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通过二乙氧基硫代磷酰氯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了标题化合物N,N'-二(二乙氧基硫代磷酰基)-1,4-苯二胺,并应用元素分析, FTIR及1H NMR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同时应用TG分析法对其热性能进行了分析. 标题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412.42, 为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86936(16) nm, b=1.2787(2) nm, c=1.8897(3) nm, β=90°, V=2.1006(7) nm3, Z=8, Dc=1.304 g/cm3, μ(Mo Kα)=0.425 mm-1, F(000)=872, S=1.052. 最终偏离因子R=0.0628, wR=0.1860, 可观测衍射点1852个[I>2σ(I)]. 该晶体通过对苯二胺连接并以中心对称分布, 并形成层状结构, 且存在弱的分子内氢键N—H…S. TG分析表明该化合物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及成炭性, 通过其阻燃聚丙烯腈表明, 该物质是一种高效能的膨胀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配体N-皮考林酰肼(简写为Hphz)及其双核钯配合物[Pd2(phz)2Cl2]. 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 配体和配合物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分别为C 2/cP 21/c, 分子式分别为C6H7N3O和C12H12Cl2N6O2Pd2. 晶体学参数, Hphz, a=1.9245(2) nm, b=0.38927(2) nm, c=1.8073(2) nm, b=107.255(2)°, V=1.2931(2) nm3, Z=8, Dc=1.409 Mg/m3, F(000)=576, μ(Mo Kα)=0.102 mm-1, R=0.0541, wR=0.1762; [Pd2(phz)2Cl2], a=1.48274(9) nm, b=1.44797(9) nm, c=0.73951(5) nm, b=92.719(3)°, V=1.5860(2) nm3, Z=4, Dc=2.329 Mg/m3, F(000)=1072, μ(Mo Kα)=2.62 mm-1, R=0.0262, wR=0.0555. 在配合物[Pd2(phz)2Cl2]分子内, 两个钯(II)原子, 均呈畸变的N3Cl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 晶体内通过分子间氢键N—H…Cl 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分子间吡啶环存在相互作用. 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 分子内及分子间的金属钯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表明, 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 ν(C=O)和ν(C=N)红移, ν(C—N)蓝移, 荧光光谱表明, 配合物金属对配体n-π*激发(310 nm)引起的发射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S)-2-氨基丙醇为手性源与α-溴-3-氯苯丙酮反应, (R)-2-氨基丙醇为手性源与6-甲氧基-2-(2-溴丙酰基)萘反应, 分别合成了手性纯化合物(2R,3R,5S)-3,5-二甲基-2-(3-氯苯基)-2-吗啉醇盐酸盐(4a)和(2S,3S,5R)-3,5-二甲基-2-(6-甲氧基-2-萘基)-2-吗啉醇盐酸盐(4b),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两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两化合物的空间结构, 并初步分析两化合物空间结构, 化合物4a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 晶胞参数为: a=0.8718(2) nm, b=0.7883(2) nm, c=2.0247(6) nm, Z=4, V=1.3915(7) nm3, Dc=1.328 g/cm3, F(000)=584, R1=0.0399, wR2=0.0797, S=1.042. 化合物4b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1, 晶胞参数为: a=0.71035 (9) nm, b=0.77703(10) nm, c=2.9820(4) nm, Z=4, V=1.6318(4) nm3, Dc=1.318 g/cm3, F(000)=688, R1=0.0520, wR2=0.1108, S=0.994.  相似文献   

4.
采用BF3•Et2O催化和45 kHz超声辐射下亚磷酸丁酯与邻氟苯甲醛、对三氟甲基苯胺在78~80 ℃, 无溶剂条件下进行类 Mannich 反应, 0.5 h即可以较高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α-氨基膦酸酯(4),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1H NMR, IR及MS确认. 对化合物晶体结构进行X衍射分析, 结果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c, 晶胞参数a=1.348(4) nm, b=1.734(4) nm, c=1.099(3) nm, α=90°, β=109.71(4)°, γ=90°, V=2.417(11) nm3, Z=4, Dc=1.268 g/m3, μ=0.166 mm-1, F(000)=968.  相似文献   

