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激光光源和氙灯光源在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罗丹明B、维生素B2、荧光素和异硫氰酸荧光素含量比较研究激光光源产生的荧光强度和氙灯光源产生的荧光强度。罗丹明B、维生素B2、荧光素和异硫氰酸荧光素浓度均为10 μg·mL-1,积分时间100 ms,测定3次得其平均值。在线荧光光谱法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80,450,488和510 nm;最大发射波长依次为594,530,525和524 n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7,441,481和490 nm;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得其最大发射波长为586,520,519和520 nm。通过测定药物,发现激光光源产生的荧光光强度较强于氙灯光源产生的荧光光强度,原因不仅跟光源有关,而且与药物分子的共轭体系大小、共轭大π键的共平面性及其刚性程度、分子母体上取代基的种类有关,分子所处的外界环境如温度、溶剂、溶液酸碱度、激发光的照射等因素也会影响荧光效率。激光光源和氙灯光源产生的荧光光强度大小顺序为罗丹明B>荧光素>异硫氰酸荧光素>维生素B2。激光光源在线荧光光谱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在线荧光光谱仪在食品、药品痕量检测方面应用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物理》1959,(5)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在近代工业与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用液态氦可获得最低的温度,而这种极低的温度对于很多重要的科  相似文献   

3.
用模型势方法对正电子与氪,氙原子散躯有分布进行了系统计算,通过对算得的微分截面的数据分析,结合作者以前对正电子与氦,氖,氩原子散射角分布的研究结论总结出了代能正电子与稀有气体原子散射角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实验表明,对于带有磷光体的Digivue显示板来说,为了有效地激发磷光体,在混合气体中必须有大数量的氙。纯氙的工作电压高。为了降低工作电压,曾研制过氖—氙、氦—氙Penning混合气体。在这些混合气体中,为了有效地激发磷光体,氙的浓度就得提高,可是却因此而使峰值放电电流极高(约每单元1毫安),而形成时滞又短,从而造成在显示板的电路设计方面的困难。 为了降低工作电压,我们对于几种以氪  相似文献   

5.
以基于光场感生电离电子碰撞机制的类钯氙系统为例,计算并讨论了不同抽运激光偏振对等离子体的电离速率、阈值激光强度、电子在激光场中的剩余能量、各电荷态相对集居数、初始电子能量分布等电离参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激光功率密度下,激光偏振对类钯氙41.8nm4d^95d^1S0-4d^95p^1P1跃迁的X射线激光放大影响很大,圆偏振激光抽运更有利于类钯氙41.8nm4d^95d^1S0-4d^95p^1P1跃迁的X射线激光放大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用模型势方法对正电子与氪、氙原子散射角分布进行了系统计算,通过对算得的微分截面(散射角从20°-160°)的数据分析,结合作者以前对正电子与氦、氖、氩原子散射角分布的研究结论,总结出了低能正电子与稀有气体原子散射角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激光氦离子源产生的MeV能量的氦离子因有望用于聚变反应堆材料辐照损伤的模拟研究而得到关注.目前激光驱动氦离子源的主要方案是采用相对论激光与氦气射流作用加速高能氦离子,但这种方案在实验上难以产生具有前向性和准单能性、数MeV能量、高产额的氦离子束,而这些氦离子束特性是材料辐照损伤研究中十分关注的.不同于上述激光氦离子产生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强激光与固体-气体复合靶作用产生氦离子的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在实验上,采用功率密度5×10~(18)W/cm~2的皮秒脉宽的激光脉冲与铜-氦气复合靶作用,产生了前向发射的2.7 MeV的准单能氦离子束,能量超过0.5 MeV的氦离子产额约为10~(13)/sr.二维粒子模拟显示,氦离子在靶背鞘场加速和类无碰撞冲击波加速两种加速机理共同作用下得到加速.同时粒子模拟还显示氦离子截止能量与超热电子温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楼祺洪 《物理学报》1987,36(5):668-672
高气压氯化氙准分子激光放电的稳定性与HCl的浓度有关。本文分析了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子连续性方程,指出均匀放电的持续时间与HCl浓度平方根成反比。该结果与X射线预电离脉冲形成网络泵浦氯化氙激光的实验能很好地符合。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甲醛浓度的激光拉曼光谱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甲醛的浓度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研究了甲醛的激光拉曼光谱激发机理,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证。该方法不需辅助试剂,直接测量甲醛分子振动产生的拉曼光谱,根据甲醛特征谱的峰值,确定甲醛的浓度。得到一种低成本、快捷的甲醛浓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洪建  肖沙里  施军 《光子学报》2011,(8):1196-1200
为了准确诊断激光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光谱的类氦共振线与互组合线相对强度比诊断电子密度的方法.该法考虑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射的X射线存在极化的特性,用极化光谱理论对测量的类氦共振线和互组合线光谱相对强度比进行精密校正,再推导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在2×10 J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实验,使用极化PET(002)晶体...  相似文献   

