PHS]n中硬段的相容性有关;PDMS在相容的共混物体系表面的富集与对应的多嵌段共聚物组成基本相近;不相容共混物体系表面PDMS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当共混物本体中有机硅含量从1%增至5%,表面层PDMS的含量迅速增加,可达到嵌段共聚物中PDMS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聚(2,6-二甲基-1,4-苯醚)高聚体/聚(苯乙烯-co-4-乙烯吡啶)共混物的溶液行为研究表明,与对应的PPO/PSVP共混物相比,这两个系列的共混的都表现出较高的比浓粘度。  相似文献   

12.
用偏光显微镜(PLM)、DSC、IR和WAXD等测试方法对聚环氧乙烷(PEO)/聚乙基唑啉(PEOx)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含量在30%以上的共混体系中,几乎完全被球晶充满,非晶态PEOx作为微区分散在大球晶之间或之中;含量为20%的共混体系照片上呈树枝状晶;含量低于10%时则看不到结晶出现,体系形成单一的非晶相.对任何组成的共混物,均只出现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而且符合Fox方程揭示的规律;随PEOx组分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减小,熔点下降,并利用平衡熔点方程计算出PEO与PEOx的相互作用能密度.非晶PEO与PEOx热力学相容,其相容性是由于这两种分子间存在着特殊相互作用.PEOx的加入不会改变PEO的晶胞参数.  相似文献   

13.
潘雁  黄玉惠 《应用化学》1997,14(2):53-56
用DSC、DMA研究了羧化聚苯醚(CPPO)/聚(苯乙烯-乙烯吡啶)(PS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与CPPO/PS体系相比,乙烯吡啶基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共混相容性.这主要是由于CPPO中的羧基与PSVP中的吡啶基之间通过质子转移形成的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两组分分子的均匀混合.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定了聚氧化乙烯(PEO)和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共混热以及共混组分的热压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并由上述实测值计算了状态方程参数.用Hamada~[1-2]等改进的Flory状态方程理论估算了PEO/PVAc混体系的交换能参数(X_12)、相互作用参数(x_12/r_1)和剩余混合体积(V~E/V~0).  相似文献   

15.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 MAA))与低分子量或高分子量梯形聚苯基硅倍半氧烷(PPSQ)的共混物经原位聚合法制成.用光学透明法、荧光光谱、DSC等技术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转变.结果表明,当PPSQ含量较小时,由于PPSQ与P(MMA MAA)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该共混体系在一定配比下相容,且低分子量PPSQ与P(MMA MAA)间的相容性较好.当PPSQ的含量≤1%时,PPSQ的加入对该共混物的Tg影响不大,但其Tf随PPSQ含量增加而增大.此外,还测试了P(MMA MAA)/PPSQ原位共混物的硬度及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6.
聚醋酸乙烯酯与铜(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ESR、UV和IR表征Cu(2+)离子与PVAC的配位反应。根据CUCl2·2H2O乙醇溶液与PVAc-CuCl2·2H2O乙醇溶液的电导率差值随Cu(2+)离子摩尔浓度变化的明显转析点得知,1个Cu(2+)离子大约能与PVAc4个链节单元配位。证实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的聚合体是无规PMMA,得率为70%。讨论了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络合催化引发下的游离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DCS、POM、SEM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对羟基苯甲醛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含量的液晶共聚酯PET40/PHB60(LCP1)和PET30/PHB70(LCP2)的共混物与尼龙1010为基体的三元混体系。结果表明,液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单组分有明显提高,通过改变混合液晶中两组分的含量可调节其加工温度与粘度,从而满足了与尼龙1010共混的加工窗口要求。混合液晶的加入对尼龙1010的结晶与熔融  相似文献   

18.
用偏光显微镜DSC,IR和WAXD等测试方法对聚环氧乙烷/聚乙基恶唑啉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及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O含量在30%以上的共混体系中,几乎完全被球晶充满,非晶态PEOX作为微区分散在大球晶之间或之中;含量为20%的共混体系照片上呈树枝状晶;含量低于10%时则看不到结晶出现,体系形成单一的非晶相。  相似文献   

19.
聚(2,6 二甲基 1,4 苯醚)(PPO)离聚体(磺化或羧化聚苯醚)/聚(苯乙烯 co 4 乙烯吡啶(PSVP)共混物的溶液行为研究表明,与对应的PPO/PSVP共混物相比,这两个系列的共混物都表现出较高的比浓粘度.这是由于聚苯醚离聚体上的酸基发生质子转移,产生了酸根阴离子和吡啶基阳离子,两组分间的酸 碱相互作用导致了分子间的缔合,从而使比浓粘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使用WAXD和SEM研究了高真空强静电场下半熔融态处理不同共混比例(PA11/PVDF=0/100、20/80、40/60、60/80、80/20、100/0)的压电聚合的PA11/PVDF共混物压片的晶体结构和形态。WAXD分析表明,纯PVDF经不同强度静电场半熔融态处理后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均为β型PVDF;而纯PA11经不同强度静电场半熔融态处理后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随电场强度的增加,部分PA11由α型向δ′型转变。PA11/PVDF共混物经不同强度静电场半熔融态处理后,当PA11含量较小时,其结晶相为由β型PVDF和α型PA11组成的混合相,并没有新相产生;而当PA11含量较大时,共混物中的部分PA11同样由α型向δ′型PA11组成的混合相。SEM观察表明,在无电场时,纯PA11和纯PVDF呈混乱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