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解文秀 《光谱实验室》2000,17(4):477-479
在酸性介质中,痕量钼(Ⅵ)对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褪色反应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本文研究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方法最低检出限为5.0*10^-10g/mLMo(Ⅵ)检测线性范围为0-1.0μg/25mLMo(Ⅵ),用于水样及食品中Mo(Ⅵ)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空气-乙炔焰中酒石酸钾钠(NaKC4H4O6)对Cr(Ⅵ)的火焰原子化行为的影响,发现NaKC4H4O6对Cr(Ⅵ)有显著的增感效应,在提高测定Cr(Ⅵ)灵敏度的同时,亦提高了FAAS法测定铬(Ⅵ)的选择性。方法已用于合金钢及水样中铬的分析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pH值、吸附剂量、吸附质浓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磷酸酯化改性梨渣吸附Cr(Ⅵ)离子的效果。溶液初始pH 4.5时,Cr(Ⅵ)离子的吸附达到最大值;酯化梨渣≥10g.L-1能除去Cr(Ⅵ)为100μg.L-1溶液中的86.5%的Cr(Ⅵ)离子。酯化梨渣对Cr(Ⅵ)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其最大吸附能力为67.56μg.g-1。Cr(Ⅵ)离子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90min,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描述酯化梨渣对Cr(Ⅵ)离子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固体样品中Cr(Ⅲ)和Cr(Ⅵ)含量的测定方法。提出以NaOH溶解样品,以Fe(OH)3共沉淀分离富集Cr(Ⅲ)和以元机酸消化样品,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Cr(Ⅲ)和总Cr的含量的方法,再从总Cr中减去Cr(Ⅲ)得到Cr(Ⅵ)。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固体样品中Cr(Ⅲ)和Cr(Ⅵ)含量的测定方法。提出以NaOH溶解样品,以Fe(OH)3共沉淀分离富集Cr(Ⅲ)和以无机酸消化样品,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Cr(Ⅲ)和总Cr的含量的方法,再从总Cr中减去Cr(Ⅲ)得到Cr(Ⅵ)。方法简单快速和准确,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Ⅱ—Ⅵ族半导体研究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天令  朱嘉麟 《物理》1996,25(11):662-665
回顾了Ⅱ-Ⅵ族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状况。结合国际上的最新研究动态,总结出Ⅱ-Ⅵ族半导体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1)p型掺杂研究;(2)p型Ⅱ-Ⅵ族半导体的欧姆接触;(3)Ⅱ-Ⅵ族外延结构中的电子,激子增益;(4)量子线,量子点及稀磁半导体。  相似文献   

