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水杨醛、对甲基苯胺(或对氟苯胺,对甲氧基苯胺)、9,10-2H-9-氧-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甲醛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三个含DOPO基的1,3-苯并噁嗪化合物3a-3c.第一步,水杨醛与对位取代苯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亚胺(1a-1c);第二步,DOPO对亚胺进行加成反应得到仲胺(2a-2c);第三步,仲胺与甲醛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进行关环反应形成含DOPO的1,3-苯并噁嗪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表征了化合物3a-3c,同时采用热失重分析技术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3a-3c由两对对映体组成,质谱条件下2a-2c和3a-3c均经裂解失去稳定的DOPO基团;3a-3c热降解反应包含两个热失重过程,分别在250和400℃下出现最大热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2.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聚醚酰亚胺的热裂解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了聚醚酰亚胺(PEI)在550℃、650℃和750℃裂解温度下的热分解行为.随着裂解温度上升,裂解产物明显增加.在750℃时聚合物分子链断裂完全,共鉴别到25种碎片组分.PEI热分解的碎片中叔丁基苯酚、叔丁基甲基苯酚、苯酚、苯胺、氰苯、2-苯基-1H-异吲哚-1,3(2H)-二酮等5种裂解产物最重要,因此可以依据这几种化合物定性鉴别聚醚酰亚胺.依据热分解产物的数量以及结构推断降解机理为:裂解首先从醚键开始,其次是酰胺基团中的C-N键,然后再经过一系列消除反应、成环反应、重排反应等形成多种裂解碎片.  相似文献   

3.
3-甲基-5-苯砜基-3E-戊烯-1-醇(1)是合成某些萜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它具有反式烯丙基苯砜基双键.Julia等曾报道用含砜基的环丙基醇的开环重排反应来实现这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但其开环前体不易得到.本文以4-羟基-2-丁酮(2)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立体专一性地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合成路线短、操作简便、易于大量制备.合成路线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硫三元共聚合反应。其产品的特性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NMR,DSC,TG等进行了详细地表征。该产品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132.5℃,故认为它是一个共聚物——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砜),而不是一个均聚物的混合物。将聚(苯乙烯-砜)、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加热时,它们分别在252℃、272℃、282℃开始分解。当这些产品的溶液用三支30瓦的低压汞灯辐照时,聚(苯乙烯-砜)溶液的粘度下降速度比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砜)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最慢。  相似文献   

5.
以四丁基碘化铵(TBAI)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1-重氮基-2-氧代丙基)膦酸二甲酯(Ohira-Bestmann试剂)与芳香醛衍生的α-氨基砜的Mannich反应.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了-40℃下,以甲苯为反应溶剂和质量分数为10%的Li OH溶液为碱的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底物的扩展,合成了一系列β-氨基膦酸酯衍生物,收率为52%~93%,所得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表征.通过Ohira-Bestmann试剂与α-氨基砜的Mannich反应,提供了一条有效制备β-氨基膦酸酯衍生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3 (β 羟乙基砜基 )苯胺在催化剂镍的存在下与醛发生加氢反应 ,可直接制得 3 (β 羟乙基砜基 )N 乙基苯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机系统对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 ,研究了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陈立新  王亚洲  宋家乐  张教强 《化学学报》2009,67(11):1182-1188
采用红外(FTIR)、热失重, 热分析以及质谱联用(TGA-DTA-MS)、X射线衍射仪(XDR)、能谱仪对紫外光固化乙烯基硅氮烷-巯基共聚体系的热裂解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结果表明: 300~500 ℃为聚合物裂解反应的主要温度范围. 裂解过程会逸出多种小分子气体, 其中体系中的S元素可能主要是以H2S和SO2和噻吩类的形式逸出; 最终质量保持率为55.3 wt%; 热裂解转化物表观密度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最终达到2.09 g•cm-3; 在保温2 h的条件下, 热裂解转化物在1400 ℃下生成少量Si3N4晶体, 在1600 ℃下, 热裂解转化物晶体质量组成为m(SiO2)∶m(Si3N4)∶m(SiC)=3∶26∶71, 结晶度达到91.3%.  相似文献   

