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和特点,简明概述了它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成像教学实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利用超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完成了核磁共振空间编码成像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了超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性能,并对2种观赏植物、动物骨骼、蛔虫、蚯蚓等生物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以及T1加权和氢核密度加权成像.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快速成像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海滨  邬学文 《物理》1997,26(10):595-600
快速成像为当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焦点之一。人体器官的运动、被验者的移动,均造成图像的缺陷,速度慢亦增加了成像成本,限制了核磁共振成像的普及。快速的核磁共振成像可能会给核磁共振成像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文章回顾了核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发展的历史,讨论了它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小型核磁共振仪的成像特点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相关参数的变化对所成图像的影响,得到了小型核磁共振成像的优化规律。随后利用GYCTNMR-10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对两种植物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学文 《物理》1995,24(10):619-625
核磁共振成像出现至贪不过20年左右。由于它在医学的诊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它在短短的20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在简述了核磁共振成像的基础原理和典型的实验方法-场梯度加波方法和自旋回波方法之后,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快速成像,流体成像,化学移位成像和磁化率成像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永君  艾延宝 《物理与工程》2002,12(1):47-48,50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通过对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它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本文重点简介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核磁振成像,它已成为医学诊断中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雷皓  魏黎  刘买利 《物理》2006,35(4):294-298
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效应研究是近年来在纳米科技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崭新的、发展很快的且多学科高度交叉的领域,需要把纳米科学、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核磁共振波谱与成像,作为一种原位、无损、动态、实时、多信息的检测手段,在此领域的研究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章分3个方面简要介绍核磁共振波谱与成像技术在纳米尺度物质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1)纳米尺度物质在生物组织及个体内的检测与分析;(2)纳米尺度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3)纳米尺度物质生物效应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成像出现至今不过20年左右。由于它在医学的诊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它在短短的20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在简述了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的实验方法──场梯度回波方法和自旋回波方法之后,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在快速成像,流体成像,化学移位成像和磁化率成像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谢海滨  邬学文 《物理》1998,27(12):721-725
核磁共振快速成像能在几十毫秒内获取数据,对运动器官作适时显示,并在功能成像的研究等方面具有常规成像不能替代的优点,是核磁共振成像的发展方向.螺旋快速成像对硬件的要求较低,近年来方法上的改善,已使其趋于实用.文章简要介绍了螺旋快速成像原理及网格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10.
核磁共振成像系列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蒋莹莹  张洁天  吕斯骅 《物理实验》2007,27(1):20-23,33
超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已经应用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该仪器可以研究各种样品的脉冲核磁共振.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核磁共振成像实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东华  孙朝晖 《物理与工程》2004,14(3):30-33,45
探讨核磁共振T1、T2加权成像的图像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刘东华  李显耀 《大学物理》1997,16(10):36-39,29
介绍核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识相对其他器官来说非常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脑功能的复杂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脑隐藏在封闭的头颅里,我们很难直接观察到它。但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功能性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在无创伤的情况下,不仅能对大脑成像,还能辨别大脑进行思维时激活的区域,该技术被称为“人类思维的阅读器”,有人把它形象地描述为对人脑活动“拍电影”。核磁共振脑成像技术为人脑功能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下面介绍这种技术的理论基础及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4
曼斯菲尔德是核磁共振成像(NMRI)技术的发明者之一。他与美国化学家劳特布尔埔共享T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在物体的不同点处磁场强度不同,因而在不同点上产生不同的核磁共振频率;共振吸收谱线的频率分布就对应于共振核的空间分布:借助于计算机,便可以重建出原来的图像。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波谱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和医疗诊断手段,但是仪器复杂、价格昂贵.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AD607芯片的模拟接收机设计. 相对于传统的模拟接收机,此设计可以减少接收机使用的外围器件的数量,从而简化设备. 而相对于全数字接收机,本文提出的设计结构简单,并且可以工作在较高的频率. 文章最后给出了核磁共振成像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概要介绍了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应用,并对与之相关的诺贝尔奖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1946年E、M、Purcell[1]在Harvard和F、Bloch[2]在Stanford几乎同时用不同方法独立发现了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即NMR)现象。最初,NMR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原子核的磁矩,并可提高测量精度。虞福春和W.G.Proctor曾进行了大量的原子核磁矩测量[3,4,5,6,7,8]。五十多年来,NMP波谱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1952年Purcell和Bloch因发现核磁共振而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虞福春教授首先发现了化学位移并首先发现了自旋耦合分裂,为核磁共振的发展作了具有重要里程碑的奠基贡献。虞福春到斯坦福大学任F.Bloch教授  相似文献   

18.
1 光学成像的动机及其面临的挑战 目前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医学成像技术。第一个技术是X射线成像,它是最早的医学成像。伦琴在1895年发现了X射线,从而诞生了医学成像这个新的领域。第二个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X射线CT,也就是计算层析成像。之后是超声成像,它历史悠久,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开始发展,但没有用于医学,它的前身被称为“声纳”。较新的技术是核磁共振,它发明于20世纪70年代。相比其他成像方法,MRI(核磁共振成像)能进行功能成像,比结构成像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9.
杜有如 《波谱学杂志》1995,12(5):465-471
介绍近年来核磁共振新技术在表面及界面化学中的应用。以讨论吸附、催化和石油开采过程的有关核磁共振及其微成像的研究为主,诸多实例表明,这一新技术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陆埮  罗辽复  王凡  许伯威 《物理》2003,32(10):657-658
回顾了虞福春教授一生的业绩,他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1950年,他最早发现核磁共振谱线的化学位移,为核磁共振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应用打开了大门,他测定了许多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为检验核壳结构模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物理人才,他的教学思想已经影响了几代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