7.
Ⅱ-Ⅵ族半导体研究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Ⅱ-Ⅵ族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状况.结合国际上的最新研究动态,总结出Ⅱ-Ⅵ族半导体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1)p型掺杂研究;(2)p型Ⅱ-Ⅵ族半导体的欧姆接触;(3)Ⅱ-Ⅵ族外延结构中的电子、激子与增益;(4)量子线、量子点及稀磁半导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查了Fe(Ⅲ)-Ⅰ-、Cr(Ⅵ)-Ⅰ-及Cr(Ⅵ)-Ⅰ-Fe(Ⅱ)体系的反应曲线,证明由于Fe(Ⅱ)的引入,体系产生Cr(Ⅴ)中间体并快速氧化Ⅰ^-;通过实验确定Cr(Ⅵ)-I^--Re(Ⅱ)体系的化学计量关系,导出了诱导反应的机理及速率方程,并通过反应曲线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反应机理,对含铬废水中铬的测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K9[Sb1W9O33],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K9[Sb1W9O33]改性,得到了(CTAB)9[Sb1W9O33],以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醇制取环己酮为探针反应,考察了n(Sb)∶n(W)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金属原子配比n(Sb)∶n(W)=1∶9,催化活性最高,在该条件下,环己酮的选择性达到了最大值99.2%。通过XRD、FT IR的检测,揭示了(CTAB)9[Sb1W9O3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Sb1W9O33]9-与CTAB+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实验结果为工业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光度法研究了正丙醇-碘化钾-水体系萃取分离锗的行为,探讨了Ge(Ⅳ)与一些金属离子的分离条件。实验表明.当溶液中正丙醇、碘化钾和硫酸铵的浓度分别为30%(V/V)、8.0×10-3mol/L和0.20g/mL时,Ge(Ⅳ)与Ga(Ⅲ)、Pb(Ⅱ)、Ce(Ⅲ)、V(Ⅴ)和W(Ⅵ)可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11.
PEG-Na2SO4-PAR体系中Pd(Ⅱ)、U(Ⅵ)、Mo(Ⅵ)的萃取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钠(Na2SO4)-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体系中,Pd(Ⅱ)、U(Ⅵ)、La(Ⅲ)、Mo(Ⅵ)的萃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5 ̄7.5溶液中,Pd(Ⅱ)、U(Ⅵ)、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La(Ⅲ)部分被萃取,而Mo(Ⅵ)则不被蔺取,从而实现了Mo(Ⅵ)与Pd(Ⅱ)、U(Ⅵ)混合离子间的定量分离,并初步探讨了PEG相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12.
以海拉尔褐煤热解萃取物为碳源,HNO3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氮掺杂煤基碳量子点(N-CQDs),将N-CQDs作为荧光探针,通过荧光猝灭法可选择性识别环境水中的Cr(Ⅵ)。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N-CQDs的形貌、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NCQDs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01 nm,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羧基、环氧基和硝基等含氧、含氮官能团。N-CQD的量子产率(QY)为1.36%,在340 nm激发光照射下发出黄绿色荧光(556 nm),且发射波长不依赖于激发波长(280~440 nm)。N-CQDs的pH值在4~11之间、低氯化钠浓度及长时间存放情况下,仍表现出优异的光学稳定性。分析多种阴离子对其荧光强度的猝灭影响,当Cr(Ⅵ)在0~200μmol/L时,N-CQD荧光强度(F0/F)与Cr(Ⅵ)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56μmol/L,实际水样的检测结果与ICP-OES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三种肿瘤细胞对超声结合血卟啉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采用频率为1.6MHz,强度为1W/cm^2、3W/cm^2、5W/cm^2、7W/cm^2的聚焦超声结合血卟啉分别对腹水型小鼠S180细胞(Sarcomal80,S180)、艾氏腹水瘤细胞(Ehrlich Ascites Tumor,EAT)及H-22肝癌细胞进行杀伤效应研究,利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处理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细胞对超声结合血卟啉的敏感性不同,声照条件相同时,三种细胞对1.6MHz频率超声的敏感性依次为:S18〉EAT〉H-22,且对超声结合血卟啉敏感性明显大于单纯超声。无论是单纯超声组还是超声结合血卟啉组,三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随超声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4.
钾助剂对Mo/SiO2表面钼物种状态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激光拉曼光谱(LRS)、电子自旋共振(ESR)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K-Mo/SiO2催化剂表面钾助剂和钼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物种的结构形式及其对钼Mo(Ⅵ)硫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钼之间的作用使表面钼物种明显聚集,随钾助剂含量不同而形成不同比例的多聚钼物种对应的Mo8O^4-26和Mo7O^6-24离子,抑制了聚集态MoO3的形成。硫化过程中,大部分钼Mo(Ⅵ)转变为Mo(Ⅵ),但  相似文献   

15.
施一生  赵特秀  刘洪图  王晓平 《物理学报》1992,41(11):1849-1855
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对Pd/W/Si(111)界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作低温退火时,受W膜的阻挡,未生成硅化物,但Pd/W界面和W/Si(111)界面均有互扩散。升高退火温度,Pd-W原子在Si衬底上形成互溶体,Pd原子已穿过W阻挡层而到达W/Si(111)界面处,随着退火温度的继续升高,首先在W/Si(111)界面处生成PdSix,WSix也随之生成,这样就形成Pd-W原子分布的“反转”,在薄  相似文献   

16.
交联壳聚糖在硒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行为,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PH=4时,Se(Ⅳ)捐附率达95%,而对Se(Ⅳ)几乎无吸附;吸附Se(Ⅵ)后,用1mol/L盐酸定量解吸,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测定环境中痕量Se(Ⅳ)/Se(Ⅵ)和有机硒的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20ng/L,回收率为93-106%,变异系数为2.0-5.0%  相似文献   

17.
离子膜富集—XRFA法测定Cr(Ⅲ)和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离子交换膜富集和分离Cr(Ⅲ)与Cr(Ⅵ),并用XRFA测定。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稀硫酸介质中,利用微量Fe ̄(2+)诱导Cr(Ⅵ)与甲基橙反应,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铬。  相似文献   

19.
元素在探针表面上的原子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针原子人经法是一种新技术,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用探针原子化法研究Au(1B),Sr(ⅡA),Cd(ⅡB),Al(ⅢA),La,Sm,Fu(ⅢB),Ge,Sn,Pb(ⅣA),Sb,Bi(ⅤA),V(ⅤB),Cr,Mo(ⅥB),Mn(ⅦB),Fe,Co,Ni,Pt(Ⅷ)等20个元素的原子化机理了起源于卤化物分解的元素有Au与Pt,起源于氧化物分解的元素有Cd,Al,La,Sm,Eu,Ge,Mn与Fe。  相似文献   

20.
以二乙烯三胺为交联剂合成了一种新型交联壳聚糖(DCCTS),研究了DCCTS对Se(Ⅳ)和Se(Ⅵ)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pH 3.6时,DCCTS能富集分离Se(Ⅵ),最大吸附率达94%,最佳吸附时间为30min,饱和吸附量为42.7mg/g,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CCTS富集分离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硒(Ⅳ)和硒(Ⅵ)的方法,此法检出限(3σ)为0.011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5.5%,回收率为99%—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