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现有测量液体浓度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不便,不便于学校和一些小型研究机构使用的不足,利用光栅衍射法设计了一种测量透明液体浓度的装置。装置根据折射率和放入待测液体前后的光栅衍射角的关系进行液体折射率的测量,通过实验探究出液体折射率和液体浓度的关系,这样在测得未知透明液体折射率后就可通过换算得到其浓度。  相似文献   

2.
高功率微波辐射场功率密度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功率密度大、脉冲短、形状不规则的特点,研制出一种能适应各种条件下使用的高功率微波功率密度测量装置。从已有的测量手段出发,比较其不同原理和适用性,选定了峰值检波法。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着重从结构及测量的可靠性、降低系统误差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该装置采用矩形波导和可靠性高的耦合衰减,利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最后详细地给出了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JT-60U装置上的FBI程序是运行于UNIX操作系统下综合的等离子体参数计算系统,该程序已在HL-2A装置上采用了,其主要计算模块的功能是使用等离子体边界外的电磁测量信号,利用丝电流方法识别等离子体边界。程序引进时最大程度地考虑了两个装置电磁测量系统、装置尺寸结构和线圈系统的不同而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4.
线阵CCD测径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线阵CCD测径装置的基本原理、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该装置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可对线材直径进行非接触、自动在线检测,其硬件部分采用新型8751单片机作为主机,软件使用汇编语言。线径测量范围为φ2—50mm,测量精度优于0.01mm。  相似文献   

5.
强流短脉冲电子束束剖面的时间分辨测量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套基于切伦科夫辐射的、用于强流短脉冲电子束束剖面测量的装置。装置利用扫描相机记录背面打毛的石英玻璃薄片中产生的切伦科夫光信号。使用该装置,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2MeV注入器上进行了切伦科夫光的验证实验和时间分辨的束剖面测量实验。分析表明,测量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分别为1.75ns和0.74mm。  相似文献   

6.
孙燕婷  陈思泽  杨琪  刘超  贾婧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6002-1-016002-5
针对源倍增法测量次临界度受到基波份额变化以及通量畸变影响的问题,有文献提出使用环形“集总”探测器布置和“刻度曲线”来改善其测量结果的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用超级蒙特卡罗核模拟软件系统SuperMC与混合评价数据库HENDL,以日本京都大学KUCA铅基实验装置为对象, 展开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法在KUCA实验装置上是适用的,说明此改进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潜力。模拟结果表明,使用KUCA装置中现有的六个裂变室进行“集总”探测可以给出相对准确的“测量”次临界度,但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在未来实验中,可以在堆芯外围布置更多对称的探测器进行“集总”探测。  相似文献   

7.
根据脉冲裂变中子测量对探测系统中子灵敏度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中子靶室探测系统的设计模式,采取最优设计方案,设计了反冲法和裂变法结合的复合靶室装置,建立了两种测量靶室组合成为靶室主体长度仅为1.1m而且需要静态真空系统的中子复合靶室装置。测量靶室系统由“靶室主体、靶室支管、辐射体和PIN电流型探测器”组成,反冲法使用的辐射体是聚乙烯薄膜(CH2),裂变法使用的辐射体是^235U辐射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红外载荷在轨服役期间低温目标的红外辐射探测需求,提出一种真空条件下的低温红外辐射测量方案,并研制了测量装置。测量装置主要由低温红外光学系统、低温机械结构、低温红外探测系统及微弱信号处理系统构成。低温红外辐射经过光学系统会聚到探测器像面,锁相放大器利用相干检测技术将目标信号提取,完成低温红外辐射的测量。测量装置研制完成后,在真空仓内使用标准黑体辐射源,在198 K~423 K温度范围内进行了低温红外辐射定标试验,取得了有效的试验数据,测量不确定度在5%以内。该文提出的真空条件下低温红外辐射测量技术可为在轨空间红外载荷低温红外目标探测设计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激光警戒装置已经被广泛使用,用于迅速发现激光威胁,使受攻击平台迅速采取对抗措施。激光警戒装置的方位测量精度可以很宽,低的为90。,中等的一般为3。,高的可达0.06。。方位测量精度要求取决于用途,当然也取决于买主手中的钱。坦克等装甲战斗车辆在利用火炮、激光武器对  相似文献   

