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针对小口径长焦距透镜传统火漆上盘法容易引起零件中心偏的问题,介绍了一种用平行平板上盘来加工长焦距透镜的方法。在加工透镜第二面的时候,取一平行度非常好的平板,将零件反扣在平行平板上,使零件和平行平板保持线接触,然后将透镜灌胶固定。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焦距f′=-6m,口径D=7.75mm)的透镜,其中心偏角平均为1′,而采用传统火漆上盘法加工同样的透镜,其中心偏角平均为5′  相似文献   

2.
待测透镜的焦距为何要小于平行光管物镜焦距的二分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平行光管的说明书和一些光学实验书中都指出“待测定的透镜或透镜组的焦距一般应小于平行光管物镜焦距的1/2”。这是为什么?是怎样得来的?下面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一、和焦距测量误差df_x'有关的两种误差平行光管在使用前必须对无穷远聚焦,以保证其产生平行光。但由于人眼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曲率传感器测量热透镜焦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用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测量热透镜焦距的基本原理,针对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工作特点,结合实验现象推导了在热透镜效应较强时热透镜焦距变化的计算公式。对半导体二极管(LD)侧面泵浦的百W级Nd:YAG激光棒在泵浦电流为15~25 A时的热透镜焦距值进行了测量,讨论了可能存在的误差。实验现象和理论分析一致,测量的热透镜焦距值与理论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光学测试     
光学元件测试与设备 TB921∥TH703 2004021455 利用莫尔条纹的计算机图像测量长焦距透镜焦距=Measurement for the long focus length of lens by images of Moire fringes[刊,中]/纪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安徽,合肥(230026)),姚昆…∥量子电子学报.—2003,20(2).—241-245 利用两块空间频率相同的黑白光栅产生的莫尔条纹来测量长焦距透镜的焦距。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在平行光场中。置于两块栅线呈一夹角的光栅之间某位置处的透镜产生的莫尔条纹为一组平行的直线系,它的斜率与透镜焦距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实验中用CCD接收莫尔条纹的像,由计算机图像的斜率计算出待测透镜的焦距。图4  相似文献   

5.
变焦距镜头     
Tomow.  T 刘肖民 《应用光学》1992,13(1):20-29,4
变焦距镜头由变倍系统和中继透镜系统构成。从物方算起,变倍系统由三个组份组成:第一组份为具有正光焦度的聚焦组;第二组份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变倍组,它可沿光轴运动使系统的焦距发生变化;第三组份为具有负光焦度的补偿组,它使随变倍组运动而移动的像面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中继透镜系统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即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组份和第五组份。第四组份有三个正透镜组元,其中至少中间组元是一胶合透镜,其胶合面凸向像方。第五组份有一正胶合透镜,其胶合面凸向物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利用光学破坏(光蚀—译者)法制造微小平面透镜的实验结果。实验中采用YAG 激光脉冲照射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方法加工微小平面透镜。微小平面透镜的折射率分布为洛伦兹形状。通过调整YAG 激光的照射次数、脉冲宽度和能量密度可获得透镜的最大折射率差为10~(-4)~10~(-3),透镜焦距为0.1~100cm,透镜直径为2~4mm。  相似文献   

