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参加讨论的同志一致赞扬《国际物理教育通讯》在传递国外物理教育信息,介绍国外物理教学经验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感谢编辑部的全体同志为“通讯”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2.
刘承宜  殷建玲  杨友源  吴本韩 《物理》2004,33(7):534-540
教学期刊论文的情况是教学情况的一种反映.国内外的物理教育研究期刊分别为《物理教学》、《大学物理》、Physics Education,The Physics Teacher和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文章利用物理教学期刊论文,分别从论文的形式(前言、摘要和参考文献)和内容两方面对中国与国际的物理教育研究与发展开展了初步的比较研究,通过利用教育理论对统计资料的解释初步揭示了国内外物理教育研究的差距,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启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承宜  陈侃贞  杨友源  吴本韩 《物理》2004,33(2):146-152
教育期刊论文的情况往往是教学情况的一种真实反映。中国、美国和英国的主要物理教育期刊刊名分别为《物理教学》、《大学物理》、The Physics Teacher、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和Physics Education,文章基于这五个物理教育期刊的相关参数分别建立相应的物理教育合作网,从论文作者数目及不同论文作者间的合作关系的角度,揭示了中国与国际物理教育研究的差距,并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启发性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沛 《大学物理》1995,14(5):45-47
结合《普通物理》中“碰撞”一文的课件,论述了如何根据CAI的设计思想设计,使用物理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5.
自从第五届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092年11月)提出。普通物理教学现代化”以来,普通物理教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各个院校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不步好的经验。《大学物理》、《现代物理知识》、《工科物理》、《国际物理教育通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日本物理教育界展开了关于“物理教育危机”的讨论。经过调查讨论及在物理教育学会的会刊《物理教育》上发表专题文章,“危机”的现状已经明朗。从1992年起,讨论转向提“改革方案”。其中有高考方面的,也有课程方面的。本文介绍日本物理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坂田等在出席中、日、美国际物理教育会议之后所发表的关于新课程方案的文章,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物理教育通讯》编辑部以及诸位教授等的关心和支持下,笔者有幸参加了90年在天津举行的PEE国际会议、92年在南京举行的ICPE国际会议和93年在肇庆举行的第三届中日美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收获颇丰。从与国内外同行的交谈及资料交流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国外的实验教学在实验的大型化和简易化方面正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郭可信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晶体学家.他在物理冶金、特别是在合金中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准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1985年第8期的《物理》发表了郭先生撰写的《五次对称与准晶态》一文,介绍和评述了他领导的研究组发现五次对称和Ti-Ni-V二十面体准晶的重要创新成果,这项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获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国相”,并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此后郭可信先生和《物理》结下了深厚情谊,并不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评述和介绍他领导的研究组取得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如1991年第1期的《物理》发表了他撰写的《8次、12次对称及有关准晶的发现——王宁、陈焕获第二届吴健雄物理奖项目》一文,受到读者广泛关注.2006年12月13日,郭可信先生不幸逝世,我刊特组织纪念郭先生的专题,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深切悼念和哀思,先生的创新精神和风范长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理教学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改单纯的“学科教育”为“科学教育”,即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还要为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奠定必需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的基础.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深刻地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关键,也是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ICPE2006国际物理教育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东南大学恽瑛教授在会议上作题为《通过双语物理教学培养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报告,恽瑛教授带领的2005级本科生李鑫、杜源、胡特、姜坤也分别作了口头报告和张贴报告。他们在会议上的精彩发言与会议期间的表现,引起了与会代表和著名的《Science》杂志的极大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国际物理教育通讯》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介绍国际物理教育教学经验和动态的刊物。她的创办,为国内广大物理教育工作包括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开拓了一个瞭望世界的窗口,必将对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物理学会教学研究委员会创办这份通讯,为推动国内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物理教育的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非常欣喜地研讨了《通讯》中的各篇章,受益颇深,着实爱不忍释。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强中日美等国家物理教育界同行间的交流,并对当前各种物理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由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日本物理教学学会主办,由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承办的“国际物理教育研讨会”(暨第四届中日美大学物理教育与实验研讨会),于2005年8月25日至8月28日在中国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  相似文献   

13.
陈华 《物理通报》2010,(2):89-91
笔者觉得《物理通报》2009年第8期的“短文荟萃”栏目中《物理问题的“物理解法”》一文中一些内容的阐述方法和科学性值得商讨;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存在一定的普遍性.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学物理》2007,26(7):F0004-F0004
东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是面向全校理、工、文、管、医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物理实验课程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研学创新活动的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十年间,中心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重点教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东南大学的《大学物理实验》和《大学物理》两门课程均为国家精品课程。近年来,中心获得了江苏省教改成果特等奖、国家出版总署电子出版物奖、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奖、全国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大奖赛一等奖等省、部以上诸多奖项。2005年《物理实验》修编本教材由高…  相似文献   

15.
(一)受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的委托.由东南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大学基础物理教学国际研讨会》于1992年5月25日至5月29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得到了国家教育委员会、IUPAP和理论物理中心(ICTP)、中国物理学会的指导和资助.  相似文献   

16.
《国际物理教育通讯》已正式创刊发行。由于它能准确地传递国际物理教育信息.及时地介绍和推荐各国物理教育的先进思想、方法和手殷等,它将对我国物理教育及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是我国物理教师及有关工作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1996年7月30日至8月3日由国际纯粹物理及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举办的“大学物理教育国际会议(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ndergraduate Physics Education)”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召开,参加代表有250余人。会议主要讨论:有关物理专业、理工科专业、物  相似文献   

18.
由欧洲国际物理教学研究组(GIREP)、联合国教科组织(UNESCO)与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AEC)举办的“代用能源与风险教育”国际会议,于1989年9月7日至13日在匈牙利Balaton湖畔的Balatonfured村召开,ICPE的会议也结合此会相继举行。40多个国家的150人参加了会议,我国有代表3人参加[北京大学物理系赵凯华(ICPE委员)秦克诚和华东师大成人教育学院钮吉尔]。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早在几年前,我国就把传感器技术列入“八五”、“九五”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中.200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紧扣时代脉搏,将传感器的知识也纳入高中物理教学之中,并首次阐述了“数据采集器应用于物理实验”的思想,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将就中学物理实验中应用传感器技术的好处作一下简单分析,期待着这一新的知识、技术能早日并广泛地应用于物理教学,尤其是物理实验教学之中,给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付丽萍 《物理通报》2006,(12):46-48
近几年来“物理文化”一词频繁出现在许多物理专业的媒体上,引起了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应该说“物理文化”一词的广泛使用及其讨论表明了关于研究发展物理学的新动向、新思想;同时也表明物理教育者们开始关注物理教育的现代精神。在此,笔者从物理文化这一词语的内在品质和现实意义入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