10.
即将在HL-2A装置上使用的LHCD实验的天线是原来在HL-1M装置上使用并经过改进的天线。我们对多节发射天线阵各子波导间的相位、各主波导的反射系数和驻波比等参数进行了测量。本文介绍了对多节发射天线阵的各子波导间相差,主波导电压驻波比等参数的测量,及用这些值与理论值计算波谱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对天线系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些测量无疑对将来的天线设计和在HL-2A装置上进行LHCD实验分析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磁流体粘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法粘度计测量了水基Fe磁流体的粘度,分析了磁性粒子份额、表面活性剂含量以及外加磁场强度和方向对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流体粘度随着磁性粒子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相同的磁流体,在外加磁场方向垂直于流动方向时的粘度大于外加磁场方向平行于流动方向时的粘度;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大将减弱外加磁场对磁流体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脉冲磁场下水热法制备Cr掺杂ZnO稀磁 半导体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ZnCl2, CrCl3. 6H2O和氨水缓冲溶液为原料, 在4T脉冲磁场下水热法制备了Cr掺杂ZnO稀磁半导体晶体,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进行磁性分析等, 探讨了脉冲磁场对其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Cr掺杂ZnO稀磁半导体晶体仍保持ZnO的六方纤锌矿结构, 脉冲磁场具有促进晶粒生长及取向排列的作用, 4T脉冲磁场条件下合成的Cr掺杂ZnO稀磁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室温铁磁性, 其饱和磁化强度(Ms)为0.068 emu/g, 而无脉冲磁场情况下制备的样品室温下呈顺磁性, 并且, 脉冲磁场下制备将稀磁半导体的居里温度提高了16 K.  相似文献   

13.
于涛  刘毅  朱正勇  钟汇才  朱开贵  苟成玲 《物理学报》2015,64(24):247504-247504
研究了Mo覆盖层厚度对MgO/CoFeB结构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加平行磁场生长出来的MgO/CoFeB/Mo样品表现为面内各向异性, 并且随着CoFeB的厚度减小, 面内各向异性逐渐减弱; 在CoFeB厚度减小到1.1 nm时, 仍可以保持面内各向异性, 垂直方向的外加饱和场逐渐减少; 厚度在0.9 nm及以下的情况下, 面内各向异性消失. 改变Mo覆盖层厚度, 当tMo= 1.6 nm时, 垂直方向的饱和场最小. 当生长过程的磁场变为垂直磁场时, 不同厚度的Mo覆盖层对MgO/CoFeB 的磁各向异性影响不同. Mo厚度在1 nm及以下时MgO/CoFeB/Mo样品表现为面内各向异性, Mo覆盖层厚度在1.2和5 nm之间时样品出现了垂直磁各向异性; 并且垂直方向的矫顽力也发生了变化, Mo覆盖层厚度为1.4 nm时样品的磁滞损耗会大一些.  相似文献   

14.
磁场成型是锶铁氧体获得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关键工艺.利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锶铁氧体磁畴中心和材料几何中心相对位置变化对锶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畴中心向下偏移比其向上偏移时,外磁场对磁畴中心的作用效果明显;同时当试样呈平面时,外磁场全部垂直作用于试样上,有效作用为最佳,并可以得到高矫顽力各向异性锶铁氧体.  相似文献   

15.
王世伟  朱明原  钟民  刘聪  李瑛  胡业旻  金红明 《物理学报》2012,61(19):198103-198103
本文以Zn(CH3COO)2·2H2O, Mn(CH3COO)2·4H2O和氨水缓冲溶液为原料, 在4 T脉冲磁场下利用水热法制备了Mn掺杂ZnO稀磁半导体晶体, 通过X射线衍射、 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荧光分光光度计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Mn掺杂ZnO稀磁半导体晶体仍保持ZnO六方纤锌矿结构, 4 T脉冲磁场下合成的Mn掺杂ZnO稀磁半导体晶体具有明显的室温铁磁性, 其饱和磁化强度(Ms)为0.028 emu/g, 比无脉冲磁场下制备的样品提高一倍以上, 且4 T 脉冲磁场将样品的居里温度提高了15 K.  相似文献   

