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普遍认为零售企业压榨供应商、但实际上供应商利润率远高于零售商是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商业悖论问题。通过构建无退货、一般退货、全额退货、线性回扣等体现零售商不同强势地位的供应链渠道管理模型,研究并比较了退货和回扣等强势契约机制以及销售努力对零售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供应商通过批发价定价可以有效转移强势契约带来的风险和成本支付,零售商不能通过强势契约显著提升零售供应链效益。零售商应该利用渠道优势首先强化对批发价定价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合理采用强势契约机制。本文研究很好地解释了零供双方渠道地位与利润水平矛盾的商业悖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含有单一资金约束供应商和单一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中,研究了供应商绿色产品的投入和融资策略,对比分析了银行信贷单一融资渠道和零售商提前支付部分货款与银行信贷的混合融资渠道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运营和融资决策.研究表明,银行信贷单一融资渠道更能激励供应商提高产品的绿色水平和零售商的订购量;而当给定合适的批发价折扣率,零售商提前支付下的混合融资渠道可以实现零供双方的Pareto最优利润,并且,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相对零售商而言,混合融资为供应商创造了更多利润.  相似文献   

3.
研究由单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与多个竞争的损失厌恶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在回购契约中考察竞争和零售商的损失厌恶态度对其最优订购决策和整个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应用博弈论的方法,证明了该供应链博弈存在唯一的纯策略Nash均衡,而且竞争使得零售商的总订购量上升,而损失规避使得总订购量下降.竞争的存在削弱了损失厌恶效应对整个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还发现,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随供应商的批发价增大而增大,随回购价格的增大而减少,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回购契约可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的供应链中的广告博弈协调问题.将该问题构造为一个两层次的博弈: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以及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博弈.供应商作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主导者,拥有产品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决策权,而零售商则通过在当地市场上的广告促销投入来影响需求,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收益.研究发现,供应商可以通过简单地设定适当的批发价来影响零售商的广告促销投入,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实现最大收益.  相似文献   

