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新进展(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成像出现至今不过20年左右。由于它在医学的诊断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它在短短的20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在简述了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的实验方法──场梯度回波方法和自旋回波方法之后,分别介绍了近年来在快速成像,流体成像,化学移位成像和磁化率成像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核磁共振快速成像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海滨  邬学文 《物理》1997,26(10):595-600
快速成像为当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焦点之一。人体器官的运动、被验者的移动,均造成图像的缺陷,速度慢亦增加了成像成本,限制了核磁共振成像的普及。快速的核磁共振成像可能会给核磁共振成像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文章回顾了核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发展的历史,讨论了它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3.
1 光学成像的动机及其面临的挑战 目前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医学成像技术。第一个技术是X射线成像,它是最早的医学成像。伦琴在1895年发现了X射线,从而诞生了医学成像这个新的领域。第二个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X射线CT,也就是计算层析成像。之后是超声成像,它历史悠久,在二战期间就已经开始发展,但没有用于医学,它的前身被称为“声纳”。较新的技术是核磁共振,它发明于20世纪70年代。相比其他成像方法,MRI(核磁共振成像)能进行功能成像,比结构成像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孟丽艳 《物理通报》2001,12(6):46-47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研究人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它是磁共振成像的一种应用和深入发展.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简称,它是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这一物理现象发展起来的.1946年物理学家首先发现核磁共振现象,直到70年代初,它一直沿着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学的方向发展.1972年达马迪安(R.Damadian)提出磁共振成像的设想,并指出可以用磁共振成像仪扫描人体检查疾病.1973年劳特伯(P.Lauterbur)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用试管样品得到的磁共振截面像,显示了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从此开始了磁共振成像的发展时期.1980年在实验室中获得了足够清晰的有医学诊断意义的人的头部磁共振图像.磁共振成像仪逐渐形成产业,开始进入医院,主要用于观测人体内部解剖学结构,确定肿瘤和其他疾病的位置.1990年对动物的实验表明,有可能用磁共振成像研究大脑功能.1991年发表了第一幅有意义的人的大脑功能的图像,显示出视觉刺激在大脑的反应,开始了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至今刚刚过了几年的时间,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成像教学实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利用超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完成了核磁共振空间编码成像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了超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性能,并对2种观赏植物、动物骨骼、蛔虫、蚯蚓等生物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以及T1加权和氢核密度加权成像.  相似文献   

6.
谢海滨  邬学文 《物理》1998,27(12):721-725
核磁共振快速成像能在几十毫秒内获取数据,对运动器官作适时显示,并在功能成像的研究等方面具有常规成像不能替代的优点,是核磁共振成像的发展方向.螺旋快速成像对硬件的要求较低,近年来方法上的改善,已使其趋于实用.文章简要介绍了螺旋快速成像原理及网格重建算法.  相似文献   