7.
邓锂强  梁一机 《物理通报》2016,35(11):96-100
设计了一组符合理论 — 实验 — 理论的认识过程的有关光学的研究性实验. 该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出色 散对透镜焦距的影响的实验, 测量出透镜在不同色光下的焦距, 研究测量的数据与理论的不符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多焦距微透镜阵列可提高聚焦光场相机的深度分辨率。为了研究多焦距微透镜阵列对光场成像火焰三维温度场测量的影响,本文在火焰辐射光场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焦距微透镜阵列和多焦距微透镜阵列的火焰辐射光场成像特征,计算了两种不同微透镜阵列下的火焰辐射图像,根据火焰光场图像重建了火焰的三维温度场。开展了多焦距微透镜阵列聚焦光场相机火焰三维温度场重建的实验研究,并对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利用光损伤(光蚀)制造微小平面透镜的实验结果,实验中使用脉冲YAG激光照射MMA(甲基丙烯酸酯)板的方法加工微小平面透镜。微小平面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具有洛伦兹形状,通过调整YAG激光的照射次数、脉冲宽度和能量密度,得到了透镜的最大折射率差10~(-4)~10~(-4),焦距100~0.1cm,透镜直径2~4mm等数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再现光复振幅入手,推导出傅立叶变换全息图再现光路中透镜焦距与记录光路中透镜焦距不同时,原始象、共轭象轴向平移的距离为f′b/f,并指出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准傅里叶变换和无透镜傅里叶变换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将"空气中声速测量"实验和"薄透镜焦距测量"实验融合,设计了集声学原理和光学原理的"菲涅耳声透镜"实验,明确了该实验所使用的实验仪器,给出了实验内容,即测量声透镜的焦距、通过测量声透镜的几何参量得出超声波的波长、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声速.最后,制作了焦距f为50mm的声透镜,并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声透镜的焦距为50.3mm及超声波波长值8.70mm)与理论设计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共轴双光束干涉法设计了激光热透镜效应及其等效焦距测量装置.使用厚度约为200μm的薄酱油层样品作为观察热透镜效应的介质,将其置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汇聚点上,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同心衍射圆环,定性演示激光热透镜效应,并对热透镜的等效焦距进行定量测量.实验结果显示:薄酱油层在半导体激光照射下产生的热透镜效应可等效为凹透镜;基于共轴双光束法的热透镜等效焦距测量较为准确,利用Origin软件对8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97.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准确联合变换相关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已知焦距透镜记录联合功率谱,再用记录的联合功率谱经被测焦距透镜输出相关点,记录相关点并测出其间距,可以计算出被测透镜的焦距.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能实现透镜焦距的自动测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简单透镜组实现近轴光学隐身的原理和方法,以4枚凸透镜完成了近轴光学隐身实验,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实验的光路图.讨论了选择不同焦距透镜组的优劣及透镜口径对实验的影响.该实验装置简单,可与透镜几何参量的测量实验相结合作为基础物理实验开设为面上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5.
根据He-Ne激光束的束腰变换测薄透镜的焦距陈智浩,余建斌,马上海(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福州350007)在学生实验中,有多种方法可测透镜的焦距.本文设计的新实验,是根据He-Ne激光束的束腰变换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通过该实验,可以加强对激光束经透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透镜焦距测量实验中由焦深引起的测量误差,改进了透镜焦距测量实验中的物屏。用此屏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可改善成像焦深现象,同时减小实验所得焦距的离散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Pancharatnam-Berry相位和动力学相位操控纵向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当光场通过一个由Pancharatnam-Berry相位透镜和动力学相位透镜构成的透镜组时,透镜组会存在两个自旋相关的焦点.首先,当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通过微结构相位延迟为π的Pancharatnam-Berry相位透镜时,由于Pancharatnam-Berry相位的自旋相关性,两个圆偏振分量会获得符号相反的Pancharatnam-Berry相位而导致其中一个被聚焦而另一个发散.然后,在Pancharatnam-Berry相位透镜后再插入普通透镜引入动力学相位调制,由于动力学相位是自旋无关,使得这一透镜组,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使不同自旋态的光子分别聚焦于纵向上不同焦点处.纵向自旋分裂由两透镜焦距及间距共同决定,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两个透镜的焦距及其间距获得任意的纵向自旋分裂值.最后,搭建了一套实验装置,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自参考激光剪切干涉法测量透镜焦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敬斌  赵明山 《应用光学》1992,13(5):46-47,57
本文在改进的激光平板剪切干涉法基础上,提出了测量透镜焦距的一种新的实验方案。此方案根据透镜节点特性,以两组干涉条纹的平行作为判据,测量过程简便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光学实验中,薄透镜焦距的测量是最基本的实验,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物距与像距法(简称为物像法),透镜二次成像法、自准直法、辅助透镜成像法、准直光管法等.除了自准直法和准直光管法外,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要直接测定像距.虽然从理论上说,物距和像距都可以近似地用从透镜光心算起的距离来代替而不必考虑透镜本身的厚度,因而测出的焦距一般较为准确,但由于视差、景深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实验过程中难以准确地确定像的位置,故而使得实际的测量结果相当不准确.  相似文献   

20.
透镜组的焦距和焦点位置是透镜组的主要参数,本文通过对两薄透镜多种不同组合的讨论,总结出使组合透镜的焦点处在透镜组两侧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