5.
通过2-氨基-5-三氟甲基-1,3,4-噻二唑与芳酰基异氰酸酯反应, 合成了10种新的芳酰基脲.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2j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a=0.54191(15) nm, b=0.7766(2) nm, c=1.7161(5) nm, α=98.668(5)°, β=95.103(5)°, γ=101.070(5)°, V=0.6955(3) nm3, Z=2, Dc=1.653 g/cm3, F(000)=352, μ=0.289 mm–1.初步的生测试验结果表明一些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2,3,3-三甲基-3H-吲哚高氯酸盐、1-苯基-3-(4-甲氧基苯基)-2-丙烯-1-酮与哌啶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了9,9-二甲基-2-(4-甲氧基苯基)-4-苯基-9H-吡啶并[1,2-a]吲哚高氯酸盐, 在甲醇中培养出单晶, 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测定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晶体属于正交晶系, Pca2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2.7923(6) nm, b=0.92126(17) nm, c=1.8345(4) nm, V=4.7190(16) nm3, Dc=1.345 g/cm3, μ=0.201 mm-1, F(000)=2000, Z=8, R1=0.0566, wR2=0.1320.  相似文献   

7.
利用席夫碱与亚磷酸酯反应, 合成了新型O,O'-二烷基-α-(6-甲氧苯并噻唑-2-基氨基)-4-氟苯基膦酸酯化合物, 结构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 13C NMR和X单晶衍射确认. X单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3d分子属于四面体晶系, 空间群I4(1)/a, a=2.1055(3) nm, b=2.1055(3) nm, c=2.0521(5) nm, α=90.00°, β=90.00°, γ=90.00°, V=0.9098(3) nm3, Z=16, Dc=1.321 mg/m3, =0.250 mm-1, F(000)=3808. 化合物还存在着1个分子内氢键[N(2)—H(2)…O(1)]. 生物测定表明化合物3f在20 g/mL浓度下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为84.3%.  相似文献   

8.
郭文生  郭放  吴雪冬  佟健  王忠华 《化学学报》2005,63(16):1525-1530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主体分子2,6-二(α-苯基苄基)-1,5-萘二酚 (1). 它可与许多有机小分子形成配位包合物. 用IR和1H NMR表征了配位包结物, 并测定了主客体分子的摩尔比: 1•DMF (1∶1), 1•DMSO (1∶2), 1•吡啶 (1∶1), 1•喹啉(1∶2), 1N-甲基吡咯烷酮(1∶1). 用单晶X衍射分析了包结物 (1)•DMF的晶体结构, 属三斜晶系, 晶胞参数为P-1, a=0.9085(9) nm, b=0.9501(6) nm, c=2.0995(6) nm, α=99.59(3)°, β=90.13(4)°, γ=96.20(7)°, V=1.776(2) nm3, Dc=1.898 g•cm-3. 结果表明, 主体分子间的CH/π弱氢键在决定主体分子的层状框架结构和客体分子在层间的填充方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种不等效的客体分子与主体分子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一种客体分子是通过CH/π, CH/O弱氢键与同层的不同主体分子相互作用, 另一种是通过CH/π, CH/O弱氢键与相邻层的不同主体分子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经重氮化后与2,3-二氰基丙酸酯反应合成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氰基-5-氨基吡唑(1), 1与乙酸酐、顺丁烯二酸酐、苯甲酰氯反应得到1的乙酰胺2a、顺丁烯酰亚胺2b和苯甲酰胺2c.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2a, 2b2c的晶体结构. 2a属于单斜晶系, C2/c空间群, 晶胞参数a=1.88282(6) nm, b=0.86541(3) nm, c=1.90766(6) nm, β=95.5830(10)°, V=3.09362 nm3, Z=8, R=0.064, wR=0.170. 2b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28261(10) nm, b=0.89942(7) nm, c=1.46896(12) nm, β=104.217(1)°, V=1.6427(2) nm3, Z=4, R=0.055, wR=0.165. 2c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0.84613(11) nm, b=0.98923(13) nm, c=1.14305(15) nm, β=96.002(2)°, V=0.9326 nm3, Z=2, R=0.0684, wR=0.1795.  相似文献   

10.
以3,5-二氯吡啶为原料, 通过取代、硝化合成了3-甲氧基-5-氯-2,6-二硝基吡啶, 由X射线单晶衍射, IR, 1H NMR, MS及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化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a=0.66490(13) nm, b=1.0842(2) nm, c=1.2715(3) nm, β=95.55(3)°, V=0.9123(3) nm3; Z=4, Dc=1.701 g•cm-3; F(000)=472; μ=0.426 mm-1.  相似文献   

