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解三角形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的延伸,也是高中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交汇的重要载体,是高考必考内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解三角形问题中的面积问题频频出现.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多,学生常常面对具体的图形无法选择合适的公式,导致无法正确求解,本文例谈几种常见类型,探究其求解策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1利用正余弦定理  相似文献   

2.
有关三角形问题是三角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解斜三角形”知识由初中移到高中 ,三角函数知识的系统学习又给解有关三角形问题开拓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这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时产生一定的困难 ,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而以三角形为依托的三角函数问题将逐步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 .因此 ,学习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必须掌握它的几种基本题型及解法 .1 求三角形中的一些基本量主要指求三角形的三边、三角、面积等 .常常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工具来解决 .例 1  ( 1998年全国高考题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内角的正弦…  相似文献   

3.
石盛松 《数学通讯》2012,(Z4):55-57
笔者在解一道高考题时,对考题及教材中的一道习题经过一番探究,发现类似的恒等问题有很多.对其探索过程而言,笔者觉得对同学们今后的探究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于是将其整理成文,供读者阅读参考.题目1(2012年福建文科)某同学在一次研  相似文献   

4.
历年以来高考数学试题都是经过命题专家不断地打磨编制出来的,既能够检验学生知识的运用,又对教学起着引领作用,值得我们思考研究.有些高考题用初中解法也能解答,这对我们高中的教学又有怎样的启示呢?本文通过对2015年江苏高考卷第15题,从解法进行分析,希望对高中教学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张晓丹 《数学之友》2023,(15):65-66+70
平面几何一旦放在高中的解三角形问题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对初中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等方面就几乎丧失殆尽.本文通过一道解三角形的模拟解答题,从解三角形、平面几何等思维切入,突出平面几何思维的重要性,回归初中基础知识,应用初中知识引领并指导解三角形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解复数高考题的八种技巧201500上海市金山县中学戴丽萍复数内容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对能力要求较高,恢复高考以来几乎每届必考.解复数题必须讲究方法,做到选择捷径,避繁就简,合理解题.本文归纳八种解复数高考题的常用技巧.1应用常见运算结果进行化简求值在...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一道高考题出发,通过转化分析、解答验证,研究一个二元方程有解问题;并进一步通过反思联想、引申探究,研究三个含参二元方程有解问题,笔者分别从二元不等式、函数、方程三个方面,阐释二元问题视一元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纵观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始终是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首先,大多数高考题都遵循"源于教材"的命题精神,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从教材中的一道习题出发,探究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形成一般结论,并且用这些结论解决2020年全国Ⅰ卷的一道高考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解三角形的题目往往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的灵活应用.在2016年北京的高考题目中,也曾经考查过"三角形中的取值范围"问题: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  相似文献   

10.
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的“有解”及“恒成立”问题频繁出现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本文探究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了两道高考题设计新颖,融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不等式知识和生活背景于一体,可以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它们具有相同的背景,值得进一步探究.现将两道试题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中基于知识建模图的理论对2021年数学高考题中的建模题目进行分析,探究数学建模素养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建议,致力于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平面向量教学与三角形内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向量教学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不依赖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向量部分.三角形内心的教学更是初中平面几何的教学难点,传统教材高中平面解析几何也几乎不涉及三角形内心.尤其是现在的新课程教材、新课标教材,在初中阶段删去了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而在高中平面解析几何教学中,用定比分点知识求解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方程时,教师则一带而过或改用其他方法,更使三角形内心的教学成为难点.但近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高考题中,则在两者的交汇处命出了好题.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课堂文化——探究性学习,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我们的确正面对现实的高考,但这并不意味着高三的课堂里只有讲解高考题,而不探究高考题.繁多的高考题中不乏有较高思维要求以及有进一步探究价值的题目,完全可以让高考题走进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但教师首先要学会探究.让教师带上学生,在每年的高考时节,从做高考题,逐步地开始探究高考题.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数学》(初中)2011年第9期邹守文先生的"2011年全国数学竞赛压轴题的解法探究"一文,用旋转法、方程法求解了2011年《数学周报》杯竞赛压轴题,阅后深受启示.笔者再经探究,发现用"对称法"(翻折),便有一个耐人寻味,简妙有趣的别解,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高考试题的解法,对高考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取配对的方法,可以获得一些高考题的巧解。下面举例说明配对法在解高考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解题中 ,估算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所谓估算法 ,就是一种粗略的计算方法 ,即对有关数值进行扩大或缩小 ,从而对运算结果确定出一个范围或作出一个估计的方法 .近几年高考以知识为载体 ,突出了对估算能力的考查 .本文以近几年高考题及典型题为例题 ,从运用估算法解选择题、填空题及主观题三个方面浅谈估算法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1 用估算法解选择题选择题的特点是“只有一个选择项是正确的”.根据这一重要信息 ,对题目所给条件进行扩大或缩小 ,得出符合题意的一个范围 ,再用排除法排除干扰支 ,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 1 已知过球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都重视在初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衔接处命题,如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与解斜三角形,因式分解方法中的十字相乘法的应用,分段函数,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根式的化简分母有理化,研究闭区间上二次函数的最值等,这些问题如果用初中的知识解决的话,需要学生对初中数学的综合灵活运用,而这些都可以用高中的数学知识来轻易解决,所以教师在紧张的教学时间下对一些数学能力出众的学生可以进行讲解,使他们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讲一下两点间距离公式在初中中考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二元条件最值问题可以很好地考查一些常见不等式的应用,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核心素养,对这类问题进行多解探究、变式探究和拓展探究,可以凸显知识的综合性运用.  相似文献   

20.
无理方程在初中代数课本中仅仅介绍了一般解法(即方程两边同时平方)和换元法两种。但在实际解无理方程时,单用这两种方法往往无济于事,或是繁琐冗长。近两年来,各地出版的中学数学杂志和资料中,介绍了用三角变换解一类无理方程的方法。它拓广了解题的思路,沟通了各科知识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遗憾的是它还不能为初中学生所用。为了“抓好基础”,有必要对这类无理方程,寻求适合中学生所能用的解法。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类无理方程的非三角变换解法,来说明加强初中基础课教学,对“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