7.
李国栋 《物理》1995,24(12):734-738
核磁共振在当前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应用,文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核磁共振发现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以及相关磁共振的发现,指出了核磁共振的特点、主要进展和多方面的应用,阐述了从核磁共振谱发展到核磁共振成像的重要意义及这种成像的特点;最后对核磁共振的发展作了若干展望。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成像现今已经成为临床神经影像的常规工具.在诊断、评估和监测中风从急性到慢性的各个阶段的脑组织的变化过程中,核磁共振成像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该综述提供了多种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描述,以及选择性地展示了作者在美国亨利福特医院神经科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所获得的大白鼠栓塞中风模型的核磁共振成像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和特点,简明概述了它在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多孔介质体元内随机运动的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透视流体微观无规则运动的方法.在多孔介质中,存在两种无规则运动.一种是分于扩散.它是由于分子的布朗运动引起的;另一种是弥散,它是由多孔介质中毛管网络的复杂结构造成的.多孔介质中的液体弥散和分子扩散会在成像体无内产生相位分散.这种相位分散致使回波信号发生衰减.采用适当的梯度脉冲.可以从这种信号衰减中获得视扩散系数(ADC)的分布图像.本文作者在4.7T高场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上.采用特制的高梯度线圈获得了扩散和机扩散系数分布的图像.在水和丙酮模型中获得了扩散系教图像,其扩散系数值与标准值相符.在人体肾结石中获得了扩散系数分布图像,在不同流速下,获得了多孔介质中的视扩散系数分布图像.并分析了视扩散系数与速度的关系.在多孔介质中定量确定扩散系数和机扩散系数及其空间分布将会极大地提高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渗流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光谱实验室》2007,24(1):104
曼斯菲尔德是核磁共振成像(NMRI)技术的发明者之一。他与美国化学家劳特布尔埔共享T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在物体的不同点处磁场强度不同,因而在不同点上产生不同的核磁共振频率;共振吸收谱线的频率分布就对应于共振核的空间分布:借助于计算机,便可以重建出原来的图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应用医学上听诊和叩诊的声共振原理,共振现象已深入到原子核内部,这就是核磁共振成像(MRI).1MRI成像简史 194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布劳克和哈佛大学的帕塞尔同时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对结构分析,液体和固体的动态学观察做出了贡献.因此荣获1952年诺贝尔物理奖. 核磁共振现象被发现后,如同许多重大的物理事件被发现一样,即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上.经过科学家们不断地努力,1972年纽约州立大学的劳特布尔(P.C.Lauter-bur)等人首先报道利用核磁共振讯号重建图象的技术.近年…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核磁共振现象主要用于化学分析中.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在医学上可用药物分析和生化分析.1958年,开始有人用NMR原理进行活体血流量测定.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R.Damdian提出NMR用于医学诊断的可能性及其意义,化学家P.C.Lauterbut于1972年进一步指出NMR信号完全可以重建图象.同年,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或称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正式宣告问世,这使医学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简称为CT.核磁共振医学成像也采用先进的CT技术,称为核磁共振计算机体层摄影(NMR-CT).但它与X-CT在获取信息的原理方面全然不同,在图像重建方面有所相似,只不过NMR-CT比X-CT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4.
地面核磁共振反演导电层状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翁爱华  高丽娟 《计算物理》2008,25(2):203-207
提出不同于常规线性规划的广义线性迭代反演成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任意层状导电介质的地面核磁共振数据分析.在这种方法中,初始振幅强度的平方作为反演成像的对象,它可以表示为含水量分布的二次型形式,并且在反演成像迭代过程中,对应的Jacobian矩阵元素可以用解析形式显式表示出来.反演成像可以从均匀半空间模型开始迭代,理论上,2次迭代就可以完成成像过程.用实际数据对提出的反演成像理论进行了验证.与常规方法相比,新方法的成像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更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广义线性迭代反演成像不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还特别适合任意良导层状模型的地面核磁共振数据反演成像.  相似文献   

15.
皮肤微循环无损伤光学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蕾  章恩耀  王佳  孙利群 《光学技术》2003,29(6):690-692
微循环信息的获取对于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皮肤微循环无损伤成像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现了各种非光学方法(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超声波成像等)和光学方法(共焦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术、新型的正交偏振光谱成像技术等)。主要介绍了皮肤微循环无损伤光学成像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对基于高温超导量子干涉仪的低场核磁共振成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首先对低场核磁共振系统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得装置能够用于成像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维、二维成像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二维成像分别采用了直接背投影成像法和傅里叶变换重建法.采用直接背投影方法成功获得了不同水样品分布的图形并与实物符合较好,同时还尝试对生物样品如青椒和芹菜的切片进行了成像,也得到了符合原物的二维投影像.尝试用傅里叶变换法对水样品进行成像,得到的图形能够显示样品轮廓,但信噪比偏低.对两种二维成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小型核磁共振仪的成像特点作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相关参数的变化对所成图像的影响,得到了小型核磁共振成像的优化规律。随后利用GYCTNMR-10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对两种植物样品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非常符合。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成像系列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蒋莹莹  张洁天  吕斯骅 《物理实验》2007,27(1):20-23,33
超小型核磁共振成像仪已经应用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该仪器可以研究各种样品的脉冲核磁共振.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核磁共振成像实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熟悉核磁共振的人也许会注意到,虽然在医学成像中没有对人体组织"显微",就是说,没有很强的分辨本领,但看过核磁图的人都知道,它通常能显示出人体中毫米量级的颗粒.那么这可不可以不受量子物理中的不确定关系的约束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永君  艾延宝 《物理与工程》2002,12(1):47-48,50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原理,通过对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数的测定来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它不破坏被测样品的内部结构,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本文重点简介了核磁共振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核磁振成像,它已成为医学诊断中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