16.
孙晓东  徐宝  吴鸿业  曹凤泽  赵建军  鲁毅 《物理学报》2017,66(15):157501-157501
研究了Tb掺杂对双层锰氧化物La_(4/3)Sr_(5/3)Mn_2O_7磁熵变和电输运性质的影响.样品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两样品的名义组分可以表示为(La_(1-x)Tb_x)_(4/3)Sr_(5/3)Mn_2O_7(x=0,0.025),磁场为7 T时的最大磁熵变?S_M分别为-4.60 J/(kg·K)和-4.18 J/(kg·K).比较后发现,Tb元素的掺杂使得最大磁熵变值减小,但同时增大了相对制冷温区.电性测量结果表明,x=0.025的样品在高温区的导电机制可以用小极化子模型解释,与母体三维变程跳跃模型不同;当温度降低至三维长程铁磁有序温度(T_c~(3D))附近时,掺杂样品发生金属绝缘相变;掺杂后样品在T_c~(3D)附近,磁电阻取得极大值(约为56%),表明是本征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17.
江强  毛秀娟  周细应  苌文龙  邵佳佳  陈明 《物理学报》2013,62(11):118103-118103
在基底与靶材之间放置磁性强弱不同的永久磁铁来研究外加磁 场对磁控溅射制备氮化硅陷光薄膜的影响. 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 (AFM) 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了外加磁场前后所制备薄膜的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 结果表明, 外加磁场后, 氮化硅薄膜依然呈现非晶结构; 但是表面形貌发生明显改变, 中心磁场1.50 T下, 薄膜表面为特殊锥状尖峰结构"类金字塔"的突起, 而且这些突起颗粒垂直于基底表面; 在 可见光及近红外范围内, 中心磁场1.50 T 下的薄膜样品平均透射率最大, 平均透射率达到90% 以上, 比未加磁场的样品提高了近1 倍, 具有很好的陷光特性. 关键词: 外加磁场 磁控溅射 氮化硅薄膜 陷光效应  相似文献   

18.
样品电流模式下外磁场引起的X射线吸收谱强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用样品电流模式的测量过程中发现,磁场强度、磁场与样品表面的夹角以及光斑在样品表面的位置都会对吸收谱强度产生影响;在光斑、磁场和样品的不同几何配置下,测量并分析了表面均匀氧化的铝箔中氧的K边吸收谱,指出外磁场下吸收谱强度随各种条件变化的趋势,并对实验结果给出了合理解释;结果表明所用的模型分析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所得到的信息对于XMCD实验的设计安排、相应数据的分析以及物理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In geomagnetic field, a series of tensile experiments on the low-carbon steel sticks were carried out. A special homemade detecto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magnetic gradient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gnetic gradient and the stress varied with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measurement. There wa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gnetic gradient and the tensile stress if the sample remained on the material test machine. If the sample was taken off from the machine, the measured magnetic gradient was linear with the prior maximum stress. In Nanjing, PR China, a place of 32°N latitude, the slope of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about 67 (uT/m)/MPa. This offered a new method of non-destructive stress testing by measuring the magnetic gradient on the ferromagnetic component surface. The prior maximum applied stress of the sample could be tested by measuring the present surface magnetic gradient. Actually this phenomenon was the metal magnetic memory (MMM). The magnetic gradient near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 of the sample, the necking point, was much larger than other area. Thus, the hidden damage in the ferromagnetic component could be detected early by measuring the magnetic gradient distribution on its surface. In addition, the magnetic memory signal gradually weakened as the sample was taken off and laid aside. Therefore, it was effective for a given period of time to detect the stress or stress concentration based on the MMM testing.  相似文献   

20.
邓海东  李海 《物理学报》2013,62(12):127501-127501
利用磁性液体与聚苯乙烯小球溶液混合得到的复合磁性液体, 研究了聚苯乙烯小球和磁性纳米颗粒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动力学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当外加磁场的方向平行于样品平面时, 聚苯乙烯小球在沿着磁场的方向上表现出相互吸引而形成链状结构, 其动力学过程可分为聚苯乙烯小球被反磁化产生相互吸引而形成短链的快过程以及短链间相互吸引形成长链的慢过程; 当外加磁场的方向垂直于样品平面时, 相邻聚苯乙烯小球表现出排斥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短程有序的二维结构, 当磁场强度增加到一定的阈值时, 聚苯乙烯小球和磁性纳米颗粒形成的团簇会产生相互吸引而组装成复合式的花瓣结构. 关键词: 磁性液体 磁组装 非磁性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