11.
彭浩  贺红武 《有机化学》2007,27(4):502-506
为了寻找新的高活性农药, 利用工业易得的三氟羧草醚及其中间体为起始原料, 设计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N-取代苯甲酰基-N'-取代芳基硫脲化合物, 结构经IR, 1H NMR, 元素分析确认. 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4b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其分子属于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a=0.51588(19) nm, b=1.0766(4) nm, c=2.0596(8) nm, α=81.113(6)°, β=89.702(6)°, γ=78.131(6)°, V=1.1056(7) nm3, Dc=1.445 Mg/m3, Z=2, F(000)=492, μ=0.319 mm-1.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在微波辐射下快速、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四唑环的酰腙类化合物,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以及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表征. 对化合物4a的无色晶体进行了X射线晶体衍射. 结果表明,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V=0.80070(38) nm3, Z=2, Dc=1.404 g•cm-3, a=0.7382(1) nm, b=0.9992(2) nm, c=1.1535(2) nm, α=81.41(2)°, β=85.72(2)°, γ=72.21(2)°, 分子结构呈反式构型, 通过分子间氢键组装成二聚体. 生物活性测试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催化剂, 通过氯甲酸乙酯与硫氰酸钾反应合成了中间体乙氧羰基异硫氰酸酯, 后者不需分离直接与3-氨基吡啶反应, 得到N-乙氧羰基-N'-3-吡啶基硫脲. 该产物用EA, IR, 1H NMR进行了表征, 经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了其单晶结构, 晶体结构表明,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0333(6) nm, b=0.7118(4) nm, c=1.5160(8) nm, αγ=90.00°, β=98.517(8)°, V=1.1028(10) nm3, Z=4. 晶体中硫脲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 由于范德华力作用形成沿b轴延伸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的方法合成了1-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配体, 利用该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铜配合物[Cu(C14H21N5)Br]2•[CuBr4] ([Cu(C14H21N5)Br]•[CuBr4]2-•[Cu(C14H21N5)Br]), 并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的C2/c空间群, 晶胞参数a=1.96209(15) nm, b=0.82319(5) nm, c=2.39249(15) nm, α=90.00°, β=102.996(2)°, γ=90.00°, V=3.7653(4) nm3, Z=4, μ(Mo Kα)=8.083 mm-1, Dc=2.097 Mg/m3, F(000)=2308, R=0.0417, wR=0.0945, GOF=0.933. 该配合物由两个1-亚甲基苯并咪唑-1,4,7-三氮环壬烷一溴合铜配阳离子和一个四溴合铜配阴离子组成. 在两个配阳离子中, 每个Cu(II)离子与五个配位原子配位(四个氮原子和一个溴阴离子), 位于一个变形四方锥的中心. 在配阴离子中, Cu(II)离子与四个溴阴离子配位, 位于一个稍变形四面体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从L-α-脯氨酸出发,经过酯化、N-烷基化、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S)-(+)-N-取代吡咯烷甲醇衍生物3a~3f,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S)-(+)-1-[N-(5-氯-2-噻唑甲基)-2-吡咯烷基]-1,1-二苯基甲醇(3e)的晶体结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0.8737(14)nm,b=0.9098(14)nm,c=1.2180(17)nm,α=90.00°,β=92.55(3)°,γ=90.00°,V=0.9671(3)nm3,Z=2,Dc=1.3217g/cm3,F(000)=404,R=0.0584,wR=0.1335.  相似文献   

16.
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种1-苯基-3-甲基-5-对甲苯氧基-吡唑-4-甲醛为原料, 在强碱条件下与苯乙酮(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 高产率地合成出10种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和1H NMR确认. 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4c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4c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1.0225(2) nm, b=1.4263(3) nm, c=1.6718(3) nm, α=110.32(3)°, β=106.30(3)°, γ=98.11(3)°, Mr=428.90, V=2.1159(7) nm3, Dc=1.346 Mg/m3, Z=2, F(000)=896.  相似文献   

17.
设计合成了四种三苯基咪唑类化合物:4,5-二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a),4,5-二(2-硝基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b),N-苄基-4,5-二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c)和N-苄基-4,5-二(2-硝基苯基)-2-对甲酰基苯基咪唑(2d),并用FT-IR,N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在乙酸乙酯-石油醚溶液中获得了2c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3796(15)nm,b=0.90136(18)nm,c=1.6644(3)nm,α=86.87(3)°,β=78.25(3)°,γ=89.94(3)°,V=1.0822(4)nm3,Dc=1.272g/cm3,Z=2,F(000)=436,μ=0.077mm-1,R1=0.0459,wR2=0.1303.研究了四种化合物的紫外与荧光性质,发现官能团硝基与苄基的引入,对其吸收峰和发射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紫外光谱中两种官能团均使吸收峰蓝移;在荧光光谱中苄基使发射峰蓝移而硝基使发射峰红移.测定了2a和2c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寿命,其中2a在DMSO中寿命最长,为3.18ns.这些光谱性质为研究其双光子吸收、双光子荧光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