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二次高考,3年来文、理科数学试题从基本相同到基本不同,这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突出不同的人要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体现了广东高考在稳定中逐步提高对新课标的理解,深化新课程的理念.2009年高考数学(广东卷)是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对我们的平时教学会有哪些启示呢?下面是笔者个人的一点认识,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导数”既是研究函数性态、证明不等式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又是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良好素材 .因此 ,“导数”以十分重要的内容进入了高中数学新教材 ,并且从 1999年开始进入了高考数学新课程卷 .历经四年的命题实践 ,高考对“导数”考查的思路已基本成熟 .2 0 0 4年高考对“导数”考查的内容有哪些 ?要求如何 ?命题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是我们每一位高三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此 ,本文以2 0 0 3数学新课程《考试说明》为依据 ,以近四年全国新课程试题为例说明之 ,期望给同行在复习时能有所启…  相似文献   

3.
恢复高考制度已经34年,湖北自主命题已有七年,高中数学怎样学习?高考数学怎样复习?回归课本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的.随着湖北省2009年秋季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仍然有许多教师对"回归课本,能否应对高考?"表现出深深的疑虑,仍然有不少学生对"回归课本,在高考中吃不吃亏?"  相似文献   

4.
李红春  卢琼 《中学数学》2012,(9):31-32,34
实行新课改后高考怎么考,这必然是目前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发现:近几年湖北高考数学试卷在渗透新课程理念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湖北的高考命题专家一直善于借鉴和吸收其他课改地区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今年 ,我省在为新课改而积极谋划和准备的时候 ,又自主进行了高考的命题工作 .新的高考数学试题新在何处 ?亮在哪里 ?是中学教友们正在探究和思索的问题 .笔者认为 ,只有从新课程评价理念的高度来审视 ,才能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脉膊 ,体悟涵蕴在试题字里行间的灵性的跳动 .1 “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进行了首次新课标高考,2008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试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成为近阶段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全国普通高考湖北卷是使用老教材(即大纲教材)最后一次高考,在这新旧交替之际的高三复习备考中,数学这一科自然也会有不少问题备受关注:高考试卷将有何特点?难度如何?体现新教材(即新课标教材)的成分有多少?在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8.
韩川 《中学数学》2023,(5):9-11
圆锥曲线是历年高考命题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经常涉及到斜率之和、斜率之积等问题,对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算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学生在知道思路的情况下,往往因为计算复杂而无果而终.2021年高考乙卷第21大题及近三年高考题中多次出现可以转化为斜率之积或之和的问题,以及涉及直线过定点的问题,等等.有没有一种方法能避开复杂计算来解决有关斜率之和、斜率之积的问题呢?本文中从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第21大题说起.  相似文献   

9.
20 0 4年的高考刚刚结束 ,多年寒窗苦读的考生们终于可以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了。而作为教师 ,笔者仍密切关注着今年高考的各种信息 ,特别令人产生极大兴趣的是今年有 1 1个省市实行高考自主命题。那么这些不同省市之间命题的指导思想、风格特点有什么异同呢 ?笔者有幸得到了 2 0 0 4年高考数学天津卷 ,首先使笔者眼睛一亮的是卷首的试卷说明中有“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这样一句话 ,这立即使笔者对这份考卷有了一种亲近感 ,相信天津的考生也会有相同的感受。怀着这份亲近感仔细研读之后 ,感触颇多。一、天津卷总体框架与全国新课程卷完全一…  相似文献   

10.
研究高考试题,有这样一种感觉:一道好题,总能引起我们思想的共鸣.2010年湖北高考卷理科第19题(文科第20题),初读,有好题重现,精彩缤纷的念头闪现心中,让人感悟到湖北高考数学解析几何的命题中有一种挥不去的向量情结.再读,有形式平朴,内蕴厚重的思考给人启示,命题不仅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突出了选拔的功能,更是为湖北省正在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导航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北京市2007年秋季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教师都对新课程“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全新的教学理念及目标要求,能否应对当前的高考?”表现出深深的疑虑.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甚至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高考不改革,课程改革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高考对于中学教学具有权威的导向  相似文献   

12.
从2001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将直接对高考命题产生指导性的影响.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实施对高考命题的影响作用作一探讨.1课程改革给高考数学命题中“能力立意”注入新的源泉“能  相似文献   

13.
2004年高考有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全国卷Ⅳ,还有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重庆、广东、广西等省或直辖市单独命题.每一套题中的解答题不仅都有解析几何题,而且都处于最后两题的位置,其中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全国卷Ⅳ、浙江卷、福建卷、湖北卷的解析几何答题不约而同考查了求参数或变量的取值范围.实际上在历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求参数或变量的取值范围。它不仅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大、隐蔽性强,而且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但大多数学生理不清思路,建不了关系式(函数关系或不等关系).本文就以2004年高考中出现的解析几何题为例谈谈解析几何中范围问题的常见解法.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从2004年开始高考单独命题.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北京同行,一直关注着湖北省的教学和教改情况,今就2005年湖北卷的高考数学理科试题与全国卷以及北京卷的部分试题进行比较,谈点拙见,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5.
2010年高考已经落幕,笔者有意关注了一下湖北数学试卷,对第15题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道新定义型阅读理解几何计算题构成今年湖北卷的一道亮丽风景,它给学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具有开放性、逆向性、趣味性和探索性,是新课标理念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对未来数学教学有引领的作用.为此笔者兴致而起,遂写此文,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课本超链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磊 《数学通讯》2010,(10):39-43
高中数学怎样学习?高考数学怎样复习?回归课本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的.随着湖北省2009年秋季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仍然有许多教师对“回归课本,能否应对高考?”表现出深深的疑虑,仍然有不少学生对“回归课本,在高考中吃不吃亏?”表现出强烈的担心.这些疑虑和担心,昭示着研究课本与高考之间的链接关系意义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真研读了2004年——2010年七年的湖北高考数学试题,做了一些分析与尝试,仅供老师与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言 《数学通讯》2012,(2):42-47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卷共18套,其中新课程试卷有15套,大纲课程试卷只有3套.纵观2011年新课程数学试卷,可谓精彩纷呈,美不胜收.考查内容基础全面,命题形式新颖别致,选拔功能充分体现.每份试卷都突显数学的工具性与应用性,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1 2011年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若干分析分析2011年新课程卷,可以看出新增内容如函  相似文献   

18.
<正>求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题目.多数做法需要进行分类讨论,而同学们的困惑就在于为什么要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得到的结果如何处理?下面与大家分享一道高考题(2010年天津卷20题)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于浩  张文兰 《数学通报》2023,(5):30-34+41
<正>1问题提出2022年的数学新高考Ⅰ卷是第二年不区分文理的统一试卷,也是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新实践.该试卷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湖南、广东、江苏、重庆、河北、湖北、福建和辽宁七个省市.最近这张试卷因为其“难度”而稳居各大网络热搜榜首,不少学生挥泪考场,也有教师表示这是近五年来最难的一份试卷.而引发公众热议的不仅仅是题目的解法,也包括这张试卷对于文科生的难度.但是,这份试卷在网络上传播的难度,是否确如其传言?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省在为新课改而积极谋划和准备的时候,又自主进行了高考的命题工作.新的高考数学试题新在何处?亮在哪里?是中学教友们正在探究和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新课程评价理念的高度来审视,才能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脉膊,体悟涵蕴在试题字里行间的灵性的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