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力恒量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是在1687年發表在他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書中的。按萬有引力定律:任何兩個物質的物體都互相以一力在吸引着,这力的數量是和这兩個物體的質量的乘积成正此,而和它們之間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以m_1和m_2表示互相吸引着的物体的質量。r表示它們之間的距離,則得引力f: f=k(m_1m_2)/r~2……(1)式中的k是一恒量,叫做引力恒量。它的值是由量度f,m和r所田的單位決定。在CGS制中,k是用[厘米]~3/[克][秒]~2来量度的。 萬有引力定律是物理摹中的一個最普遍的定律,它在天體力学中有着辉煌的成就。牛頓早已認識,萬有引力的應用遠遠地超出天體力学的范围之外。他認為萬有引力是一切物質的普遍特性。因此,一切物質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都必須遵從萬有引力定律。由式(1)可知,如果引力恒量的k值為已知,我們就能够計算出天體的質量和它們的平  相似文献   

2.
从同一扩展Skyrme力出发,用自洽半经典方法确定球形核基态密度分布ρ_n和ρ_p,用Sum rule方法计算强度函数矩m_(-1)~λ,m_1~λ和m_3~λ,从而具体计算了isovector巨单极,巨偶极和巨四极共振的平均激发能量,以及isoscalar巨单极和巨四极共振的宽度,部分结果同实验事实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许伯威 《物理学报》1965,21(10):1814-1816
近年来在实验上发现了不少共振态。有人研究了二粒子共振态的质量,得到了一个经验公式 M=(v_e+m_1~2)~(1/2)+(v_1+m_2~2)~(1/2),(1) v_1=/P/~2=l(l+1)/b~2;(2)式中P为二个粒子在质心坐标系中的动量;l为相对轨道角动量量子数;b的物理意义相当“瞄准距离”,对于确定的m_1和m_2,b为一确定的常数。在原来的考虑中,对于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概念中,有很多倒数关系,例如: 1.将倔强系数为K_1和K_2的轻质弹簧串联时,则它们的等效倔强系数K有如下关系: 1/K_1+1/K_2=1/K 2.一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_1的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_1,作用于质量为m_2的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为a_2,则该力F作用于m_1与m_2的组合体时产生的加速度a有如下关系: 1/a_1+1/a_2=1/a 3.电阻R_1与电阻R_2并联时,它们的等效电阻R有如下关系: 1/R_1+1/R_2=1/R。 4.电容C_1与电容C_2串联时,则它们的等效电容C有如下关系: 1/C_1+1/C_2=1/C。 5.在凸透镜成实像时,则物距u、像距v和焦距f有如下关系: 1/u+1/v=1/f。 综上所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模式: 1/x+1/y=1/z。 在这三个量x、y、z中,任意已知两个量,就可根据公式求出第三个量。但是这种计算方法比较麻烦,一不小心就容易搞错。是否能寻找一种既简单而又能一目  相似文献   

5.
粗糙微通道内气体流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粗糙度对微通道内气体流动及其边界滑移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氩气在0.1 μm铂通道内的流动,通道表面粗糙度由三角粗糙元阵列构成。气体流动的边界条件决定于2个准则数: A/λ和Kn=λ/L(其中A为壁面粗糙度、λ为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L为流动系统的尺度)。Maxwell基于Kn的滑移模型当A/λ<0.25时适用;A/λ<1时,气体流动存在边界速度滑移,体现出稀薄效应,A/λ≈1时为无滑移,A/λ>1时为等效负滑移.  相似文献   