11.
杨淼  黎甜楷 《光子学报》1994,23(6):516-520
用倍频YAG脉冲激光作为控制光以使三重激发态对作为信号光的氦氛激光实现非线性光学吸收,从而演示了曙红Y的全光逻辑,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洪建  肖沙里  施军 《光子学报》2014,40(8):1196-1200
为了准确诊断激光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光谱的类氦共振线与互组合线相对强度比诊断电子密度的方法.该法考虑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射的X射线存在极化的特性,用极化光谱理论对测量的类氦共振线和互组合线光谱相对强度比进行精密校正,再推导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在2×10 J激光装置上进行了实验,使用极化PET(002)晶体谱仪测量了Al类氦离子光谱,利用光谱的极化特性推出Al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约为1.5×1020 cm-3.结果表明极化X光谱推导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方法适合激光高温高密等离子体诊断.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温稠密物质物态方程的理论模型,其中包括液体变分微扰理论、化学图像模型、离化电离平衡模型、平均原子模型和INFERNO模型;给出了混合物物态方程的计算方法;对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和量子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了介绍;对一些典型材料(如氢、氘、氦、氙、金、钨等)在温稠密区的物态方程进行了计算和总结;分析了离解、电离效应对物态方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脉冲光和连续光两种激光雷达系统进行了改进,在原有激光雷达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设计参数,并结合系统本身限制选择更合适的设备。对两种激光雷达系统回波信号进行模拟计算,并就信噪比和实现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脉冲光激光雷达更合适探测热层和外逸层亚稳态氦密度。  相似文献   

15.
 迄今的激光都是由可见光形成的。近年来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制造X射线激光的可能性。X射线激光可以提供能分辨生命组织和原子的图象系统。为此,研究者们力图寻求一个激发短波X射线的方法。伊利诺依斯大学的A.McPherson及其同事们最近发现了在氙原子团中产生X射线的新方法。他们用大功率紫外光脉冲辐射氙原子团,产生了波长为2(?)3(?)的X射线。  相似文献   

16.
氦喷嘴激光离子源离线系统的实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建立在清华大学的氦喷嘴激光离子源离线系统.并给出了在氦喷嘴出口处激光直接共振电离喷束中的钠原子的实验结果.此结果表明,在氦喷嘴出口处,用激光在束电离钠原子是可行的.由此出发可设计具有Z选择性、效率高、可测同位素寿命下限低又能适用于高温难熔元素的激光离子源.  相似文献   

17.
在电子密度5×10~(14)cm~(-3),电子温度1.1eV的氦等离子体中,用激光共振荧光,敏化荧光和激光“烧通”三种光谱技术,研究了电子与激态氦原子的碰撞速率.并与以文献上沿用的电子碰撞速率为基础的氦原子的多能级碰撞和辐射模型的计算进行了比较,发现该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预言此类等离子体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氦原子激态间的电子碰撞转移速率的实际值远比理论值低.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套氦喷嘴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系统并进行了离线模拟研究.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原子化室蒸发产生样品气态原子来模拟核反应产物,然后利用氦气传输和氦喷嘴技术,使样品原子形成准直原子束与激光作用.通过激光共振激发电离实现原子序数Z的选择,再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来确定原子量A,实现样品原子的分离与鉴别.通过用24Na的放射性测量的方法对谱仪系统效率进行了研究,其传输效率约为17%.  相似文献   

19.
把二级玻恩近似(SBA)的方法推广至圆极化激光场,计算了发生多光子交换时的激光辅助电子被氦原子散射的微分散射截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线性极化激光辅助散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收发分置氦激光雷达系统,基于连续激光束成像技术,获得了不同收发分置距离下对应的距离分辨率大小,以及单列CCD像素元与高度的对应关系和距离分辨率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在不同亚稳态氦原子密度的条件下,系统单列像素元接收到的光子数与探测高度的对应关系,并获得了信噪比和相对误差随探测高度的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增加积分时间可以提高信噪比,在400~1 000 km的高度范围内,积分时间为2 h,距离分辨率为50 km时,信噪比在10~65范围内,相对误差小于10%.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收发分置氦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可实现对热层200~1 000 km亚稳态氦密度的探测,为进一步完善优化收发分置氦共振荧光激光雷达系统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