8.
酶法合成L-4-甲砜基苯丙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甲砜基苯丙酮酸和L-天冬氨酸为底物,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DM204(pGEX-KG-aspC/BL21)表达的天冬氨酸转氨酶酶法转化得到了L-4-甲砜基苯丙氨酸, 优化得到的酶法最佳转化条件为: 转化温度37 ℃, 反应体系pH=8, 底物4-甲砜基苯丙酮酸质量分数8%, 质量分数0.6%的吐温80和10-4 mol/L Mg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过12 h酶促反应, 4-甲砜基苯丙酮酸摩尔转化率达95%. 本研究利用化学生物法制备了L-4-甲砜基苯丙氨酸, 为制备其它天然氨基酸衍生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新型高温释放型烟用香料,以2,3,5,6-四甲基吡嗪和薄荷醇为原料,经过酯化反应制备了3,6-二甲基-2,5-吡嗪二甲酸二薄荷醇酯(DPAME).采用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在空气氛围和不同的温度(300、600和900 ℃)下,对DPAME进行热裂解研究,裂解产物经GC-MS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DPAME在300 ℃下裂解产生了多种有致香效果的醛类、薄荷烯和薄荷醇等;在600 ℃和900 ℃下裂解产生了烯烃类、烷基吡嗪、薄荷醇和薄荷烯等香味物质,并且吡嗪类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在这两个温度下明显增加.结合DPAME的热裂解产物分析和卷烟感官评吸结果,初步推测了其可能的裂解机理.采用该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地分离鉴定物质的热裂解产物,为该物质在烟草中的加香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蓉  吴祖望  林乐森  杨海燕 《色谱》2000,18(6):532-535
 3 (β 羟乙基砜基 )苯胺在催化剂镍的存在下与醛发生加氢反应 ,可直接制得 3 (β 羟乙基砜基 )N 乙基苯胺。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机系统对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进行分析 ,研究了加氢还原烷基化反应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无机盐和尿素对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浓溶液粘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镜和 《化学学报》1995,53(3):237-242
在303.2±0.1K,测定了直链烷基苯磺酸钠(SLABS),硫酸锂.硫酸钠,碘化钠和尿素溶液对水的相对粘度-浓度曲线;SLABS与添加剂的混合溶液对原SLABS溶液的相对粘度-浓度曲线,测定表明,无机盐对SLABS浓溶液有显著的增粘效果, 各种艳所达到的最大粘度有显著差别,盐达到一定浓度会与SLABS形成沉淀, 其增粘能力达到极限,这些结果用胶团溶液结构,离子与胶团的相互作用,离子的水合能力,水结构改变和活度积效应来解释,尿素明显地降低SLABS浓溶液的粘度.用硫酸钠增粘时,尿素浓度越高最大粘度越低,相应的盐浓度越高.这些结果用尿素与水合单体(表面活性剂)形成尿合单体,使参与水合单体与胶团平衡的SLABS实际浓度降低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张明玖  吕秉玲 《化学学报》1994,52(7):634-638
我国天然碱矿大都是Na~2CO~3, NaHCO~3, NaCl和Na~2SO~4的混合物, 其卤水加氨碳酸化可沉淀出NaHCO~3, 母液脱氨和二氧化碳后成为Na^+, NH~4^+/Cl^-,SO~4^2-, H~2O四元体系。为从中提取Na~2SO~4和NH~4Cl, 特研究了该体系的100℃相图。发现其内部有NaNH~4SO~4.2H~2O结晶区, 这就否定了前人在59.3℃以上不存在这种复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间对二氯苯在盐水溶液中活度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  谢文蕙 《化学学报》1994,52(4):337-340
本文用紫外可见分光度法测定了25℃下间位和对位二氯苯在NaF,NaCI,KBr,Na~2CO~3,K~2So~4,Et~4NBr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Logf-c~5关系符合Setschenow 盐效应经验公式,盐效应次序为,Na~2CO~3>K~2So~4>NaF>NaCi>NaBr>Et~4NBr. 通过比较发现:二氯苯的偶极矩对盐效应几乎没有影响,本文选取Debye-Mcaulay( DMT)和Conway-Desnoyers-smith(CDST)静电作用理论,定表标粒子理论(SPT)及改进前后的内压力理论IPT和XIPT),计算出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 证实的内压力理论计算值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4.
苯甲酸钠团簇离子的形成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串级飞行时间质谱(Tandem TOF)仪研究了激光蒸发方法产生的苯甲酸钠及裂解产物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可能的构型。通过对苯甲酸钠团簇离子的紫外光解的研究, 决定了反应通道及分支比, 并定性地讨论了其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房春晖  牛自得  刘子琴  陈敬请 《化学学报》1991,49(11):1062-1070
用等温蒸发方法研究了NaCl饱和下的Na^+, K^+//Cl^-, SO4^2^-, CO3^2^--H2O五元体系25℃介稳相图, 测定了溶液的密度、粘度、折光率、电导率、PH和蒸汽压, 并由蒸汽压数据求得了水活度和渗透系数。在Janecke相图上有五个结晶区, 即Na2SO4,Na2CO3·2Na2SO3, Na2SO4·3K2SO4, Na2CO3·7H2O和KCl相区, 与Harvie和Weare计算相图比较, 无水芒硝和七水碳酸钠结晶区明显扩大, 碳钠矾相区明显缩小, 钾石盐和钾芒硝相区基本相近。用经验或半经验公式描述了溶液的密度、折光率和粘度随浓度的变化规律。用Pitzer电解质溶液模型计算了水活度和析出盐的溶度积。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周洪兵  谢刃  邓超  冯新德  周其凤 《化学学报》1992,50(12):1182-1186
邻位上含有苯甲酰氧取代基的苯甲醛化合物2,5-双[(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醛用NaBH~4还原时,产物与体系中是否含水有重要关系.在无水的情况下,还原按正常的方式进行,并生成相应的苯甲醇化合物;在有水的情况下,醛基首先被还原成醇,接着被还原成甲基,同时发生邻位(而不是间位)苯甲酰氧基的水解,产物为邻甲基酚类化合物.模型化合物邻(对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醛和间(对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醛的反应证实了上述发现.这一特殊反应可以推广到邻位上含有酰氧取代基的基本甲醛及其相应的醇.  相似文献   

