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俞军  张家琨 《大学物理》1994,13(5):21-23
本文利用动量中心系来讨论核反应问题,由四维动量的变换关系导出了相对论性的资用能和阈能的表达式,并提出了相对论形式的柯尼希定理。  相似文献   

2.
一种用于强激光系统的高比能脉冲电容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神光-Ⅲ”原型装置能源系统的需要,桂林金属膜电容器厂研制成功一种高比能脉冲电容器,其尺寸为295 mm×138 mm×730(830) mm,额定电压25 kV,额定电容及偏差为55 μF,0~5 %,损耗角正切值(2.5 kV,50 Hz)小于 0.1%,比能达0.56 J/cm3 。对该型电容器进行性能测试,所得电容偏差都在2%~5%范围,损失角正切值小于0.05%;极间耐压试验全部通过,极-地耐压试验全部通过。寿命试验中,放电电流5 kA,1×104次充放电后,电容量下降1.8%。该型电容器目前已投入运行,工作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超  唐鑫  王永亮  张庆瑜 《物理学报》2005,54(12):5791-5796
采用嵌入原子方法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过渡族金属Cu,Ag,Au,Ni,Pd,Pt(111)表面的相互替位掺杂对表面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了替位掺杂体系的表面能与表面空位形成能,探讨了影响表面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计算表明:替位杂质对表面能变化的影响主要是替位杂质的凝聚能和原子半径,而影响空位形成能变化的原因除凝聚能和原子半径外,合金溶解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通过替位杂质导致的体系表面能变化对合金体系的偏析行为进行了预测,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关键词: 替位杂质 贵金属 表面能 表面空位形成能  相似文献   

4.
PSII高效传能超快微观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水才  贺俊芳等 《光子学报》2000,29(Z1):121-133
在飞秒、皮秒时间分辨泵浦探测光谱学、荧光动力学、能量传递动力学研究基础上,确立了PSⅡ各功能单元激发能传递途径,由主外周天线LHCIIb吸收太阳能,通过次外周天线CP29,CP26,CP24,经内周天线CP43和CP47分别传递到反应中心D1-D2-Cytb559。利用四能带理论解析研究了PSII激发能传递机理和规律,利用四能级理论解析研究了天线复合物内部激发能传递过程。最后理论计算了PSII核心天线CP43及CP47中β-Car到Chla分子间激发能传递效率,分别为47.5%和66.5%。  相似文献   

5.
戴闻 《物理》2005,34(3):190-190
在超导体中,为了拆散一个库珀对,必须提供某种激发能,这一能量的下限即所谓能隙.超导能隙可以通过光电子能谱实验进行测量.^6Li原子其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总数是奇数q,因此属于费米原子.除非^6Li原子两两结成库珀对,它们不可能共同占据量子力学的基态,实现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BEC).  相似文献   

6.
碱金属掺杂富勒烯与传统的超导体情况不同,它有一个很宽区域的声子谱,其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分别与费密能EF和零温超导能隙△0为同一数量级,这必将导致对原来强耦合超导电性理论的修正。本文在此情况下求解Eliashberg方程,得到Tc和△0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分子间的低频振动模和分子上的高频振动模同样参与电声耦合,Tc主要取决于声子谱中高频成份的贡献,而△0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声子谱中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静电场中电介质的极化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鹏 《大学物理》1990,9(8):24-26
本文通过处于理想平板电容器中的一种电介质原子的极化模型,在经典物理范围内讨论了与电介质中静电场能量有关的问题.特别是关于静电场中电介质的极化能,说明它作为介质中静电场能量的组成部分在微观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静电体系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二静电体系的相互作用能与相互作用力是一个重要问题,各种教材对此却无系统论述,因而常常困扰不少学生,本文试图对此作较系统的讨论,并列举了若干例子.  相似文献   

