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3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波段六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FT)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六腔开放式谐振腔中前四个谐振频率和场分布,计算出的谐振频率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相同。比较了开放腔和封闭腔谐振频率,验证了TEM波吸收边界条件,并在实际编程计算中得以应用。计算结果为六腔渡越管振荡器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CCD尺寸自动检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测量精度为±0.003mm的CCD尺寸检测系统的光学系统设计特点及远心物镜设计原理,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探索更多单元数的三角形栅格径向线子阵馈电系统为目的,对92单元子阵馈电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耦合探针,以满足馈电系统对耦合量及幅频特性的要求。对馈电系统微波能量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探针难以实现耦合量的等幅输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馈电系统在中心频率2.856 GHz处,驻波系数为1.1,各探针耦合量实现了近似等幅馈电;在2.76~2.92 GHz带宽范围内,驻波系数小于1.5,各输出端口的幅频特性一致性较好。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设计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阵列天线波束高效控制和系统小型化, 实现多轴微型直流伺服系统达到高速、并行控制, 根据Nios Ⅱ处理器的Avalon总线规范, 利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 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微型直流电机控制器IP核。该控制器采用了有限状态机的方法, 分多模块实现硬件控制功能。针对微型直流电机特性, 采用了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分段控制及启停监测等控制策略。最后利用软件Quartus Ⅱ及DE0开发板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 实验表明, 该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体积小等特点, 可以可靠地对各路微型直流电机进行独立控制, 且控制性能良好, 能够实现天线单元快速、准确的相位控制。  相似文献   
5.
同轴插板式相移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同轴插板式相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对该相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并重点研究了其结构工艺和相移控制方式。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个中心频率为4.1 GHz的相移器模型,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4.0~4.2 GHz的频带范围内,该相移器可实现90°的相移量,相移量化精度为1°,相移精度为±10°,相移器插损1.5 dB。  相似文献   
6.
刘庆  魏振宏  于慧  郝艳欢  蔡琥 《无机化学学报》2017,33(11):2139-2146
金属卤化物MCl2(M=Pb2+,Cd2+,Co2+)分别与苯并噻唑(btz)在浓盐酸中、80 ℃下反应,合成了3种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btzH)[(PbCl3)] (1),(btzH)2[CdCl4]·2H2O (2)和(btzH)2[CoCl4]·2H2O (3),其中化合物23结构相似。对化合物1~3进行了粉末衍射、红外和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荧光测试发现:化合物1~3在393 nm处有发射峰,该荧光来源于苯并噻唑环中电子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7.
常压下以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B108铁基中温变换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宏观动力学。测定了反应速率,并用马夸特非线性参数估值法获得了幂函数宏观动力学模型r_s=37.67exp(-43982/RT)y_(CO)~(0.7552)y_(H_2O)~(-0.0367)Y_(CO_2)~(-0.4874)y_(H_2)(1-β)根据方差分析和残差分析,证实模型是高度显著的。由实验数据计算出相应反应条件下的效率因子。内扩散对原粒度B108催化剂上的反应具有严重影响。模型用于工业变换炉催化剂的用量核算,模型值与实际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L波段的高功率线极化径向线阵列天线。基于三角形栅格形式实现了径向线圆形平面阵列天线,分析并给出了径向线并联馈电网络,并以同轴馈电的水平单圆环线极化天线为基础,利用径向线并联馈电网络设计出了间距小于一个波长下L波段高功率线极化径向线阵列天线。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结构实现径向线阵列天线的线极化辐射是可行的,该天线在中心频率1.57 GHz下,增益为19.97 dBi,轴比为-52.06 dB,反射系数为0.105 2;在1.37~1.77 GHz的频率范围内增益大于18.64 dBi,轴向轴比值小于-46.45 dB。  相似文献   
9.
Pibin Bing 《中国物理 B》2022,31(8):84208-084208
The optical control ability of photonic crystal fiber (PCF) is a distinctive property suitable for improving sensing and plasma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dual-core D-channel PCF sensor that can detect two samples simultaneously, which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ating difficulty and low wavelength sensitivity. The PCF has four layers of air holes, which dramatically reduces the optical fiber loss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application of sensors in actual production. In addition, by introducing dual cores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central air hole, reducing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gold nanolayer, a stronger evanescent field can be generated in the cladding air hole. The optical fiber sensor can detect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wo samples simultaneously with a maximum sensitivity of 21300 nm/RIU.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 sensitivity achieved in this work i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with the dual sample synchronous detection sensors. The detection range of the refraction index is 1.35-1.41, and the resolution of the sensor is 4.695×10-6. Overall, the sensor will be suitable for medical detection, organic chemical sensing, analyte detection, and other fields.  相似文献   
10.
Due to the low absorption contrast of plant tissues, traditional x-ray radiography has not been included in the microscopic techniques us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x-ray phase contrast imaging (XPCI) in recent years, weakly absorbing materials could also be imaged by x- rays. Here we investigate microstructures of TCMs utilizing XPCI based on a nano-focus x-ray tub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XPCI is capable of revealing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CMs used as judging criteria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CMs. The major advantages of the new method are nondestructivity, no special demand for sample preparation and suitability for thick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