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编者按:本文作者提出的"犹太伟人现象",从本质上讲,应归结为"犹太民族文化现象".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千百年历史的沉积.科技是可以引进的,而文化却不能简单地引进,它有强烈的独立性和排异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如何学习先进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注入时代精神和创新灵魂,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使命.中国有句古话"人杰地灵",人才往往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出、一家一家出,这也是文化现象,我们欢迎从文化的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教学活动中一项极具价值的人文素材.华侨子弟因长期生活在海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民族文化怀疑,没有归属感,对自己民族没有认同感、自豪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对他们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不仅是“血缘”上的中国人,更是“精神”意义上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如今的教育信息化,几番改革变化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学校需加强对学生手动操作、实践能动性的培养,因此中小学实验室必须纳入信息化管理.本文将分别从:中小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中小学实验室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小学实验室如何进行教育信息化管理以及最终目的加以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也要进行思想感情教育,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了解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作为英语教育的组成部分,英语阅读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方武增 《物理通报》2016,35(9):80-8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是炎黄子孙几千来的文化传统观念等方面的历史沉淀, 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 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 在一部分人中间爱国精神缺乏, 传统文化普遍缺失; 同时, 不少学生 学习过于死板, 缺乏想象力. 课堂作为教育的重要阵地, 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 培养空间想象力, 渗透中华传统 文化, 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领域中的大数据研究正是当前教育应该积极面对的新课题.由学生以不同方式学习所产生的数据,比如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通过挖掘这些大数据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和学习.物理实验应该对学习的过程和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储存和使用,在教育大数据的背景下,结合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对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和教育大数据的研究成果.具体分析和介绍了教育大数据的作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被打破,学校依据学生的不同学科发展水平开展分层教学,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层次和感兴趣的课程.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我们秉承“以人为本、尊重差异”的教育理念,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落实分层教学,旨在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主要对高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根据课程标准设计单元分层教学目标、抓住核心问题设计分层问题、基于学生学习特性设计分层作业、巧用分层练习设计分层评价5个方面的具体实践方法,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校进行特优生初升高的衔接教育,进行了物理教育教学的衔接教育研究和实践.通过问卷摸底了解学生情况,并大胆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实践证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应该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的,培养真正快乐主动、善于探索的具有自主思想和特点的人才.物理教育教学也应结合学科自身特点,紧紧围绕这一思路展开.  相似文献   

9.
张冯新 《物理通报》2021,(2):132-135
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在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从"借助项目设计,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反应程序化""借助过程优化,积累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研究深度化""借助物理与生活互动,提高学生对学习理解,促进学生‘策略性学习’运用实践化"3个途径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汤守平 《物理通报》2009,(12):34-36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要努力策划各种教学情境,始终将学生置于研究者、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活动来获取知识.我校在市教科院的指导下,把“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教学文化重构的研究”作为我校“十一五”主导性科研课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我们必须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物理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中职物理教学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了传统文化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中职物理传统文化实践中要注意讲解历史典故、物理知识情境化、品味优秀诗词、感受文化之美、引入哲学思想、渗透传统文化,通过文化载体感受知识多元化.传统文化教育要立足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基础和注重搭建学生自我成长阶梯4个实践要点,为中职其他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受教育哲学演进过程中的经验启示,打破时间和空间壁垒,构建家庭实验室+学校教育+社会实习实践三位一体、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3+2模式的物理演示实验学习环境,实现学无边界.该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努力下,逐步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最终做到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是一项面对高校理工类大学生,以全面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助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国性重要赛事.该赛事尽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之一.然而,部分高校推行该项竞赛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竞赛教学培训模式.文章将从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学习认知、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3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探索在新形势下的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教学培训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局面,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我校基于学习通平台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重点介绍了课前、课中、课后及考核等阶段的实践经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学习更自由、主动,但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仍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信息是开放的、共享的和丰富的.网络时代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作出相应的改变,使我们的教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育境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双语物理课的教学中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借助互联网上公开的、丰富的信息和学习资源进行课程的学习和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各个学校都对有效学习进行了探究,有效学习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学校改革的重点.作为有效学习的一个发展方向——思维导图,流行于国内外高校.思维导图的特点与我们人体大脑的思维特点是非常相近的,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能直观的表达知识,较好的呈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象的展现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人们对思维导图模式的研究,将能够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应用思维导图为高中物理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探究必须在我们的合理指导、精心组织下才能很好地实施,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们要从解决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着手进行必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陈华 《物理与工程》2013,23(1):57-60
面对物理课程在各类高等教育中的不断退出,需要开展基于文化的物理教育.基于文化的物理教育,不仅重视发掘物理学内在的文化品性,而且将物理学置于广阔的人类文化之中去考察,加强物理学与方方面面的联系,产生超越物理学认识自然和创造物质的成就,给人们带来源自对物质世界本质认识的启示,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然而要体现基于物理文化教育的价值,则要克服基于文化的物理教育是对物理知识的稀释等认识和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宁  吴峰  惠治鑫  冯国林 《物理通报》2022,(8):63-67+73
将传统学习环节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划分层级,以“圆周运动”模型建构为载体,研究如何从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程过渡到以知识育人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以模型建构教学为例开展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实现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