17.
孙静  高濂 《化学学报》2001,59(5):780-783
利用原子显微镜研究NaCl介质浓度及体pH值对氧化铝表面作用力的影响规律。发现较低的盐浓度下,相互作用表示为长程排斥力,双电层厚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较好地吻合,随NaCl介质浓度的提高,双电层压缩长程斥力减弱,测定了pHMH4.0变化到9.67的作用力曲线,发现当pH等于7/90时,两表面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吸引力,通过恒电荷、恒电位拟合,发现氧化铝的等电点在pH8.2处,与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郭勇  陈庆云 《化学学报》2001,59(10):1722-1729
二氟二碘甲烷(CF2I2,1)与乙烯基乙醚和Na2S2O4在DMSO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得3,3-二氟-3-碘丙醛的乙缩醛[ICF2CH2CH(OEt)2](3).3在锌粉的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二缩醛[(EtO)2CHCH2CF2CF2CH2CH(OEt)2](5)。缩醛3或5与烯醇硅醚在SnCl4作用下发生交叉偶联反应。3在锌粉或保险粉的引下与烯醇硅醚发生加成反应。3和5分别转化成硫缩醛ICF2CH2CH(SR)2(13),(RS)2CHCH2CF2CF2CH2CH(SR)2(14)或O,S-缩醛。13消HI得1,1-二氟乙烯衍生物。  相似文献   

19.
吕秉玲 《化学学报》1988,46(9):854-861
由于在研究的体系中, Na2SO4是非对称电解质, 且能生成水合盐, 故推导了由非对称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所构成的混合溶液的各组分的活度系数关联通式, 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合盐液固平衡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豆糖蛋白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建仙  耿立萍 《化学学报》1997,55(3):306-312
应用NaClO2-HOAc提取结合层析柱提纯, 从大豆细胞壁物质(膳食纤维)中分离出PRF3纯组分。这是一种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 本文对其结构特征作详尽剖析。结果表明, PRF3多糖部分的主链结构是由β(1→4)糖苷键连接的半乳聚糖,主链通过3-C分支点连接由α(1→3)键连的低聚阿拉伯糖侧链, 多糖与多肽之间通过HPr-Ara和Ser-Gal糖苷键连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