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应用格林函数方法与多重散射理论[1]分析了2p-1h(两个粒子一个空穴)多重散射关联对17O和15O能谱的贡献.在我们的计算中,采用的核力为paris位,并严格顾及了G矩阵的能量相关性.数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和多重散射理论考察了2H(空穴)-1P(粒子)多重散射关联及自屏蔽效应对17O和15O能谱的贡献.计算中采用了Paris位导得的G矩阵,计算结果表明2H-1P多重散射关联的贡献是重要的,而自屏蔽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
假定11Li,14Be和17B是由N=2Z核芯和两个外层中子组成的三体系统,核芯-中子和中子-中子间的作用为弱吸引指数势,不足以形成核芯-中子和中子-中子二体束缚态.本文的计算表明,核芯-中子-中子三体系统可形成束缚态,计算结果基本上解释了11Li,14Be,17B的基态能量和异常大核半径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完成了17O/17F+208Pb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角分布测量. 分析了17O/17F弹性散射产物的角分散, 即微分截面的对数ln(dσdθ)随散射角平方θ2的依赖关系. 结果表明, 在所测量的角度范围内(6°—20°), 17O的这一依赖关系可以用一条直线很好地拟合, 而17F的这一依赖关系需要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才能拟合. 17F数据拟合中的这种斜率改变可能 起因于17F的奇异结构. 对其他实验组数据的分析支持以上的结论, 即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 弱束缚核与稳定核相比, 弹性散射产物的微分截面与散射角平方的依赖关系有明显的差异, 这可以作为深入研究"晕/皮核"的一个新探针.  相似文献   

5.
在三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汤川作用势,进行变分计算,进一步研究了晕核11Li,14Be和17B的基态性质,给出了晕中子密度分布的一个解析表达式.理论计算结果与最新的实验数据一致.  相似文献   

6.
将中能弹核碎裂反应中产生的极化碎片14B和15B注入Mg单晶中,利用β-NMR谱学测得14B和15B的电四极矩(|Q(14B)|和|Q(15B)|)分别为(29.84±0.75)mb和(38.01±1.08)mb,并将实验测得的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唯象的Λ-α相互作用位和12C、16O的独立α粒子模型波函数出发,采用折迭位方法,求出了Λ-12C、Λ-16O等效相互作用位的解析表示,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超核13C、17O的低激发态能量和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所引起的13C第一激发态的能级劈裂,并对Λ-12C、Λ-16O等效相互作用位和13C、17O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透射法测量了能量为79AMeV的17C在12C反应靶上的反应截面;利用有限力程Glauber模型对17C的密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由高能区(965AMeV)相互作用截面数据分析认为17C具有谐振子密度分布,但拟合本实验结果及高能区实验数据发现,17C的中子密度分布中存在一个尾巴;假设17C密度为芯核加单粒子密度分布形式,分析认为17C的价中子主要处于1d5/2?轨道.  相似文献   

9.
氮气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是固氮研究中的重要过程. 近年来过渡金属氮化物由于在合成氨催化研究中的优异表现而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氮化物物种与氮气分子在高温下反应的微观机制仍然不清楚,而该过程对于认识反应中的温度效应以及缩小气相团簇体系和凝聚相体系间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使用质谱观测到氮化钽团簇阴离子Ta314N3-15N2在高温下(393∽593 K)发生15N/14N同位素交换而产生14N2/15N14N. 结合理论计算,阐述了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微观机理以及升高温度对于N2在Ta3N3-上解离吸附的促进作用. 而在对比实验体系Ta314N4-/15N2中,观察到升高温度只能加速15N2在吸附产物Ta314N415N2-上的脱附. 这是由于氮空位是氮化物物种活化氮气的必要条件,而Ta3N4-中由于不存在氮空位因此不能活化和解离氮气. 该研究为合成氨中氮化物物种中氮空位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且为固氮研究中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
在33.4MeV/u 17N与9Be反应中中子发射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角度测得的33.4MeV/u 17N+9Be反应中,发射中子的能谱具有复杂的形式,而且随着角度的增大显示出有规律的变化.发射中子至少来源于靶弹核间的核子–核子碰撞、17N的破裂反应以及熔合热核的统计蒸发三种不同起源.分析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三种起源的发射中子截面分别为4.49,0.44和5.5b.  相似文献   

