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们通常说某人思考问题具有严密性,说话具有条理性,推理具有逻辑性,实际上就是说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强或者能正确地运用逻辑方法.根据逻辑学的规则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逻辑方法.物理学科理论的主体运用形式逻辑,也大量渗透了辩证逻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过程和方法”被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逻辑方法的渗透和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梁俊 《物理通报》2006,(4):33-35
数学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在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时,数学知识起着重要的工具作用.在高考考纲中明确指出,要考察考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即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应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所以人们普遍达成一种共识,学好数学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基础.但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好数学的同学不一定能学好物理.原因是什么呢?这些学生往往不注意在应用数学知识时,物理公式或规律中包含的物理含义及应用条件,而用纯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或求解物理问题.这样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就会产生许多思维误区.下面笔者就一些教学中常见的相关错误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习的内容不包括能力,但培养能力却是物理教学的首要目标和任务.那么在物理教学中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能力发展的主渠道是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本文先简述物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然后提出由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途径,分析其理论根据及内涵,为培养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魏嵋 《物理通报》2007,(11):23-24
在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说“物理难学”.教学之余,笔者也经常反思“为什么学生感觉物理难学”.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多年的探究,笔者认为物理难学的根本原因是: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未能明确和掌握物理学的语言,没能有效培养起学生运用物理学语言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明确和掌握物理学语言,  相似文献   

5.
徐瑞 《物理实验》1994,14(5):227-228
物理实验在中专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徐瑞(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物理实验在中专物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讲授一个新内容、新问题时,总要实验仪器帮助我们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物理上很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在实验的帮助下,就能很容易地讲解和理...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师都特别重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通过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分析其意义,并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学生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只要选对公式,并把题目中所给的数据带入公式中即可,甚至认为物理的解题方法与数学的运算过程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殊不知数据在物理解题中有时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在物理情景中所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学校,作为新技术应用的先驱,也毫不例外地引入了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物理教学中.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也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当信息技术渗透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时,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呢?在应用中要思考哪些问题呢?这些是本文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物理教师受“题海战术”的影响,教学中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出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后的习题讲解分析上,而对它们得出的过程关注不够,无法深切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悟不到物理的真谛.学生由于满脑子的小球、斜面、木块、子弹、轻杆等抽象的模型,一旦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对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社会的联系没有真切的感受,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的物理知识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些物理学习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思路,期望对物理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中专物理教育中,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也直接体现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1 教学必须联系实际1.1 概念与规律的讲解要结合实际教师应该熟悉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导出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本质.要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联系实际,还可以通过实验,再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揭示科学家们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还要努力发掘在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培养对象的需要,注意物理知识应用的教学.就此谈一下在医学生中注重物理知识应用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深入挖掘电磁学课程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元素,结合丰富的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电磁学的教学中,从而推进电磁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这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电磁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科学.在物理科学研究中,为了发现科学规律,很多科学家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在课堂教学上,作为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向学生讲授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索科学问题的,包括探索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试验过程.本文以波粒二象性、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太空探索等为例,具体讲解这些探索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实验过程,通过这些,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This heuristic article introduce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idea of drawing colored balls from an urn so as to allow mutually incompatible experiments to be represented, thereby providing a device for thinking about quantum logic and other non-classical statistical situations in a concrete way. Such models have proven valuable in generating examples and counterexamples and in making abstract definitions in quantum logic seem more intuitive.Dedicated to the fond memory of Charles H. Randall, mentor and friend, in collaboration with whom many of the ideas in this paper unfolded.  相似文献   

14.
谭捷 《物理通报》2022,(1):18-20
以受迫振动和共振为例,对大学物理中的课程思政进行案例研究.以塔科马大桥倒塌的工程实例引入教学内容,将晦涩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根据具体的物理知识点3次引入思政元素.第一次是通过分析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铁振动消失的原因,引出我国高铁技术的成就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次是通过列举生活中由共振带来的危害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主义思维.第三次是将机械的共振升华到思想的共振,以举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思想共鸣宣扬我国的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探究问题中,有些比较复杂,如果试图仅靠一个实验得出结论,则容易导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最终牵强地得出结论.为了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此时有必要将复杂问题有逻辑、有条理地分解成多个逐层递进的简单问题,以保证在探究逐步深入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有着严密的逻辑和充足的证据.基于这种认识,以人教版"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为例,提出相应的实验教学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错误类型及成因有助于改进物理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主要的错误类型可分为理解性错误、思维性错误和数学性错误3类,运用自制《学生物理错题错因反思单》展开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主要错因依次为"不理解概念、规律""运算错误""不理解题意""缺乏解题方法"等,且不同分数段的学生错因分布特点不同.因此,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学情,科学进行学法指导;重视过程,扎实搞好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深度研讨,切实进行审题方法训练;数理结合,灵活培养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The quantum logical and quantum information-theoretic traditions have exerted an especially powerful influence on Bub’s thinking about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both the quantum logical and information-theoretic traditi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ir representational frameworks. I argue that it is at this level—at the level of its framework—that the quantum logical tradition has retained its centrality to Bub’s thought. It is further argued that there is implicit in the quantum information-theoretic tradition a set of ideas that mark a genuinely new alternative to the framework of quantum logic. These ideas are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the 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 a claim which I defend with an extended discussion of their applica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o hidden variable theorem of Kochen and Specker.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断裂表面分维的普适性和材料特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目前实验教学现状、仿真实验的作用与效果,说明仿真实验与实物实验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We compare two approaches to the empirical logic of automata. The first, called partition logic (logic of microstatements), refers to experiments on individual automata. The second, the logic of simulation (logic of macrostatements), deals with ensembles of autom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