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做到使学生进入一种“愤”、“悱”的状态,那么在高涨的学习情绪和知识渴求的状况下,势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拾级而上.1.精心设问,以问引趣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师生的交互活动中,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例如在复数这一章的教学中,为了…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习过程本质上是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建构过程,传统教学比较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的学习,而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所以,课堂教学切忌教师一讲到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进程中的认知需要,通过适时设问,给予启发引导,从而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以此达到为学生析疑解难、增进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颖、有趣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创造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精于设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而掌握新课内容.精于设问,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中基本概念的实质,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精于设问,在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新教材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将“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当我们深入课堂听了一些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数学课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目前课堂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供对策,希望能对改进课堂教学有所帮助.一、探究缺乏“源动力”案例1:师:(提出问题并板书)解不等式x 3>x-1.(以下是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评析与对策:学生为何要探究这个问题?探究的原动力是什么?按照这位老师的想法,随便写一个不…  相似文献   

5.
铺设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时代重任 ,而实现这一任务的主阵地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若能以每一个概念、定义、原理、公式、习题、基本事实等知识为载体 ,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 ,形成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 ,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 ,就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深层发展 .本文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一起共同铺设各具特色的探索研究之路谈一点心得体会 .1 铺设学生“闪光”的珍珠之路荷兰教育家斯宾诺莎指出 :“教育之目的 ,在使儿童成为自主自治之人物 ,而非受治于他人之人物 .”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对改进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一、加强数学与现实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不断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尽量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出发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利用了多米诺骨牌来引入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先用多媒体插入多米诺骨牌倒下的过程.后提出问题:怎样摆放多米诺骨牌才能使骨牌全部倒下?学生回答:前一块倒下能使后一块倒下.教师说:即第k(k∈N)块倒下,能保证第k+1块倒下.教师问:全…  相似文献   

7.
所谓“半结构化”情境是相对于“结构化”情境而言的.“结构化”情境是指情境材料和设问指向都是完整的,情境材料与答案组织具有清晰的对应关系,问题的答案来自于教材明确的表述;而在“半结构化”情境中,情境的呈现方式、设问方式及答案组织具有某种不完整性,教学情境更具生成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2]提出:从半结构化情境提出问题发生在问题解决前,它指学生根据已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在一个开放的数学情境中,探索数学问题结构,从而提出一个合理且具有数学特性的问题.在“半结构化”情境中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又能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开展教学.“半结构化”情境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运用达到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本人两年来如何刻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淡几点初浅的看法.一、让学生“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能问”,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创造“问”的良好环境,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实施.1. 教师应保证学生提问的机会想让学生“能问”,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提高授课效率,改变授课方式,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思考.2. 教师应创造学生提问的环境首先,教师“满堂灌”自然不好. 要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 同时,在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而且也需要创造机会和…  相似文献   

9.
我校数学组从 1 998年秋季开始运用“数学学案导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 ,至今进行了近三年的教改实验 ,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文就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实践作一些总结 .1 “数学学案导学法”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所谓“数学学案” ,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写的学习方案 .“数学学案导学法”是一种借助数学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以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己的经验能动地建构它对客体的认识 .基本观点是 :(1 )学习…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进,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部分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与教的方式,仍然是教学改革面临的十分迫切的任务.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进去、讲出来”的教学方式(以下简称“学讲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变革.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单方面的设计,教材和教学内容已经固定,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也是千篇一律,教学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教师在课堂设计过程中过度偏重于教材,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认知水平,设计的目标倾向于教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忽略了课堂中会有很多“意料之外”或“始料未及”的情况发生,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被束缚在“教材”“课堂”上面.数学教学目标定位视野狭窄,教学实践上较少关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忽视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了解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变化.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就必须突破以“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局面,以新的思路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1教学设计要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传统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学生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几乎成为传统数学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目标,这种理念导致了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行为.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讲的较多,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较低,教师在课堂里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封闭性题,只能适合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并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来参与解题。而“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核心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解决,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都获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王小琴 《中学数学》2012,(20):56-57
有效地提问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热情,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情感,创造性地达成教学目标.不过,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考往往停在点上,缺乏宽度、深层次地探究问题的能力,使思维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充分地预设问题,提高设问的有效性,特别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对  相似文献   

15.
问题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问题的提出毫无疑问 ,在同一个班级里 ,不同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有所差异的 .因此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 ,应全面考虑各类学生 ,设计的问题应该随学生的思维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对思维水平低的同学应该起步低一些 ,设计的问题要小一些 ,思维的步骤铺垫得细一些 ,使他们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而对于思维水平高的同学 ,问题应该设计的大一些 ,思维的跨度大一些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利用 .如何在班级授课制的框架内解决好上述问题 ,使教师创设的问题既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使每个学生都能“跳…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这是一堂学生活动较多的学习讨论课 .如何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来学习正切、余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本节课采用由学生从对比中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设计问题的设计思路是有新意的 .这节课总体上看是较成功的 .比教师平淡地“照本宣科”的教法效果更好 .好在教师正确处理了教材 ,师生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还在于有一个热烈轻松的环境 ,这是师生共同努力 ,相互配合的结果 .在热烈、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发展得更好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师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 .为此 ,教师要把握好“传统”和“创新”的关…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同样的一篇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而对相近资质的学生,水平相当的教师却上出不同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呢?是教师的教学情绪原因吧!是教师教学机智差距吧!经过分析反思,笔者认为,这情况主要归因于教师是否充分认识到并用好“学生”———这一“新”教学资源.“学生”———教学资源的特点与我们以往的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师等)的静止性、确定性的特点迥然不同,他具有活动性、生成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的特点.用活用好这个资源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范畴,也更…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阵地,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在接受信息中有障碍的话,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学生的学习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维,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跟不上”,即“思维滞后现象”.进而出现了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只有师生互动协调,配合默契才是理想的课堂,不然,教师讲得再好,也是“急水未能满盆”.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使学生思维和教师思维很好的链接起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9.
“学问课堂”意在解决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过于关注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问题,把“学习”和“问题”放在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在“学习”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问学互进,最终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和学生综合素养的生成.“学问课堂”主张“自主先学、问学互进、学用达理”.笔者在一节公开课中具体践行了通过学问课堂实施试图解决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展示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中学里,数学成绩呈“中、下”状态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大,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今仅对造成“中、下面”的原因及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质量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中、下面”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如下问题: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这种状况的产生,除了学生本身的思想问题之外,还有教学上的原因,如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脱离了‘中、下面”学生的学习实际;或因教师教学不甚得法,没有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感到枯燥无味,进而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思维能力差。例如一些学生做如下的一道题:“用1——5五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比13000大的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首先只考虑万位数上的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