11.
在3?3?.4MeV/u 17N束轰击197Au靶产生的反应中,利用放置于不同角度组合的17个中子探测器(4°—83°)和14个半导体望远镜(2.3°—9.0°)对反应产物碎片与中子进行了符合测量.经对所得实验角分布积分得到Z=3—6元素的同位素产额分布.在参加者-旁观者模型框架下,采用17N原子核内部的不同密度分布计算了同位素产额分布并与实验数据做比较.  相似文献   

12.
采用逆运动学方法对放射性核束17F和18Ne与质子进行弹性散射实验,得到了实验测量微分截面.用较准确描述放射性核素性质的CH89参数化的光学势为初始光学势,用扭曲波玻恩近似的理论计算程序DWUCK4和自动参数搜索程序ABOD对实验数据进行光学势参数理论拟合,得到了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光学势参数.将得到的光学势参数进行分析,得到了17F和18Ne实势相互作用均方根半径分别为3.239fm和3.317fm.  相似文献   

13.
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上完成了17F/17O+208Pb的弹性散射微分截面角分布测量. 分析了17F/17O弹性散射产物微分截面的对数(ln(dσ/dθ))随散射角平方(θ2)的依赖关系. 结果表明, 在所测量的角度范围内(6°—20°), 17O的这一依赖关系可以用一条直线很好地拟合, 而17F的这一依赖关系需要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才能拟合. 17F数据拟合中的这种斜率改变可能起因于17F的奇异结构. 对其他实验组数据的分析支持以上的结论, 即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 弱束缚核与稳定核相比, 弹性散射产物微分截面的对数与散射角平方的依赖关系有明显的差异, 这可以作为深入研究“晕核”和“皮核”的一个新探针.  相似文献   

14.
用同位旋相关的Boltzmann-Langevin方程研究了在入射能量为28.7MeV/u下,不同弹核14O,16O和18O轰击不同靶核7Be和9Be的反应,计算了生成碎片的产生截面,发现用丰中子(缺中子)炮弹或丰中子(缺中子)靶进行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均有丰中子(缺中子)的碎片出现.同位素分布宽度和峰位与入射体系密切相关,产生碎片的电荷数越接近入射弹核的电荷数,则同位素分布的宽度越大,峰位偏离β稳定线值越远,其同位旋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用扩展BUU模型计算了中能区86Kr+197Au重系统的能量耗散、π介子阈下产生和流角,定量地拟合了43MeV/u 86Kr+197Au实验的能量耗散和类弹碎片核电荷数的关系及类弹类靶碎片核电荷数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在程函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包括了二级修正的π核光学势,我们计算了165MeV的π+165Ho核上单电荷交换的不对称性,研究了不对称性量对于变形核内中子分布变形的灵敏性,预言了不对称性的角分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透射法测量中能区20Ne打9Be靶碎裂产生的次级束与Si靶作用的核反应总截面的方法,以及实验的探测器布局、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对理论上预言有奇异结构的核12N,17Ne和17F的实验结果与其相邻核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刘晶晶 《物理学报》2010,59(7):5169-5174
研究了超强磁场对中子星外壳层核素56Fe,56Co,56Ni,56Mn和56Cr电子俘获过程中微子能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大部分中子星表面的磁场B<1013G,超强磁场对中微子能量损失率的影响很小.对于一些磁场范围为1013—1015G的超磁星,超强磁场可使中微子能量损失率大大降低,甚至超过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使用20.11A MeV 64Zn束轰击17.2mg/cm2的Be靶,初步观察到了丰质子同位素65As.采用由磁分析器[1]、PPAC、电离室和PSSD组成的探测系统,成功地鉴别了反应产物的电荷态、原子系数和质量数.  相似文献   

20.
在92和71MeV 16O离子与115In的相互作用中,用核化学技术测量了20个反应余核的角分布和微分射程分布.分析了这些余核的生成特征,指出随着碰撞参数的增加,反应机制从全熔合经过质量和动量转移逐渐减小的非完全熔合向直接反应连续演变.与16O+65Cu反应相比,16O+115In反应中非完全熔合的贡献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