9.
周宗荣  王宇  夏源明 《物理学报》2007,56(3):1526-1531
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γ-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面缺陷能(层错能和孪晶能)进行了研究. 计算得到γ-TiAl不同滑移系(或孪生系)的整体堆垛层错能曲线,结果表明,γ-TiAl较一般fcc晶体结构的金属可动滑移系(孪生系)的数量减少,在外界条件下呈脆性. 研究孪生系(1/6)〈112〉{111}的弛豫的整体堆垛层错(GSF)能和整体孪晶(GTF)能曲线,对不稳定层错能γusf、稳定层错能γsf和不稳定孪晶能γusf值进行分析,可以预知, γ-TiAl的主要变形机理为孪生系(1/6)〈112〉{111}的孪生和普通滑移系(1/6)〈110〉{111}的滑移,以及超滑移系(1/2)〈011〉{111}的滑移. 关键词: γ-TiAl')" href="#">γ-TiAl 堆垛层错能 孪晶能 分子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高伯龙 《物理》1991,20(9):537-541
本文介绍自1983年开始以后美国SDI的演变,简单介绍所取得的进展.特别介绍一些关键技术,包括: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对抗和反对抗措施.动能武器着重介绍拦截弹、它的制导方法和最新的天基拦截弹“智能卵石”.在本世纪内它们是唯一能部署的.定向能武器着重介绍自由电子激光器和试验激光武器的两颗卫星.对于对抗和反对抗措施只略作介绍,因为公开争议尚激烈.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高能激光束能量分布探测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用于探测高能激光束空间能量分布的量热器阵列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具有承受激光束能量密度高、探测面积大和能量测试误差小等特点,主要由保护板、量热器阵列的热沉积构成。也给出了探测器的标定和性能测试。该探测器为高能激光束绝对空间能量分布的测量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手断。  相似文献   

12.
稀土离子发光体系中能量传递和迁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以前综合V-F模型(考虑施主受主(D-A)能量传递)和B模型(考虑施主施主(D-D)能量迁移)而提出的V-F-B综合模型,对La1-xErxF3体系中Er3+离子四种低掺杂浓度下(x=0.001,0.003,0.01,0.02)295K时4S3/24I15/2发光的时间演化曲线成功地重新进行了数值拟合.结果表明该体系内D-A间交叉弛豫能量传递是偶极-偶极作用,作用常数CDA为4.75×10-41cm6/s,与Okamoto等人原用YT扩散模型得到的结果一致.而拟合得到的四个D-D平均跳跃时间τ0粗略地与xDα次方(xD为D离子浓度)成正比(α≈-1.237),并不遵从τ0很小时与xD的-2次方成正比的理论关系.同时,通过把D-D迁移和D-A传递同时同样地纳入V-F模型还粗略估计了D-D平均跳跃时间τ0′的值,发现它与V-F-B给出的τ0拟合值比较一致,说明V-F-B模型在一定近似程度上是内部自恰的、合理的. 关键词: 能量传递 能量迁移 跳跃时间 交叉弛豫  相似文献   

13.
关于荡秋千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的文献认为秋千越荡越高是由于重力矩做正功而使系统有能量输入,本文提出不同看法.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秋千越荡越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证明在无壁空间或无束缚力约束空间中,压力是气体以物态存在的束缚力.证明了热力学压力不仅是动量交换的统计平均值的量度,而且也是分子或原子空间位置分布(密度)的表征.理想气体在有限空间中的统计构形空间,具有逸散势-pV.这种系统构形空间内的各能级粒子具有相应的动量空间分布,其统计构形空间具有无序势TS.热力学平衡态具有处处相等p、T和总势能TS-pV.理想气体的二种势能具有对称性,总势能等于零;但其相应的无序势和逸散势都不等于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飞轮蓄能发电的原理和飞轮蓄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实例 .  相似文献   

16.
复摆内的能流及其物理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运动复摆内的工,能流及应力的分布规律,提出了能量不变点的概念,解释了能量不变点与振动中心,打击中心三者重合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磁能在发射和输能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预测21世纪电磁能的军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受迫振动的能量共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现磊 《大学物理》1996,15(8):27-28
通过对受迫振动系统的功能,势能和总能量的分析,推证了受迫振动系统能量共振的频率,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低温太阳热能与CH3OH-Fe2O3化学链燃烧相结合控制CO2分离动力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低温太阳热能品位提升的内在规律,分别揭示出辐照强度与CH3OH-Fe2O3反应特性、低温太阳热能品位提升的关联关系.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作了Fe2O3反应颗粒,在热重反应器中进行了模拟太阳热能与甲醇化学链实验的初步研究,通过电镜,分析了反应前后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形貌特征.研究成果将为低温太阳热能与化学链燃烧整合能量释放新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0.
时间平移对称性与能量守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一平  刘永安 《物理与工程》2006,16(4):22-23,33
从对称性原理出发,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并对时间平移对称性与能量守恒作了简单的几何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