5.
在展望理论框架下,考虑由多个存在竞争的损失规避型零售商和一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预先订购折扣合约问题,研究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在预先订购折扣合约下的决策行为,研究表明,供应商通过预先订购折扣合约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最后通过算例,分别得到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在预先订购折扣合约下的最优决策行为以及能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的供应商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一风险中性制造商和单一风险规避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零售商分别通过银行贷款和延期支付解决资金约束问题时,各参与方的最优定价,分析回收率和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融资方式中决策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的资金约束不会影响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随回收率的变化趋势。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提高,银行贷款中批发价格的变化还与利率有关,直销价格始终降低;延期支付中批发价格始终提高,直销价格与之无关。当融资利率相等时,银行贷款中的批发价格始终高于延期支付,而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的相对大小还受利率和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一个具有损失规避行为的零售商、一个完全理性的制造商和一个完全理性的回收商所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针对零售商资金受限及市场需求不确定问题,考虑外源银行贷款和内源制造商投资两种融资模式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基于该模型,深入探讨具有损失规避行为零售商的最优融资决策及损失规避行为对闭环供应链的最优运营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成本对回收商和零售商的运营决策影响相同,与对制造商批发价的影响相反;只有当融资成本处于一定阈值范围内,才会实现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帕累托改进,且零售商的损失规避程度越高,所能接受的贷款利率区间越大,分红比例区间越小;当且仅当协商的分红比例为0.05且贷款利率相对较小时,损失规避型零售商才会和制造商达成股权融资共识,提升闭环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风险度量准则CVaR,构建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心理行为下基于努力成本分担的回购契约的双渠道决策模型,分析了分散式和集中式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的决策行为.在此基础上,经过理论求解与算例分析,深入分析了公平偏好、成员的风险规避特性和回购契约的交互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与制造商越厌恶、规避风险,订货数量就越低,他们的利润和供应链的利润都将降低;零售商的订货数量伴随公平偏好系数和批发价的增大而减少.但即使考虑渠道成员的风险规避性和公平偏好特性,只须回购契约的参数取得当的值,就可以协调双渠道供应链.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供应商面临生产资金约束的情况,在需求随机条件下研究了由一个风险中性零售商和一个具有风险偏好的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协调问题。文章在零售商享有批发价折扣的提前支付和供应商银行信贷两种融资方式下,分别建立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模型以及基于M-CVaR测度工具的供应链整体订购决策模型,并给出了采用两种不同融资模式时零售商和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订购量以及供应链的协调条件,分析了供应商的风险偏好对供应链整体最优决策及协调条件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章的主要结论。研究表明,当提前支付价格折扣大于临界值时,零售商会选择提前支付货款;提前支付模式下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订购量大于银行信贷模式;随着供应商的风险偏好由风险规避向风险喜好转变,供应链整体的最优订购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
文中基于Nash讨价还价博弈思想建立公平偏好框架,构建公平偏好效用体系,以此为基础对采用批发价契约的报童模型展开行为研究,采用数理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对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最优订货量的影响,即零售商和供应商同时关注公平时,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订货量趋于保守;并发现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订货量随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增加而递减,但随着供应商公平偏好程度增加而递增,且供应链系统最优订货量变化趋势比零售商明显.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得到,无论供应商和零售商是否偏好公平,批发价契约都不能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对批发价、零售价、供应商生产成本、零售商缺货成本和供应商缺货成本进行敏感度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考虑顾客策略行为情形下,利用条件风险度量准则建立了带有联合促销努力供应链协调模型,研究了风险规避对销售商和供应商决策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1)集中决策情形,价格承诺策略既可以激励供应商提高生产量,还能够有效降低顾客策略行为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2)分散决策情形,销售商风险规避度增大,销售商的订购量将增加,供应商的销售努力也将增加;供应商风险规避度增大,销售商的订购量将减小,供应商的销售努力也将减小;无论供应商和销售商的风险规避如何变化,销售商的销售努力不变。(3)利用回购和成本分担组成的混合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损失厌恶销售商与一个损失中性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背景,利用期望损失厌恶理论对销售商在期权契约下的最优采购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期望损失厌恶理论能有效克服传统基于前景理论的研究中因参考点外生且固定假设带来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供销双方在期权契约下实现协调共赢的条件,分析了销售商损失厌恶程度,期权契约价格等参数对供应链协调共赢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销售商的损失厌恶偏好并不会改变权利金分配整体供应链利润的作用,但会增强销售商分享收益的能力,改变供销双方利润或效用水平对权利金,产品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敏感程度,且较高的损失厌恶偏好还会阻碍供销双方协调共赢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一个风险厌恶销售商与风险中性供应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背景,以条件风险价值(CVaR)和期望利润的加权平均作为销售商的决策目标,对期权契约下销售商的订购策略及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比分析了销售商以CVaR为目标时的情形。在给出销售商在不同风险厌恶程度下的最优订购策略后,文章进一步给出了供应链相应的协调条件,并分析了此时期权权利金,销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和期望利润权重等参数对供销双方收益的影响,发现“利润-CVaR”法下销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对供销双方利润的影响与CVaR法下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权利金依然起到了分配整体供应链利润的作用,且销售商期望利润权重的增加会降低自身收益水平而提高供应商利润。最后,文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需求不确定下,由风险规避的供应商和占主导地位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构建了在现货市场影响下基于实物期权的双源柔性采购协调模型,给出了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最优期权参数的求解算法,探讨了现货市场价格不确定性和供应商风险规避特性对零售商采购策略和双方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现货市场影响和供应商风险规避的条件下,实物期权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5.
在零售商的资金约束下,供应商愿意提供贸易信用融资或者信用担保下的银行贷款。在考虑双方均为风险规避型的情况下采用CVaR风险度量方法建立了双方以及供应链的风险收益值模型,给出了两种融资模式下的供应链协调条件,最优订货量以及批发价格,并且研究了银行贷款利率对供应链协调以及供应商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条件取决于生产成本、银行利率以及双方的风险规避程度,不同的银行利率会导致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条件不同,供应商将根据双方风险规避程度选择提供给零售商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林强  徐晴 《运筹与管理》2018,27(6):172-183
本文研究零售商占主导、供应商自有资金有限的二级供应链如何通过契约实现协调的问题。在预付款融资的基础上加入期权契约方法,构建用于预付款融资的期权契约模型,并求解出该模型下所能协调供应链的契约参数与此时零售商供应商双方的最优决策系统。研究表明当供应商自有资金大于等于某临界值时通过预付款融资下的期权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协调。若小于则无法通过该契约协调,并且供应商自有资金约束越大,零售商最优订购数量越多,同时供应商的最优生产数量随着自有资金的减少而减少,供应链的参与者及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也随着供应商自有资金的减少单调递减;另外,相比于无融资下的期权契约,预付款模式能提高零售商、供应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Manufacturers have increasingly instituted widespread mail-in rebate programs in recent years. Two primary purposes for rebates are to: (1) more directly impact consumer demand by reducing net retail price, and (2) capitalize on consumers’ slippage behavior because not all consumers who intend to redeem the rebate at purchase time end up actually redeeming it. However, retailers can counteract the power of rebates to impact demand by simply raising the retail price by the amount of the manufacturer’s rebate. We show that by combining a manufacturer’s suggested retail price (MSRP) along with a rebate, the manufacturer can better control the channel by inhibiting the retailer’s ability to raise price, particularly when consumers exhibit loss aversion. As a result, incorporating MSRP with a rebate promotion plan increases the manufacturer’s profit. More surprisingly, the profit of the supply chain as a whole also increases, and the channel efficiency increases as well. In fact, contrary to results from the existing rebate literature suggesting that rebates should always be offered whenever slippage exists, we demonstrate that MSRP can actually be a more effective tool than rebates in managing retailer and consumer behavior when consumers do not have sufficient loss aversion and the slippage rate is low enough.  相似文献   

18.
We consider a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one supplier with finit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a retailer facing 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buted demands from end-customers. Existing research advocates that, in a decentralized setting, the retailer and the supplier using stationary order up to policies is efficient. We show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by the supplier offering fluctuating prices. We study two specific settings: (1) the supplier only knows the parameters of the retailer’s inventory policy; and (2) the supplier knows the day-to-day inventory levels at the retailer as well. After establishing structure of optimal policies and developing efficient solution procedures, we perform an extensive computational study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improvements realizable in the supply chain. We observed that for setting 1, an improvement was realized only when the end-customer demands were highly variable. Even then, the improvement i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was less than 1%. Whereas, for setting 2, the improvement i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veraged around 5.0% with a maximum of 1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