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锑精矿中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锑精矿中铅。研究了样品制备方法及共存在元素的干扰,用王水-氢溴酸溶解样品,加入酒石酸抑制锑的水解,试液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此法优点是干扰少、准确度高、快速和简便等。用本法测定锑精矿中铅,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用10%NaOH溶液及30%H2O2溶液溶解样品,以HNO3(1+1)酸化。采用ICP-AES法同时测定铝及铝合金中Fe等9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ICP-AES法直接测定胎儿小脑组织中生物必需常量元素K、Na、Mg、P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准确,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镧-镍-铝(La-Ni-Al)合金分镍、铝及微量杂质元素锌、铁、锰、镁、硅、铜和钙的ICP-AES测定方法。样品以HNO3(1+1)溶解,稀释后直接测定主量元素镍和铝;用基体匹配法补偿基体效应测定其他杂质元素。各元素回收率在95%-106%,相对标准偏差优于5%。  相似文献   

5.
稀土矿区茶叶稀土元素ICP—AES测定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用ICP-AES测定稀土矿区茶叶中元素,并用干扰素数法校正茶中的无机元素及其他稀土元素对待测稀土元素的光谱干扰,在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了茶叶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用原子吸收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经高压釜溶解的营养性埃及植物,如胡芦巴、甘草和莲座丛,并讨论了该法用于被消解植物样品中多元素日常分析的优点。这些样品具有较宽的元素含量范围,准确地测定这些营养性样品的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有毒元素,对埃及人民的健康非常重要。ICP-AES法同时也用于被视为尼罗河净化剂的水生风信子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植物能够有效地吸收有毒元素。被研究的植物经高压釜溶解,其溶液经原子吸收和ICP-AES法测定。作者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熔铸锆刚玉耐火材料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熔铸AZS耐火材料中十个主,次量组分的全分析方法。样品用熔融法制备,用理论影响系数法校正元素的吸收-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8.
ICP-AES法测定三氧化二锑中杂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盐酸-氢溴酸溶解样品并除锑后,用ICP-AES法同时测定三氧化二锑中Bi、Be、Ag、W等23种杂质元素,各杂质元素回收率在90%-110%之间。并对样品的溶解方法,主量与杂质元素间的光谱干扰等进行了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准确、快速地了解高纯三氧化二锑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ICP—AES法测定锡锭中微量量隔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AES测定锡淀中微量镉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基体元素的影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合成样品的回收率98%-105%,相对标准偏不于2%,检出限为0.0019μg/mL。  相似文献   

10.
ICP-AES法测定钒酸钇晶体中的掺杂稀土元素铒和铕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硫酸溶解样品,以ICP-AES法对钒酸钇晶体中掺杂稀土元素铒和铕进行测定,取得满意结果,回收率分别是98%-104%和96%-105%;相对标准偏差3%以内。文中选择了相宜的内标元素并研究了硫酸浓度和基体浓度对被测元素的谱线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铍的分析方法。当空气流量为6.0 L·min-1,氧气流量为4.2 L·min-1,乙炔流量为7.4 L·min-1时铍有较高的吸光度。在2.5%的8-羟基喹啉介质中,能较好地消除基体干扰且有一定的增感作用。方法的检测限为0.006 μg·mL-1,测定精密度RSD为4.69%,测定地质标准物质中铍的结果与鉴定值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的准确预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改进型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X荧光光谱法,对新疆西天山地质样品中Fe,Ti,V,Pb和Zn等元素进行测量,将得到的X荧光计数作为输入变量,应用该模型对未知地质样品中Fe和Ti元素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改进型BP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与化学分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3%,为地质样品元素含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具有微损、原位、快速分析的特点,在样品分类识别、成分分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探索该技术在天然地质样品识别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结合相关判别对天然地质样品LIBS光谱分类识别的方法。为减小全谱中背景噪声等不相关数据干扰、降低计算量,在元素谱线归属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征谱线提取,实现了高维光谱数据的降维。以特征谱数据为输入建立网络训练模型,得到具有输入样本特征的权向量,通过权向量与待测样本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实现样品分类。对16种天然地质样品的分类算法实验证明,在全谱、主成分降维和特征谱段三种数据处理方法中,特征谱的降维和提取LIBS数据主特征效果最优。改进的SOM网络结合相关判别算法比支持向量机方法和直接应用SOM网络方法的分类准确度更高,初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黄碧燕 《光谱实验室》2010,27(5):2042-2044
用硝酸、硫酸、氢氟酸分解处理样品,4%(V/V)硝酸提取,以硫酸铵(1%)+(0.5mg/mL)钒作为基体改进剂,塞曼效应扣除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该方法快速简便,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2.9%,回收率在98.0%—106.0%之间。  相似文献   

15.
The results of apatite fission-track modelling are only as accurate as the method, and depen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annealing of fossil tracks over geological times are the same as those responsible for the annealing of induced fission tracks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is has hitherto been assumed rather than demonstrated. The present critical discussion identifies a number of methodical problems from an examination of the available data on age standards, borehole samples and samples studied in the framework of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These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low- (<60°C) and high-temperature (>60°C) annealing on a geological timescale and to the procedures used for calculating temperature–time paths from the fission-track data. It is concluded that it is not establish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ck length and track density and the appearance of unetchable gaps, observed in laboratory annealing experiments on induced tracks, can be extrapolated to the annealing of fossil tracks on a geological timescale. This in turn casts doubt on the central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time.

That such uncertainties still exist is in no small part due to an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fission tracks at the atomic scale and to a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of track revelation. The methodical implications of discrepancies between fission track results and the independent geological evidence are rarely considered. This presents a strong case for the re-involvement of track physicists in fundamental fission track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萃取反萃取体系,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的An、Ag、In、Ga四种元素,不但有效地抑制了共存元素的干扰,而且能提高测定灵敏度和精密度。文中讨论了不同石墨管对测定的影响及元素的原子化过程,较深入探讨镍对镓的基体改进作用和机理。样品分析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探针恒温原子化技术 ,系统研究了铬的分析性能 ,应用固体悬浮进样 ,直接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铬 ,方法的 RSD为 3.0 %~ 6 .5 % ,检测限为 5 .1× 10 - 1 2 g铬 ,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蒸气贮存脉冲进样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砷的方法,砷的灵敏度提高17.6倍,精密度(RSD)为2.1%,检出限为0.32ng/mL。用于地质标准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石墨炉T1I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以五氧化二钒和 混合助融剂高温热解地质样品,平台石墨炉T1I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右痕量碘。方法简便,可靠,标准物质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吻合。  相似文献   

20.
提出IODP349航次首次在南海发现的大洋红层,与ODP124 航次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大洋红层以及三水盆地陆相红层相似,都具有直接覆盖于大规模岩浆岩之上的特征,对于揭示红层与岩浆热事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自上而下采集U1434站位灰绿色-红棕色海相沉积序列进行测试分析,并设计实验模拟沉积-成岩过程中氧逸度和地热温度对红层色素形成的控制作用,通过红色与非红色沉积、实测与实验样品的对比分析,探讨红层成因机制及其地质意义。采用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分析以及二价铁滴定测试,量化分析了海相沉积与实验样品的颜色红度值、针铁矿、赤铁矿与不同价位铁元素的含量,得到以下新认识:U1434站位红色-非红色海相沉积均形成于较高的氧逸度条件,水体氧化还原环境的差异并不是控制红色与非红色沉积的主要因素;U1434站位大洋红层直接覆盖大洋玄武岩,起源于沉积-成岩阶段的高地温作用;陆相红层和白垩纪海相红层均分布于相应时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带,暗示了红层对地质热事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