6.
非均匀层中的反波导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尔昌 《物理学报》1961,17(4):180-190
文中讨论了无切变弹性、介质参数为线性函数的非均匀层中当了H/λ?1时的点源波场(H为层厚,λ为波长),对三种非全反射的界面所形成的反波导传播,进行了理论探讨。在使用温-克-布(W.K.B.)近似下,对场的简正波的频散方程,得到了射线解释。在引用数值反射系数边界条件下,给出以反射系数表征的波动影区的场强公式:为I~1/r e(r/2(a/(2H))1/2·ln|V|),r为距源的水平距离,H为层厚,α为波速梯度。V为层下界面的平面波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在小瑞利参数情况下波导中由粗糙交界面所产生的散射波强度,其中I_(lj)~s正比于1/4倍第l(或j)号简正波在粗糙交界面上的强度以及散射系数m_(lj)~s。m_(lj)~s与平面波散射系数m_s存在下列关系:其中V(θ_l)和V(θ_j)分别代表入射角等于θ_l和θ_j的平面波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8.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anonical seesaw model,we present a simple but viable scenario to explicitly break an S_(3L)×S_(3R) flavor symmetry in the leptonic sector.It turns out that the leptonic flavor mixing matrix is completely determined by the mass ratios of the charged leptons(i.e.,me/mμand mμ/mτ) and those of light neutrinos(i.e.,m_1/m_2 and m_2/m_3).The latest global-fit results of the three neutrino mixing angles {θ_(12),θ_(13),θ_(23)}and two neutrino mass-squared differences {?m_(21)~2,?m_(31)~2} at the 3σ level are used to constrain the parameter space of {m_1/m_2,m_2/m_3}.The predictions for the mass spectrum and flavor mixing are highlighted:(1) the neutrino mass spectrum shows a hierarchical pattern and a normal ordering,e.g.,m_1≈2.2meV,m_2≈8.8 meV and m_3≈52.7 meV;(2) only the first octant of θ_(23) is allowed,namely,41.8? θ_(23) 43.3?;(3) the Dirac C P-violating phase δ≈-22?deviates significantly from the maximal value-90?.All these predictions are ready to be tested in ongoing and forthcoming neutrino oscillation experiments.Moreover,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osmological matter-antimatter asymmetry can be explained via resonant leptogenesis,including the individual lepton-flavor effects.In our scenario,leptonic C P violation at low-and high-energy scales is closely connected.  相似文献   

9.
本文证明了两个物理上有兴趣的非定域位势(e~(-μr))/r·(e~(-μr′))/r′·(e~(-αR))/R及(e~(-μr))/r·(e~(-μr′))/r′·(e-(β(r+r′))~(1/2)·R/R的分波S矩阵元对动量变数k在除沿虚轴的割线(-∞i,0),(μi,∞i)的全平面,对角动量变数λ在右半平面Reλ>-1/2的半纯性和当k,λ分别趋于无穷大时的渐近性质。最后得到了Regge渐近行为。  相似文献   

10.
基于Raman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污染气体浓度几种方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筊aman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污染气体的一种重要方法,雷达回波反演是其中的重要步骤,反演的关键在于正确得到透过率指数因子。以消光系数为中心的三个方案,介绍了目前已普遍采用的方法、应用532 nm大气消光系数间接求取α(λ1,z)和α(λ,z)。提出了两种新方法:(1) 采用拉曼波长与待测气体相近的参考气体,α(λ1,z)=α(λ,z);(2) 借助λ1λ2的Mie-Rayleigh散射回波求取指数因子。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氢原子问题中rs平均值的计算方法文献[1]谈的比较透彻,其中引用了著名的费曼-海尔曼定理,由它求取(1/r)、(1/r2)是十分方便的,但对求取(1/r3>文中则引用了推导较为繁杂的克喇末关系式其实费曼-海尔曼定理中的参数λ并没有限制它一定为常数,即说选取变量亦可.如果我们在中选取λ=r,那么就有故此有而和文献[1]中结果一致.它虽无克喇末公式的普遍性,但却比较简便并且对于费曼-海尔曼定理中参数λ的理解也是有益的,费曼-海尔曼定理中参量选取一议@周川汇$湘潭大学[1]钱伯初,《大学物理》,1986. 10,p5 [2]《大学物理》编辑部,《1986年全国…  相似文献   

12.
张科  范承玉  范洪义 《物理学报》2018,67(17):170301-170301
晶体表面的扩散和缺陷对晶体振动模式的影响是表面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课题.晶格振动的频率对应于系统的能带.由于晶格中原子的振动不是孤立的,并且晶格具有周期性,所以在晶体中形成格波.格波代表晶体中所有原子都参与的频率相同的振动,又常称为一种振动模.本文讨论在表面吸附位势系数β_0与晶体内部原子的周期位势系数β不同的情况下,晶体表面吸附一个质量为m_0(与晶格原子质量m不同)的原子以后晶格的振动模.采用不变本征算符方法,严格地导出此振动模为ω=((2β(1-coshα))/(hm))~(1/2),其中α=ln[-(mβ_0+m_0(-2β+β_0)+(β_0)~(1/2)((-4mm_0β+(m+m_0)~2β_0))~(1/2)/2m_0β].此结果表明,ω不但取决于吸附位势与吸附原子的质量,也与晶格原子的质量与内位势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一固体的密度ρ使用公式ρ=ρ_t(m_1/(m_1-m_2)) (1)式中:ρ_t为水在测量时的密度,其误差可略去不计;m_1为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m_2为物体在水中的视质量。在杨述武等编的《普通物理实验》(一、力学、热学部分)28页习题3中给出了  相似文献   

14.
基尔霍夫定律对半透明反射平行板热辐射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尔霍夫(Kirchhoff)热辐射定律是光学和传热学的重要定律之一,内容为:热平衡条件下,任何物体的辐射度rλ,t与其吸收本领aλ,t的商是波长和温度的普适函数 f(λ,t),与物体的性质无关.表为其中rλ,t表示辐射体单位表面积在温度t,向2π立体角发出的波长为λ至λ dλ的辐射通量密度;aλ,t表示辐射体在温度t时吸收属于波长λ的单位波长间隔的辐射通量与射到该物体表面该波长间隔的辐射通量之比. 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吸收所有波长的辐射即吸收本领αBλt=1的物体称为黑体,黑体的辐射度,Z.;一j(A,t).为了研究绝大多数非黑体的热辐射特性,常以黑体辐…  相似文献   

15.
<正>引力现象是最常见的,例如,地球上的物体都有重量,地球绕太阳运转,都是由于引力的作用。物理世界中有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弱作用、强作用、引力,其中引力最弱,但却是最复杂的。牛顿引力较简单,质量密度ρ产生的引力势V由泊松方程▽2V=4πGρ确定,质点m产生V=-Gm/r。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  相似文献   

16.
工科各专业通用的中专《物理》上册(P158)有一道习题,是一个典型的一题多解的例题,现剖析如下. 题目:在如图所示的系统中,设m_1=12kg,m_2=4kg,当m_1在高出地面4.0m时从静止状态释放之.忽略绳子的质量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求该物块着地时的速度;当m_1着地后,m_2还能再上升多少? 分析:物块m_1受到向  相似文献   

17.
对z~(-4)排斥位势证明了:(1)当|λ|→∞,|argλ|<π/2-ε时,S矩阵元S(λ,k)→1。(2)当|λ|→∞时,有无穷多个极点存在于虚轴的小角邻域内,并且这些极点的实部和虚部同时趋于∞,因此通常的双色散关系不成立。  相似文献   

18.
由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R的公式是 R=(D_m~2-D_n~2)/(4(m-n)λ) (1) 式中m、n是环的表观序数,m>n,D_m、D_n是环径,λ是光源的波长。测牛顿环时该测哪些环呢?国内教材的一些说法是:有人研究过从哪一级环开始测量比较合理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要根据仪器条件决定”。一般认为,牛顿环中心附近的环宽度变化很大,不易测准。现在从误差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便使结论更科学、更合理。由(1)式 |ΔR|≤(D_m|ΔD_m|+D_n|ΔD_n|)/(2(m-n)λ)≤2r_m|△r_m|+2r_n|△r_n|/(m-n)λ即 |ΔR|≤(2(r_m|Δr_m|+r_n|Δr_n|))/((m-n)λ) (2) 牛顿环的光强度分布为 I=4I_0sin~2((πr~2)/(Rλ)) (3) 式中I_0为入射光的强度,r为牛顿环半径。I=0的r为暗环半径。取(3)中的I=0可得 r_k=(kRλ)~(1/2) k=0,1,2,3,…(4)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图1)。其中,引力最早为人们所知,1687年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次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其次为电磁相互作用,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将电与磁统一起来,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引力和电磁力作用于宏观世界,其效应可以在大尺度范围内观测到,所以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以来,随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教材测量滑动摩擦系数的实验中,要求木块在长木板或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学生往往不易掌握。本文采用另一种实验程序,使用廉价的器材,容易操作,而且可让学生改变不同的参量进行测量。实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的器材有: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长玻璃板,几个材料不同的小方块,细绳,几个重物(可用砝码),米尺,天平。把重物m_1在初始高度y处从静止开始释放,当m_1碰到地板时,方块m_2和重物m_1都获得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